APP下载

华南双季超级杂交稻年亩产1500公斤高产攻关试种初报

2017-08-15卢宗强刁石新邱林波陈锐明李冬娴

农家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卢宗强 刁石新 邱林波 陈锐明 李冬娴

摘 要:2016年11月,华南双季超级杂交稻打破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同时也意味着“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三千斤技术绿色高效模式攻关”获得全面成功。文章对惠阳区农科中心(平潭镇)试验田进行示范攻关进行了阐述,该技术攻关模式的应用对于提高目前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水平和促进超级稻超高产、高品质和高效益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华南双季超级稻;双季连作;栽培技术

2016年惠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惠阳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国家级双季超级杂交水稻年亩产1500公斤高产攻关示范任务。项目组将试验地点选择在惠阳区农科中心(平潭镇)试验田进行示范攻关。其中早造112亩,晚造106亩,全年两造共计218亩,早晚两造连作种植杂交水稻新品种超优1000。经早晚两造实割测产,亩产分别为725.6公斤和652.4公斤,全年平均亩产达到1378公斤。2016年7月7日,袁隆平院士及其专家团队亲临示范区视察,对我区双季超级稻攻关试验获得的成绩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赞赏。现将试验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情况初报如下:

一、超级杂交稻攻关试验总概况

1.试验区地理位置:惠阳区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属珠三角冲积小平原。超级杂交稻试验区地处惠阳区平潭镇金星村的惠阳农科中心,北纬23。319”东经114。3517”,试验田交通便利,水利设施完善。

2.试验区气候资源:惠阳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22℃,全年累计日照时数2060小时。年均降雨量1990毫米,早稻80%保证率安全播种期为2月22日,晚稻80%保证率安全齐穗为10月4日至10月16日。因此,早晚稻安全生育天数平均为260—280天。

3.试验区耕地肥力:试验田块耕作层深厚,土壤肥力中等。

4.示范品种:超优1000。

二、超级杂交稻试验区运作管理过程

1.双季超级杂交稻生产季节安排:

华南双季稻连作,首先必须选好品种,根据品种生育期做好生产季节和农事安排;其次是做好早晚稻重叠生长期和茬口的安排。考虑到超优1000生育期情况,早稻收割后,务必在一周时间内移植晚稻,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耕地和光温气候资源。

2.播种育秧管理

(1)秧盘数量:2016年华南双季超级杂交稻连作试验区,早晚造均采用塑料软盘湿润育秧,每亩采用434穴规格秧盘46张。总穴数近2万,备足1.8万棵秧苗。

(2)用种数量:亩用超优1000种子2公斤。

(3)覆盖薄膜:早造播种后采用尼龙薄膜覆盖防寒育秧,覆盖时间20天;晚造播种后采用遮阳网覆盖9天,避免暴晒伤芽和暴雨冲刷。

(4)基肥施用:秧田亩施高效复合肥20公斤,有机肥料200公斤作基肥,于播种前一周撒施秧田并旋耕均匀。同时撒施茶麸粉4公斤,毒杀福寿螺。

(5)壮秧剂施用:播种当天,早造亩用壮秧剂460克(每盘10克),晚造亩用壮秧剂310克(每盘6.8克),撒施于畦沟营养土并耕耙均匀之后上浆装盘。

(6)秧苗质量管控:播种后疏通畦沟,排除渍水,早季秧田覆盖薄膜,预防烂秧,三叶之后遇上晴暖天气,揭两头薄膜通风炼苗,移植前一周全揭膜;移植前1天喷施“送嫁药”,杀虫防病。

3.肥料使用管理

双季超级杂交稻连作高产攻关试验的施肥情况见表2。

4.整地管理

双季超级杂交稻连作攻关试验区,整地采用拖拉机旋耕2次。早造第一次是在移植前10天前后旋耕整地,第二次是在移植前1--2天施入基肥后旋耕,使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等待抛插秧苗。晚造是在早造收割后第二天进行首次旋耕,旋耕之时亩施尿素10公斤,提高N/C比,并施腐秆灵2公斤,生石灰粉60公斤,加速稻秆腐烂。沤田三天后旋耕第二次,并施入基肥。

5.合理密植

根据超级杂交稻生育期比较长,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的特点,我们采用抛植规格是19厘米×19厘米,理论上可亩植1.84万棵。由于田中间必须开出排晒沟(工作行),所以,实际亩植接近1.8万棵。早造小苗抛植基本苗数是6.05万苗,晚造中苗插植基本苗数是5.35万苗。

6.水份管理

稻田水份管理采用浅水旋耕整地,薄水抛植;分蘖前期采用浅露相结合,经常浅露泥墩;接近计划苗数时排水露田——晒田,长露短晒,分次轻晒,轻晒至田中间开小裂为度;进入幼穗分化中后期灌“跑马水”,保持田土湿润;抽穗扬花期灌浅水层;齐穗后不留水层,保持干干湿湿到黄熟。

7.病虫害防控

双季超级杂交稻连作,在抓好健身栽培技术落实的同时,在关键时期要抓好药物对病虫防控措施的落实。做到控秧田保大田,控前期保后期。移植前喷施“送嫁药”,抽穗期施好“破口药”和齐穗药。惠阳区超级杂交稻超优1000试验区早晚造均发生细菌性条斑病,而晚稻细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时间早(植后不足20天发病)、程度重,防控难,虽然经过多次药物防控,但效果欠理想,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三、双季超级杂交稻连作攻关试验结果与分析

1.经生产实践证明,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双季稻作区,当地气候条件能滿足双季超级杂交稻连作的生长需求。早造安排在2月下旬播种,3月下旬中后期移植,6月上旬末至中旬初抽穗,7月中旬后期成熟收割,全生育期143天左右;晚稻安排在7月上旬中期播种,7月下旬初移植,9月底至10月初始穗,11月中旬中期成熟收割,全生育期130天。早晚稻生育重叠期15天左右。

2.双季稻产量构成与穗粒性状结构分析,根据试验攻关田间调查显示,超级杂交稻超优1000生育期较长,生物产量高,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粒重,丰产性能突出,具备超高产的穗粒结构性状。惠阳区试验点,经惠州市农业局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现场实割验收,早造超优1000百亩连片实割验收,平均亩产达到725.6公斤。比当地早稻平均亩产量450公斤,增产275.6公斤,增幅达61.2%。创惠州市水稻单产最高纪录。

晚稻虽然有效穗数有所增加,但早期发生严重的细菌性条斑病,导致稻穗偏小、结实率偏低、粒重变轻,严重影响了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晚季连作超优1000经测产,亩产为 652.4 公斤,比当地晚稻平均亩产425公斤增产227公斤,增幅达53.5% 。两季连作超级杂交稻年亩产达到1378公斤,比当地水稻平均年亩产875公斤增产503公斤,增幅达57.4%以上。

3.病虫害防控管理分析

双季超级杂交稻连作惠阳试验区,2016年早晚两造均发生细菌性条斑病。早造超优1000于生育中后期发病,对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晚造发生细条斑病的时间较早(8月15日已有零星发生),虽然多次喷施噻唑锌、消菌灵、叶枯宁等农药防控,但控病效果不好,对产量仍造成较大影响。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经验,细菌性条斑病在惠阳区早稻生产季节极少发生或不发生,而2016年却发生了。晚造是在早造发生细菌性条斑病稻田连作,因积聚大量的病源菌,导致细条病发生时间早、危害重、损失大。也说明超优1000这一品种在当地易感染细菌性条斑病。

4.超优1000品种抗倒伏力强,利于机械收割

2016年晚季超优1000试验区遭遇到10月21日超强台风“海马”的正面袭击,处在乳熟期超级杂交稻受到11~12级强台风吹袭,百亩超级杂交稻没有发生大面积倒伏情况,说明超优1000这一品种本身具有耐肥抗倒的优良特性,这一优点利于机械收割。

四、超级杂交稻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超优1000在惠阳区种植易感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原因是早晚造连作,生长期重叠交叉传染(早稻收割前13天已播晚稻超级稻秧苗)。早造田间遗留下大量的病源菌,是晚稻细菌性条斑病早发、暴发的主要原因。

2.超优1000品种成熟过程缓慢,成熟度不一致。从始穗至完全成熟,早季需要40天,晚季需要45天以上才达到完全成熟。

3.超优1000稻米米质与常规稻米质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米质有待改良提高。

五、超级杂交稻攻关试验认知

2016年在惠州市惠阳区进行华南双季超级杂交稻连作高产攻关试验,年亩产获得了1378公斤的收成,比当地常规水稻年亩产875公斤增产503公斤,增幅达57.4%,但距离年亩产1500公斤的攻关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经过2016年双季超级杂交稻连作的攻关实践,我们体会到种植超级杂交稻是增加粮食總产、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惠州市具备超级杂交稻早晚两造连作高产的气候资源,还具有大面积具备高产潜力的良田,选用高产高抗的超级稻良种,配套应用良好的耕作措施,做到良田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优势,一定能实现超级稻高产高效的生产目标。

作者简介:卢宗强(1976-),男,助理农艺师。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