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一座城市,所以离开

2017-08-15姜一朗

北京青年周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北漂琳娜安娜

姜一朗

老锣和龚琳娜刚参加完美国林肯中心艺术节,在这次的艺术节里,由老锣制作并参与作曲、龚琳娜和乐侃全明星乐团合作表演的大型音乐项目《云河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连《纽约时报》都用大篇幅版面盛赞这次的表演。老锣说这次的音乐会让他找到了自信,他曾经对自己的作品和艺术理念不自信,不知道国际上对“老外在中国做中国音乐”成品的评价如何。“但是这一次,从和外国音乐家们、观众的交流中让我确信,无论是整体音乐水平还是音乐的国际化程度,我们都真的往上走了一步,打破了很多的框架,让我觉得非常自豪。”

采访当天他们还处于倒时差的过程中,时不时按摩自己的太阳穴,稍显疲倦。但是即便如此,他们在接受采访后还是没办法好好休息,因为要准备明天的搬家。就在不久前,老锣和龚琳娜做出了一个不容易的决定:离开北京,搬去大理。

1993年老锣来到中国研究中国音乐。此后,他遇到了他的人生伴侣龚琳娜,“我们有着一样的理想,就是发展中国音乐,我们的艺术和生活是一致的。”他们因为音乐相遇,也因为音乐相爱。

那是2002年,老锣的朋友组织了一场名为“北京谈话”的音乐会,他表演了自己的作品“老锣来了”,他独特的唱法和巴伐利亚琴伴奏的形式,吸引了龚琳娜和朋友,演出结束后她们一起去找老锣聊天。那时候老锣刚好想找人合作做中国音乐,就问龚琳娜是否愿意一起做点有意思的事情,随即两人留下了联系方式。“虽然对音乐会的内容我是没什么印象了,不过它却对我的生命很重要,因為我在这里认识了龚琳娜。”这是老锣在他和龚琳娜的自传中写的一句话。

2010年老锣和龚琳娜从德国回到中国,定居北京,如今老锣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半个北京人,虽然在交谈中他还是有很多不能表达的单词,仍然能听出他的“外国口音”,可他总是时不时冒出一些地道的京腔:“这很别扭”、“很逗”、“那就变味儿了”。

虽然在北京住了很多年,但老锣坦白说:“我不喜欢城市。”他更喜欢农村,想一个人住在山坡上,连邻居都不需要。之所以愿意长时间住在这里,是因为在老锣的心里,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之都,中国文化从北京出发。“我们希望我们做的音乐影响力很大,能代表整体中国的声音,而在以前北京可以说是唯一能代表中国的地方。”

在北京做中国音乐,老锣一直坚定不移地走着“新艺术音乐”的路:要把中国发声方法、声乐技巧推到全世界,让世界通过中国音乐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此外,老锣还立了一项大功:推广中国的乐器。

在北京,多年的努力让老锣和龚琳娜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龚琳娜是有声誉的歌唱家,而他也是备受认可的作曲家。离开北京去一个新的地方,就等于从零开始,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必须这样做,不挑战的话,我们就不会前进。”离开一个熟悉的环境,去到一个新的环境,对于做艺术的人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有一个舒适的自然环境,这样的地方中国很多,但同时更需要一定的文化环境和音乐圈子。大理现在对艺术感兴趣的人已经有很多了,所以去大理有可能给我们带来一种新的体验和空间。”去了大理之后,他和龚琳娜决定减少商演和娱乐活动,专心研发中国声乐技巧和唱法,把中国声乐变成一种可以广泛传播的教学法。

之所以想要换个环境,也是因为老锣并不认同北京越来越商业化的艺术环境。“我们稍微想离开这样一个快餐环境”,说着,老锣皱了皱眉,在他看来,北京的音乐产业逐渐变得不那么“纯粹”了:音乐人成了商人,过度模仿国外的音乐,而忽视中国本身有的古典文化和传统乐器乐器。

老锣更遗憾的一件事,是中国的音乐产业还没有找到自身的“魂”。“现在中国流行歌手在世界上没有非常出名的人,音乐产品基本还是在模仿的过程当中。”他发现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音乐会和大剧院演出,基本上还是以西洋音乐为主,很少有人邀请像他们一样做新艺术音乐或是当代中国音乐的音乐家,这也是他在中国发展遇到的其中一种困难,“这个行业没有意识到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

好的艺术是由细节决定的,这是老锣一直铭记于心的话。“如果商业放第一,艺术放在其他位置,那‘差不多就足够了。但是,艺术不认可差不多。”带着这样的想法,老锣暂时和北京说了再见。但总有一天,他还还会回到北京。“很多人经常问我:你为什么那么爱中华文化?这不是我的出发点,我的出发点是逻辑:中国文化很好,可惜的是中国音乐人没有发现这一点。”

北京城里的洋北漂

北京其实是一座“漂”来的城市,再地道的北京人自家往上数500年,也不敢说根正苗红。总是在某一个年代,因着各种机缘,人们从大江南北、关内关外“漂”来到这里。从上世纪90年代起,这股漂流大潮中出现了许多洋面孔。北京人给了他们一个亲切又带着些许疏离的命名——老外。但是,这些外国面孔渐渐融入到小胡同、大槐树的岁月中,成为北京城摘不出去的一道风景。

大山

北漂时间:1988年

职业:相声演员

来自加拿大的相声演员大山本名有些长,叫马克·亨利·罗斯韦尔。至于他广为人知的艺名“大山”,则是来源于1989年在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小品《夜归》中扮演洋学生“大山”。1988年,大山来到北京大学进修中国语言文学,因机缘巧合参与了央视元旦晚会的小品转向表演事业。此后,大山拜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为师,学习相声技艺,不断在全国各地及电视屏幕上登台。1999年,大山首次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和潘长江、黑妹表演小品《一张邮票》并在之后三次再登春晚。因其在中国的亲和形象,2010年,大山被任命为上海世博会加拿大总代表,两年后又被任命为加拿大中国亲善大使,成为中加联系的重要推动者。2015年,大山推出中西结合的脱口秀节目《大山侃大山》,今年4月,大山携《大山侃大山》登上墨尔本国际喜剧节的舞台,受到好评。

Mike隋

北漂时间:1993年

职业:演员、歌手、主持人

2012年,新浪微博上的一段原创视频《老外屌丝中文哥超强12人模仿》火遍網络,也让混血老外Mike隋(中文名隋凯)进入了公众视野。因为父亲是美籍华人,1997年,7岁的 Mike隋随母亲回北京定居,并在中国上完了小学,幼年的中国生活让他练就了一口地道的“京片子”。2000年,Mike隋回到美国,并在2010年开始参与拍摄电影。2012年因模仿秀视频走红再次来到中国继续演艺事业,在电视剧《遇见王沥川》中饰演René。此后Mike隋在中国参演了多部电视剧电影作品,包括《钱多多炼爱记》、《人生需要揭穿》、《同桌的你》等作品。2015年拍摄新版《老外屌丝模仿秀》,该作品中“Mike隋”一人扮演12个角色,编排了一段关于不同国家的人在一个北京酒吧里用中英文“贫嘴”的短剧,再次走红网络,为网友所熟知。

安娜伊思·马田

北漂时间:1997年

职业:摄影师

比起摄影师这个身份,安娜伊思·马田更让人熟知的恐怕是作为刘烨妻子的一面。2009年,刘烨与安娜在北京完婚。2014年,安娜亮相综艺节目《花样爷爷》,成为“国民洋媳妇”。实际上,安娜本人与中国也是渊源颇深。14岁时,安娜赴巴黎学习中文。毕业之后,安娜来到中国旅行,并在这里完成了首次摄影工作。此后,安娜在中国长期居住,用相机记录中国风貌,其系列摄影作品《北京肖像》,记录了北京普通居民的各种面孔和独特故事。除了摄影师这一职业,安娜曾任职于法国罗森电影公司,担任电影制片人及法方外联,也热衷于参与公益活动,有“宁夏的孩子们”等项目作品,还曾担任过有声读物制作人。其与丈夫刘烨共同制作完成的有声读物《小王子》目前已出品。

Michael Pettis北漂时间:2002年

职业:D-22酒吧老板、经济学教授

专攻中国金融市场,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Michael Pettis无疑是一位学术精英。但除了学术研究,Michael Pettis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开创并经营位于北京五道口的D-22酒吧。D-22酒吧以音乐表演见长,常有一些先锋乐队在酒吧里演出,有时还会邀请一些美日韩等地的乐队与当地的音乐人交流。目前,D-22酒吧已经成为了北京音乐爱好者的重要聚集地。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Michael Pettis第一次开设音乐酒吧了,他曾在纽约开设过一家相当著名的音乐酒吧,并经常在纽约和北京组织演出,还在北京和国外的期刊里写下过多篇关于音乐的文章。在酒吧收费方面,Michael Pettis定价十分低廉,对老顾客,没有学生证的也按学生票价收取费用。就像Michael Pettis本人所说:“我这里不为赚钱,只想让到这里的每一个朋友在这玩得高兴。”

马季奇

北漂时间:2009年

职业:足球运动员

达科·马季奇是国安历史上效力时间最长的外援。他在原南斯拉夫各国独立之前就因为战乱而移民去了德国,之后常年在外踢球。马季奇曾效力于北京国安俱乐部七年,帮助国安队拿到队史第一个中超冠军。北京国安球迷爱他至深,亲切地把马季奇称作“马五爷”,甚至直呼“五爷”。球场上,马季奇防守凶悍,契合了北京国安的“死磕”个性。和马布里很像,他也在职业生涯最后一个赛季离开国安,到长春亚泰踢了最后一年。 2017年2月28日,马季奇正式宣布退役。之后国安俱乐部宣布让他出任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国际部总监。

高佑思

北漂时间:2013年

职业:学生、网红

高佑思,以色列人,1994年出生,目前正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大三。父亲是个投资人,2008年在中国有业务和合作伙伴,于是举家搬到香港。高佑思一直努力学习中文,为的就是能考上“北大”来中国读书。不出所望,他渴望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他不仅参加了江苏卫视的《世界青年说》,还上了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并于在2016年与好友一起创办歪果仁研究协会,成为了一个中国网红。

猜你喜欢

北漂琳娜安娜
Students’ Feedback on Integrat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Cases into Lecture Task in Course of Built Environment
安娜的生日(上)
安娜的生日(下)
台湾影视人的“北漂”路
I LOVE SPIDER—MAN
北漂
New twist on Old Style
小猫安娜
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