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行河长制全覆盖 呵护郸城碧水蓝天

2017-08-15孙光胜郸城县河长制办公室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年12期
关键词:郸城县全面推行河长

□孙光胜(郸城县河长制办公室)

郸城地处豫皖两省交界,面积1 490 km2,人口134万人,辖19个乡镇、3个办事处和1个高新区。郸城县境内沟河众多,其中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骨干河道12条,流域面积30~100 km2河道17条,流域面积30 km2以下沟河1 964条。今年以来,郸城县围绕防治水污染、保障水安全、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和修复水生态、保护水域岸线、强化执法监管等六大任务,扎实开展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努力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郸城县先后获得全省水政执法先进单位、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竞赛先进单位、周口市“红旗渠”精神杯竞赛先进单位、周口市水利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尤其是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面,郸城县高度重视,制定了《郸城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总河长、县长任副总河长、河道所在乡镇、村分级分段设立河长的工作领导体制,并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责任领导,设立了县河长办公室,赋予河长办公室专项调查、送达河长令、督查督办、通报问责、实行一事一办工作清单等充分权力,为河长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郸城县现有县级河长6人,乡级河长122人,村级河长356人,制作竖立市、县级河长制公示牌108块,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河长管理体系,实行了河长管理全覆盖,管河护河开启了新模式。主要做法是:

1 正确研判,充分认识全面推行河长制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牢固树立在水资源上过紧日子的思想,严守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红线,加快形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涵养水生态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水清地绿的美好环境。他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水治理体制和生态环境制度的重要创新,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社,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切实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河长制责任体系,中央此次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对新形势下河流管理的新要求,它既是一项保护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郸城县根据周口市实施河长制的总体目标,从抓宣传、抓整治、抓机制、抓管理、抓重点等方面,细化实化各项具体工作;建立郸城县河长制工作制度和责任体系,纳入郸城县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各级河长职责得到有效落实,河流管护力度不断加大,综合整治得到加强,涉河管理总体达到可控状态,为实现管河、护河、治河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把握重点,多措并举推动河长制工作

郸城县按照新要求,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两手发力,用改革创新精神谋划水利发展这篇大文章,全面加大水利改革攻坚力度,全面深化河长制,努力使郸城的每条河流都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一是准确把握新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党政领导、部门联动,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强化监督、严格考核”的基本原则,准确把握郸城县关于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的主要任务。制定总体要求和目标,力争到5年内,全县河道实现“六无六有”,即:无垃圾堆放、无直排污水、无碍洪障碍、无违章建筑、无违法采砂、无损毁工程和有堤防、有绿化、有景观、有制度、有队伍、有管护,使水资源得到全面保护,水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水生态得到显著修复,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按照《郸城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郸城县全面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道管理保护责任机制,确保了全县每条河流、每个河段都落实河长,有人管、管得好。

二是认真履行河长职责。全县河长建立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河长在自己管辖范围内对侵占河道、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依法进行管理。郸城县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分级分段深化落实河长制,并组建了工作机构,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长制网络体系,形成分级分段管理、分级分段考核、分级分段问责的工作格局,实现了河长制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

三是扎实抓好各项重点任务。坚持管与养相结合,集中精力管好水、护好水、治好水、用好水。严格落实“三条红线”“四项制度”;科学编制河道管理保护规划,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促进河道协调健康发展;加强执法监管,严格控制河道污染,划定河道管理保护范围,加强水域岸线管理和保护,严格控制村庄垃圾面源污染,坚持长效机制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严格控制生活污水直排行为;加强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实现河道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使郸城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

3 强化责任担当,健全护河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责任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河长制责任要求,将任务和责任分解到单位、落实到部门、细化到岗位,把责任压实,一杆子到底,责任到每一个管护人员。力促河长制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积极主动,履行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考核问责。建立县级河长一季度一督查、乡级河长一月一督查、村级河长一周一检查的“三个一”机制,县委督查中心、河长制办公室定期对河长制实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结果全县通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县政府将河长制纳入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对河长制落实不力、渎职、失职、履职不到位的河长严格责任追究,对造成河道生态破坏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河道管理保护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河长名单,在河道岸边显著位置树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河道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四是河长签发河长令。对河长制落实不力的下级河长,运用河长令来督促其履行职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加大河道管护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河长制工作的参与意识,让全县人民了解河长制工作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让保护河流水环境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目前,郸城县水污染源头得到初步治理,河道水质持续向好,社会各界关心河流的氛围日趋浓厚。

水利实践永无止境,改革创新永无止境,勤劳、勇敢郸城水利人将继续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行河长制的落地生根,为子孙后代留下水清地绿的美好环境。

猜你喜欢

郸城县全面推行河长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郸城县种粮农户投入行为研究
郸城县
郸城县2012年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河长制推行中法律问题探讨
山西省省内主要河流河长调整公示
试论全面推行“营改增”及其对会计与税务筹划影响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