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黟县蚕桑产业再发展

2017-08-15张海清

农家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发展

张海清

摘 要:黟县栽桑养蚕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蚕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基础,但近几年,蚕桑产业出现滑坡,本文究其原因和对策以及发展前景展开论述。

关键词:黟县;蚕桑产业;发展

黟县栽桑养蚕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蚕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基础。全县总面积857平方公里,生态优美,资源丰富。全县耕地面积0.40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3%,适宜众多的动植物生长。黟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十分重视蚕桑生产的发展,持之以恒地给予大力培育和扶持,相继出台了多项蚕桑生产扶持政策,包括蚕桑标准园建设补助、发展新桑园桑苗补助、小蚕共育补助、养蚕大户补助、纸板方格蔟补助、果桑栽植补助、蚕种良种补助等。通过不懈努力黟县成为安徽省蚕桑发展的五强县之一,至2012年底全县有桑园面积6万亩,年产鲜茧4000吨;全县83个行政村有69个村11000户养蚕,占全县农户总数的43.4%,养蚕总收入4000万元,养蚕农户户均售茧收入4500元,占家庭总收入的40%左右,部分专业村人均养蚕收入4000元,占家庭总收入的80%。。但近几年,蚕桑产业出现滑坡,据统计,5年里蚕饲养量不断减少,蚕茧产量逐年下降,至2016年底全县养蚕农户、年饲养蚕种、产茧量等均不足2012年的1/10。那么黟县的蚕桑业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一、黟县蚕桑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问题

1.蚕桑产业不景气,劳动力大量外出

蚕桑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大量而廉价的劳动资源,近年来蚕桑产业不景气,蚕茧价格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人们纷纷出外务工,有的村、组外出人员达50%以上,且绝大部分是青壮年和具有养蚕经验的骨干劳动力。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导致桑树荒芜的现象愈来愈突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蚕桑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家参与蚕桑生产的只是老人和妇女。

2.养蚕比较效益下降,竞争力不强

相比较与其他农作物,在蚕桑生产过程中,养蚕设施、设备、劳动力投入较多,养蚕成本高,且专业性比较强,但蚕茧价格始终停止不前,效益低,严重挫伤了蚕农的积极性,出现弃桑毁桑的现象。近年随着茧价一直走低,蚕桑产业竞争力大大降低,制约了蚕桑产业的发展。

3.风险机制尚未建立

养蚕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如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造成减产减收,甚至颗粒无收,以及蚕茧市场价格过低时,我县还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蚕茧价格保险机制,给蚕农稳定的生产预期,这势必影响蚕农的生产积极性。

4.经营体制不够完善

蚕桑产业基地组织化程度低,运行机制不活,难以形成集约化经营,专业合作社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组织化模式还不规范,很多只是面上挂钩了没有实质性运行,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蚕业产业化的要求,没有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的各环节紧密联结的产业化体系,没有建立起以效益为中心,能带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经营体制,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5.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不高

蚕桑资源有着广阔的综合利用和商业开发价值,蚕、桑浑身都是宝,桑条既可用于培养木耳、香菇等食用菌,又可制造高强度高韧性的优质纤维板;桑叶可以入药,还可以加工成保健桑叶茶;蚕沙具有治疗失眠的作用,还可作为畜、禽、鱼的饲料;桑椹营养丰富,有独特的保健和治疗效果,常饮有益健康,延年益寿,利用桑椹原汁,还可开发出桑椹酒、桑椹膏、桑果酱等系列产品;茧丝含有18种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可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等等,而我县蚕桑资源综合应用只开发出丝棉被、桑叶茶,果桑才初见成效。前些年桑条已成功培养出木耳、香菇等食用菌,但没有更广泛推广应用。

二、蚕桑产业如何避害趋利,再创辉煌

1.加强宣传引导,坚定发展信心

中央出台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政策,内容包含转变农业发展趋势,即在现有农业产业结构上进行调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无疑为蚕桑产业带来新的机遇。目前蚕桑业处在低潮,最需要政府的重视、關心和扶持,要积极宣传“毁桑容易栽桑难”的道理,宣传和正面引导蚕农理性把握发展规律,“树立低潮发展,高潮见效”的发展理念,坚定蚕桑发展信心不动摇。

2.创新发展机制和模式

核心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桑树当作物种,摒弃区域分散、户营规模过小状况,在土地上做文章,同时大力培育蚕桑新型经营主体,完善担保、保险、贷款等扶持政策,探索建立蚕桑保险。

因地制宜,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连片种植,规模发展”的思路。探索桑园土地流转机制,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大量有效桑园闲置,积极协调,由蚕桑大户、蚕桑能手租赁或代管周边农户的桑园,规模经营,节约物资和劳力成本,实现养蚕效益最大化。

3.转变蚕桑产业方式

黄山华盛丝绸集团是我县蚕桑产业的龙头企业,目前正逐步建立大棚养蚕、桑园养鸡基地,推出“笼物蚕”供游客观赏、购买,逐渐使蚕桑产业与旅游结合在一起。“新一哥农场”的果桑也已初见成效。县委、县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快发展,并引导和鼓励企业为发起人,“按照自愿加入,自愿退出,民主管理”的原则,组建蚕桑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者协会,以及股份合作制联合体,积极探索“企业+协会+农户”、“公司+共育户+农户”等经营模式,逐步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与广大蚕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关联机制,建立以工带农、以农促工的发展机制,加快蚕桑发展的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步伐,使农户和企业的利益联系更加紧密,使风险让公司与农户共担,利益分配相对合理,充分调动农户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当前农村养蚕业面临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 徐有清. 蚕桑茶叶通讯. 2008(02) .

猜你喜欢

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