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
——以联耕联种模式为例

2017-08-15薛雨蒙

决策探索 2017年24期
关键词:产出率农场规模

文/薛雨蒙

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
——以联耕联种模式为例

文/薛雨蒙

经济快速发展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得当前农村出现空心化和农业生产人员老龄化的状况。目前,农村土地细碎化和分散的小农经营模式并不适合政府着力推动的农业现代化,主流观点认为规模的绝对增大就一定能使利润提高的观点在现实农业生产中由于受到生产成本过高和监督成本的提高的影响而造成实际利润难以达到预期,所以,在适度土地规模下采用联耕联种模式的家庭农场既能提高土地产出率,也能使得老人种地的现象得以解决。

一、背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极大的自主经营权,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小农经营模式提高了农作物种植的精细化程度,土地的产出率和生产个体的劳动生产率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但同时也造成了我国的耕地细碎化现象。

针对耕地细碎化,当前的主流观点是将农户的土地进行集中,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农业生产产业化,其具体的做法就是将土地进行市场化流转,鼓励有实力的大户组织生产。大规模的土地流转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土地细碎化的难题,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难题。小农户害怕出让自己的土地使用权会有损失而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经营权转让出去;土地的农作物产出率也不能得到保证;最为重要的是难以保证土地生产过程的监督。联耕联种模式的前提是小农户对于土地经营权的牢牢控制,只是将小农户的土地集中起来,形成一定的土地规模,由外部提供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公共服务。联耕联种既能够保障当前土地细碎化现状下提高产出率,也能够提高农户的家庭收入和实现国家层面的保障粮食安全。

二、主要特征

(一)联耕联种模式下家庭农场的主要经营特征

联耕联种模式下形成的家庭农户一般是农村中有一定的土地规模和对耕种土地有更多热情的农民,首先,他们在过去的农业生产中有对于一定规模的土地流转经验。通过一定的调查发现,在耕地面积较大的东北地区,在农业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从事非农劳动之后,大量的土地撂荒。当地有一定需求的农户会通过中间人的介绍或者身边亲戚朋友的引荐将他们手中的土地流转到自己手中,土地使用成本远低于公开的市场价或者只是将土地产出给他们一部分就可以使用一年至数年。通过这样的一种非公开的私下的土地流转经验,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家庭农场农户。

其次,这些农民在过去通过进行一定规模的土地流转之后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他们更多地关注市场,希望通过能与市场对接从而实现土地产出率更高,获取更多的财富,因此,他们对于土地的精耕细作化程度也更高。对于影响规模土地的各种自然因素也有着比普通农户更加专业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给其他农民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农事生产经验。

当前以家庭为经营模式的农户农业科技化程度相当高,由于在之前从事了一定生产规模的土地经营之后,农户对于农业科技的需求程度比一般的农户要高很多。对于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户,乡镇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也乐于将更新的农业科技和农业新产品向他们推广,所以他们对于如何提高土地产出率有着比普通农户更大的兴趣。农业机械的保有量在他们中也是最高的,因为在形成了一定规模之后不得不采取机械化种田模式。这样就使得家庭农场农户更早地采购了大量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农用机械,政府对于农业机械的补贴也比较高,所以农户更有意愿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部分农户能够将农机进行适当的改进来更好地适应实际生产,这部分农户是我国当前基层有种植经验、有一定农业科技知识、有一定农业机械的、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群人。

(二)增大了土地的经营风险,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

联耕联种模式虽然使一个劳动力的耕地面积由过去的几亩达到十几亩,但是由此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当前村委会在项目运作中发挥联系人的角色,主动为家庭农场积极联系大型农机服务和联系农技推广人员。并且政府往往会在他们购置农机和农资中给予适当的补贴。为了避免经营主体难以为继,势必就造成政府部门要进行持续的追加投资,包括对农户进行低息或者无息贷款、补贴等方式,这样就造成乡镇政府原本就不宽裕的财政收入更加紧张。一旦家庭农场由于客观或者自身因素难以经营下去,乡镇政府部门可能就会陷入一个“难摆脱、等救济”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也会浪费当地政府、村组织和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资源。其次,农技推广部门在联耕联种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由于农技推广部门并没有过多的资金实力,所以往往将资源投入到能见到效益的一些领域中。比如与乡村中的种植大户进行合作,通过种植大户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其生产技术等方面给予很好的技术和农资帮助,同时也造成只关注农业种植大户而不去关心其他小农户等问题。

三、成因与建议

(一)追逐高收益走农业工业化道路

在农业生产环节中,并不是所有环节都适合通过走工业化道路来实现利润上的大幅提升,在某些生产环节中需要通过工业化和市场化路线来实现。例如农业公共服务、农产品的市场化营销和农产品的加工运输等环节。在之前的案例中发现,许多有实力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在多年的种植实践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和试图借用工业化生产的理念发展农地规模经营,进而实现更高收益。然而,由于农地经营具有季节性、空间分散性、劳动间歇性等特征,且农业生产没有中间产品,难以衡量各要素投入对最终产出的贡献,因此,农地经营既需要劳动者对生产过程中的微小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也需要劳动者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农业种植有着与其他生产领域截然不同的“看天吃饭”的特性,对于温度湿度和灌溉等农业技术并不是一次性投入就能一劳永逸的,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劳动者投入足够大的精力来进行精耕细作才能实现投入产出比。一些案例中提到,家庭农场最适应的土地规模在50亩到500亩之间,家庭成员对于农业生产投入的精力和体力是很大的,如果真正计算其劳动成本其实是很高的。一旦超出了适度规模这个度,就势必要长期或短期雇佣农民帮助进行打理才可能保证土地产出率能达到之前的效果。

所以,在一定规模的土地上投入适当的农业科技和农资、运用适度的农机设备进行生产,在日常的田间料理中家庭成员投入绝对的精力和体力保证作物生长不受到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就可能使土地产出率提升。一些观察数据表明,在将土地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以上时(通常认为规模在500亩以上时),其种植的农作物的产量将减产20%以上,如果在自然环境更加恶劣时造成的减产可能会达到30%。施行联耕联种并不是通过一定的成本将土地形成规模让少数人使用,其主要是为了解决老人种田和留守妇女种田等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通过有经验的种植户进行带动和帮助,加之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农资下乡和村委会组织提供的农业公共服务,使得老人和妇女也能耕作适量规模的土地,解决土地细碎化和农村土地撂荒问题。

(二)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规模存在的误区

当前,部分政府部门将负担过重一味归咎于家庭农场经营主体,认为围绕联耕联种组成的家庭农场模式的经营思路没有彻底摆脱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思想。一味地模仿欧美的大规模农场生产经营模式、简单地将土地产出率和土地规模划上等号,认为大规模机械化就一定能够实现粮食安全,丝毫没有认识到欧美的大农场生产经营模式是建立在农业人口少而土地资源丰富,并且欧美的农业的地位在国家层面上并没有像中国这么重要的基础上的。中国人口多人均土地少,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有必要将粮食生产和农业上升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政府农业部门、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和村委会应就适宜的家庭农场土地规模达成一个共识,推动适宜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将有一定农业科技水平和拥有一定的农用机械和农业生产经验的家庭农户作为发展的典型,以点带面在农村中尤其是土地细碎化程度较为严重的地区将农户集中组织起来,通过适当培训和提供一定的农业公共服务,打破过去的土地边界,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条块土地,将农业生产的主力例如老人和留守妇女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农业生产的家庭规模,通过村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将一定规模的土地更好地利用起来。

四、结语

在当前,我国农村非农活动产生的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向城市中转移从事非农生产,一方面造成农村中的人口比例不平衡,产生了大量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另一方面也使土地细碎化、闲置化农业生产完全依赖老人和留守妇女,导致了土地产出率下降和劳动生产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在当前农村中,参考联耕联种模式建立一种新型家庭农场模式,通过有组织地提供农业共同服务,将细碎土地集中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可以更好地发挥土地集约效益,带动农民获取更多的农业收入。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产出率农场规模
农场假期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不同装烟方式对上部深橘黄烟叶产出率及质量的影响
农场
全面开展资源产出率评价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一号农场
提高桑园产出率的技术措施
丰收的农场
销售价格受产出率影响下订单农业的定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