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犯错的球王”素材运用指导

2017-08-14亢金龙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染上贝利背书

亢金龙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好立意,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球王贝利10岁时,和伙伴们组建了一支街头足球队,且小有名气。大人们在给了他掌声的同时,也频频给他敬烟。贝利很享受那种吸烟带来的“长大了”的感觉,渐有烟瘾,常找人索要。一天,贝利父亲撞见其向人讨烟,一脸忧伤和绝望。回家后,令贝利出乎意料的是,父亲没有怒斥,更没有殴打,而是一把将其搂在怀里,以舔犊口吻说:“孩子,你有踢球的天分,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球员。但如果你抽烟、喝酒,染上各种恶习,那足球生涯可能就到此为止了。以后的路怎么走,你自己决定吧。”说完,他拿出瘪瘪的钱包掏出仅有的几张纸币:“如果你真忍不住想抽烟,别向他人索要,丧失了尊严。”之后,贝利痛戒之,也没有沾染任何足球圈里的恶习,以其无与伦比的足球天赋和高尚谦逊的品格,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运动员。

【名师题解】

涉及不同的人或事的材料,可根据不同的人或事的言行、特点来分别立意。这则材料主要涉及小贝利和他的父亲。那么可根据这二者来选择不同的立意。从小贝利的角度来看,他小小年纪就展露了足球天赋,却在他人的掌声中染上了吸烟的恶习,在父亲的教导下,改掉了毛病,走向了成功。由此,我们可从知错能改的角度来写,也可从善于接受他人的批评教育入手。从贝利父亲的角度来看,看到儿子染上烟瘾,向别人讨烟,倍感伤心,但父亲并没有对贝利辱骂、殴打,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谆谆告诫,使儿子走上正途。父亲的言辞告诉我们:教育他人,要讲究方法,否则,适得其反。

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教育者,也可能成为教育者,如何面对错误,如何评价教育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和看法。如果写记叙文,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如果写议论文,可针对一些错误的做法和社会上的一些相关的现象,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立场。

【推荐素材】

素材一:钱穆(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幼年时聪明,家中来客,客人多出题考之,其父唯唯不答一辞。一晚,客人出去带他炫示,其父亦不禁止。第二天,父子过一桥,其父问:“识桥字否?”钱点头曰:“识。”问:“桥字何旁?”答曰:“木子旁。”问:“以木字易马字为旁,识否?”答曰:“识,乃骄字。”父又问:“骄字何义,知否?”钱又点首曰:“知。”其父就此挽着钱手臂,轻声问道:“汝昨夜有近此骄字否?”钱穆闻言如震雷,俯首默不语。

素材点拨:钱父以“桥”“骄”两字点化儿子,可谓润物无声,在和颜悦色中让儿子内心受到震动。父亲善于教育,儿子知错能改。这则素材很好地切合了材料的内涵,并且是名人事例,很有说服力。

素材二:于右任(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少时丧母,家贫,父亲在外经商,由伯母抚养。稍长大一些,父亲回来,用心督促儿子学业。遇到必背课文,儿子背诵一遍,他跟着背诵一遍。且背书时如师生礼仪,肃然异常。于右任背书时,须先给父亲作一个揖;父亲背书时,将书本端正地放到桌案上,儿子站立一旁,父亲向书本恭恭敬敬地作一个揖,而后背诵。“一灯如豆下苦心,父子相揖背章文”的情景在当地传为佳话。

素材点拨:身教胜于言传,于父所作所为,不仅是一种教育,更是对知识的尊重,有这样的环境熏陶,不知胜过多少金钱和权力。

素材三:现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个关于父母的笑话,说他们每个周末送孩子去奥数班,但是如果孩子告诉他们自己将来想当数学家,他们马上会痛心疾首地劝你另选热门专业;他们逼孩子从小就苦苦练琴,可长大后如果孩子真想去搞音乐,他们会吓个半死。

素材点拨:父母之所以遭到嘲笑,是因為他们的言不由衷。违背孩子意愿、功利性过强的教育,孩子并不会买账。正如有评论说,中国人的教育,从一开始就输在不诚实对待自己。这则材料可作为一个反面例子运用。

猜你喜欢

染上贝利背书
贝利戒烟
小小世界
贝利妙答俄国斯记者
浅谈背书涂销制度
背书连续性若干问题探析
论期后背书的效力
我爱你
我爱你
下一个贝利
预防艾滋病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