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谐音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分析

2017-08-15程鑫

决策探索 2017年24期
关键词:谐音寓意汉语

 文 /程鑫

汉语谐音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分析

文 /程鑫

汉语里有大量的谐音词汇,谐音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语义,更传递着重要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所谓谐音,是指语言运用过程中借助音同或音近的语音特点来表达意思,从而造成一种特殊效果的语言现象。谐音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汉字中有大量的同音字、近音字,这是汉语谐音的语音基础。另外,谐音是汉民族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段。“它已不再是一种个别的、偶然的、杂乱的现象,而是一种大量的、经常地、系统存在的现象,是汉人从某一方面来认识、把握世界的一种手段,更是汉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方式。”众所周知,谐音不是汉语独有的现象,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中都有这种表达,但唯有汉语将谐音表达发挥得淋漓尽致。谐音传递着汉语重要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蕴含着丰富的语用价值。本文将从谐音在日常生活、民俗文化、文学作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谐音使用所体现的文化特色。

一、谐音在汉语中的广泛应用

(一)日常生活中的谐音

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利用字词之间的声音相同或相近,来传达语意的现象。在祝福语、歇后语,甚至在日常的对话中也广泛存在着谐音现象。

近几年的新年祝福语就充分运用了谐音的表达效果。牛年有“happy牛year”,到兔年的“‘兔’(突)飞猛进”、“‘卯’(铆)足干劲”,年年有谐音祝福语。这里以“兔”代“突”,以“卯”代“铆”,用替代的关系隐性地表述了说话人所蕴涵的意向和意思,同时又不乏诙谐幽默。

谐音歇后语十分幽默风趣,在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比如,谐音双关的歇后语:精装茅台——好久(酒),猪八戒照镜子——自找难堪(看),梁山泊军师——无(吴)用。这些词语的双关作用巧妙地使用了汉语谐音的表达方式。

(二)民俗文化中的谐音

谐音的运用在汉民族的习俗中也体现得相当充分。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丰富多样。在这里我们主要谈一谈汉族人生活中的一些谐音文化。

谐音与吉利话的结合很普遍。汉族人的传统文化心理中有着趋吉避凶的倾向,外在的表现就是民间习俗中的吉利话。在民间习俗中表现得最突出的就是结婚仪式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在结婚仪式上,人们往往在其中安排一些能够表达美好祝愿的事物来表达祝福。通过一些有谐音的器物或礼仪,如在新人的床上要放上桂圆、核桃、枣、栗子、花生、百合等果品,表达对新人的祝福“早生贵子”(枣、生、桂、子)“百年好合”(百合、核桃)等。

中国的春节习俗中所蕴含的谐音文化更为广泛。有鱼的年夜饭意味着“年年有余”“吉庆有余”。春节部分地区还有蒸年糕的习俗,年糕谐音“年高”,寓意新的一年步步登高的意思。饺子更是大年初一必吃的食物,“饺”与“交”谐音,“交”有相聚之意,用饺子象征着团聚,饺子的形状又酷似元宝,过年吃饺子也有招财进宝的意思。

民俗文化中的谐音现象还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年画、剪纸艺术中,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动植物形象来寓意。“象”谐音“祥”,所以有了寓意为吉祥的小儿骑象图,童子或童女骑象并手持如意的吉祥如意图。“鹿”谐音“禄”,固有百鹿(禄)图、福禄双全图(鹿与蝙蝠)等。喜鹊在中国民俗中尤为重要,以喜鹊为绘画对象来表达喜庆之意的图画有很多。如喜上眉梢(喜鹊站在梅梢上,梅与眉谐音),欢天喜地(空中的喜鹊与地面的獾对望,獾与欢谐音)。通过动物形象来寓意美好、富贵、吉祥的民间艺术举不胜举。

(三)文学作品中的谐音

中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运用谐音表情达意的现象更为普遍。《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此诗以天气的多变来双关,以“晴”代“情”表达了女子含蓄不露的感情,同时形成了一种含蓄的美感。有的文学作品中,作家将作品中的人物名字与作品主题进行关联,所以准确把握人物的名字寓意对于理解作品主题具有重大意义。如家喻户晓的《红楼梦》中,人物的名字都是作者的精心安排。这部作品不仅表现了宝黛的爱情悲剧,还通过一个家族的衰落向读者展示了人世间的沧桑和变迁。首先,作者将贾府四姐妹的名字首字设计为“原应叹息”的谐音,预示了四姐妹的命运,也暗指小说中的各个家族的富贵景象最终也只是镜花秋月。其次,作品中的人物贾雨村和甄士隐,是“假语村”“真事隐”的谐音,寓意此书将真事隐去,借别人之口诉作者之言。《红楼梦》以人名谐音来表达的方式令作品主题更加深刻,发人深省。

(四)谐音文化的现代应用

广告语中广泛使用谐音的表达方法,使广告语更加精练,简洁易懂,也达到了宣传的作用。如“无屑可击”的清扬洗发水,用“屑”代“懈”,同时又巧用了成语“无懈可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漏洞的本意。谐音广告语令广告更加生动有趣,对广告的推广有一定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用语也随之兴起。在网络语中有一些词汇是以谐音为基础产生的。如“鸭梨”与“压力”,“荔枝”与“励志”,“稀饭”与“喜欢”等,用发音相近的词来替换原有词汇。网络用语中的谐音词汇增加了交际功能,便于网友们的交流,也表现了谐音的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

二、谐音体现的文化心理

(一)趋吉避凶的民族心理

在语言使用中,人们习惯把语言作为祈福、许愿、与人或物交流感情的工具。在重要的日子或节日里,人们希望听到吉利的话,以求事事顺利如意。这也是汉语中人们讨厌“乌鸦嘴”的缘由,乌鸦嘴是用来形容某人的嘴巴可恶,说好事不灵,说坏事一说就灵。这虽然是一种语言上的迷信,却直接反映了汉民族趋吉避凶的民族心理。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婚礼等重要的日子里,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美好愿望和祈求吉祥、平安。正月是一年的开始,在中国民间尤为重视,因此正月里有很多忌讳。忌打碎东西,如果打碎了东西,就立刻说上一声岁岁(碎碎)平安,便可逢凶化吉。亲人之间不分吃梨,寓意为不分离。送礼的时候,尤其是给老年人,不送钟,避讳“送终”的意思。这些都是用谐音来避凶,从而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和安慰,这也是源于谐音艺术与汉民族传统心理。

趋吉避凶的民族心理还体现在不同的行业中。在农业中,农民追求丰收,在其他的行业里,人们追求盈利。所以在行业中,人们利用谐音来规避那些具有凶、祸含义的词语,而用表示吉利的词语来寄托他们对事业的美好愿望和追求。

(二)含蓄内敛的民族特性

含蓄和内敛是中国人普遍的性格特点,并通过表达方式体现出来。在语言使用上表现的含蓄委婉,不直接表达内心的愿望或有些话不直接说出来,使用谐音恰好顺应了这种心理。中国人过去几十年的生活比较贫穷,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过上好日子,有好运气,健康平安等,这些美好的愿望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就是中国人爱说吉利话,但吉利话直接说出来又不符合中国人含蓄的民族性格,于是便借助谐音来表达。汉语的谐音常常和双关语结合起来,或指桑骂槐,或声东击西。在中国古诗词中有许多典型的诗句都是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双关的表达手法。

(三)汉民族丰富的想象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具有善联想、重形象的思维特点。汉字属于图画型文字,体现了中华民族重形象的思维。“中国人的这一思维特点在传统的谐音现象上也得到充分的体现。例如把谐音吉利话与习俗活动结合起来,是为吉利话创造广义的语境——实物或行动,让两者产生互动的联想关系。”

【本文系2017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外学生文化冲突及融合研究——以吉林省高校为例”(JJKH20170325SK)、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业院校来华研究生实践技能素质拓展培育平台的构建”(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143号)、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校本科‘传统文化’双语课程体系的实证研究”(ZD16035)的阶段性成果】

吉林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谐音寓意汉语
学汉语
美好寓意品芝麻
盛放的寓意
勇闯长龙阵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谐音词里的民俗》
谐音词的规则
追剧宅女教汉语
模仿老鹰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