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名机涂装集锦 苏—20战斗轰炸机

2017-08-15高飞

航空模型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产型苏霍伊设计局

高飞

苏-17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7基础上研制的可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设计局内部代号为S-32。该机于1969年起在远东阿穆尔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试生产。两年后,苏-17完全取代了总装线上的苏-7BKL和苏-7BMK。1970年,作为系列产品的第一批次,首批12架试生产型完成制造投入试验。此后正式投产的苏-17在武器系统上又有所改进,最大载弹量提高到3 000千克,可使用新式80毫米S-8火箭弹和250毫米S-25重型火箭弹,还可挂载800升副油箱。其正式生产型的空重达10 090千克,比试生产型略有增加。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共制造了224架苏-17,北约称其为“装配匠”-C。

苏联空军在试用苏-17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反映最强烈的是航程不够理想。为此,苏联空军向苏霍伊设计局提出了改进建议:为该机换装新型AL-21F加力式涡喷发动机,增加载油量并安装新式机载设备。这些建议促使该设计局于1970年着手苏-17M的设计工作,内部代号S-32M。当时留里卡设计局已完成了AL-21F发动机的研制工作。该发动机尺寸小、推力大、燃油经济性高,最大净推力提高到7 800千克力,加力推力达11 200千克力。

围绕AL-21F发动机,苏霍伊设计局对苏-17M的机体内部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由于发动机体积缩小,机内空间明显增大,因此进气道相应加长了1.5米。后机身经重新设计后,在机尾还安装了新式减速伞。由于机体内部空间增大,因此内部油箱也做了重新设计,使机内载油量从2 790千克提高到5 630千克。

苏-17M首架原型机于1971年12月首飞,第2架原型机在翼套上增加了一对附面层隔板。得益于发动机推力增加,该机载弹量提高到3 500-4 000千克。苏-17M于1973年完成国家验收试验,并投入批量生产。至1976年停产时,苏-17M总产量达到253架。

苏-17与苏-17M全都装备苏军,没有出口。在苏-17M进行国家验收试验时,应华约和第三世界国家要求,苏霍伊设计局开始研制其出口型苏-20。其设计局内部代号为S-32MK,字母K表示商业型或出口型。

苏-20首架原型机1972年12月15日首飞,1973年通过国家验收试验并获准对外出口。该机的批量生产与苏-17M同步进行,1976年停产,总产量为176架,曾先后外销到波兰、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

苏-20与苏-17M之间的差别很小,只是因为保密,换装了电台和敌我识别系统。为适应出口国需要,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0基础上还研制了战术侦察型苏-20R。该机可挂载KKR-1綜合侦察吊舱,可完成照相侦察、信号侦察任务,并具有红外和电视成像能力。

猜你喜欢

生产型苏霍伊设计局
跨时代的飞机设计师——苏霍伊
苏霍伊与苏霍伊新机设计局
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经济问题研究
俄罗斯航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生产型喷墨数字印刷机大盘点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发布《生产型数字印刷机目录(2015年)》
60年风雨历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