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纸张与文字力量,遇见生命的朗读者
2017-08-14任秋祯
任秋祯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朗读,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朗读属于每一个人。”这是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第一期中说过的话。5月6日晚,这档掀起了朗读热潮的节目完美收官。
从第一期的“遇见”到最后一期的“青春”,这个以“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为主旨的节目,用12个各具特色的主题词,吸引了各式各样的朗读者。郑渊洁、樊锦诗、濮存昕、江一燕、许镜清、单霁翔等,这些各行各业的名人以及平凡百姓,在镜头前,在舞台上,饱含深情朗诵那些直抵世人心灵深处的文字。你我才终于发现,原来,这些看似平实无奇的文字,竟可唤醒沉睡已久的灵魂。
“打开一本书,节选一段文字,把它朗读出来。朗读者的人生与书中的文字就此重合。”
朗读者·樊锦诗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茨威格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一样,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樊锦诗用一辈子的执念证明了这句话。
人们叫她“敦煌女儿”,她生在北平,长在上海。从第一次听说敦煌,就彻底地爱上敦煌。年少时的樊锦诗选择北大考古系毫不动摇,毕业后她毅然放弃城市生活走进敦煌,一待就是54年。她走过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发表论著百余篇,领衔出版的《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第一卷,被称为“精致绝伦、佩服之至”。季羡林先生赞她:功德无量!
莫高窟以缓慢却不可逆转的速度消逝着,她拼着命把莫高窟记录下来,只是为了与莫高窟的千年衰亡之命搏上一搏!用董卿的话说,那是“逆天”的勇气啊!2014年,樊锦诗筹划30余年的“数字敦煌”档案落成,它的实现,宣告了莫高窟的消亡从某种意义上永恒停摆。敦煌莫高,得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朗读文本:
历史是未来最忠实的伴侣,
这条曾经跨洲际的最古老的丝路,
不会只躺在这荒漠上被人遗忘。
它必定还在地球上所有人
对未来的企望与信念中。
如果你静下心来,
一定能从莫高窟五彩缤纷的窟壁上
听到历史留下的雄浑凝重的回响。
它一定是人类的敦煌。
它必定是永远的敦煌。
……
(节选自冯骥才《人类的敦煌》)
点题一句话:追逐梦想的途中,荆棘丛生,懦弱者瞻前顾后进退两难,终将一生平庸碌碌无为;勇敢者,不畏风雨迎难而上,必能熬过艰险,迎来彩虹。
素材运用:勇气;责任;改变;执念……
朗读者·潘际銮
“我终身投入这个事业,是为国家做贡献,而不是赚钱牟利。”
潘际銮是中国焊接科学的奠基者、学术权威,一手开创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焊接专业。如果没有潘老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就没有中国高铁的迅速崛起。在核电和高铁两大领域,潘老可以无比自信地说:“中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焊接技术过硬。中国钢轨焊接的水平,超过世界任何国家。”
潘老的科研成果,估计可达数千亿。可就是这样一位老人,身居陋室,上下班骑自行车。他在清华大学的荷清苑宿舍住宅楼,还是十多年前的老房子,装修堪称简陋,家里最贵的就是两台电脑,他一台、老伴儿一台,其他要花钱的地方,很少。至今,90岁的潘老每天仍在实验室里工作10个小时左右,他说:“我终身投入这个事业,是为国家做贡献,而不是赚钱牟利。”
在节目中,以潘老为首,近十位清华大学,以及西南联大的功勋级校友,一同朗读清华的《告全国民众书》。用潘老的话来说,那个年代里,念书的目的只有三个:“抗日、救国、回家。”
是的,他们那一代人,读书,就是为了国家。
朗读文本:
为了民族,我们愿意暂时丢开书本,尽力之所及,为国家民族做一点实际工作。我们要高振血喉,向全国民众大声疾呼:中国是全国民众的中国,全国民众,人人都应负起保卫中国民族的责任!起来吧,水深火热中的关东同胞和登俎就割的华北大众,我们已是被遗弃的无依无靠的难民,只有抗争是我们死里逃生的唯一出路,我們的目标是同一的:自己起来保卫自己的民族;我们的胸怀是光明的:要以血肉头颅换取我们的自由。
(节选自《告全国民众书》)
点题一句话:什么是人生价值?我想,每个人的人生价值都是由自己决定的。对于潘老来说,他的人生价值与名利无关,而是“只要国家需要,我就知难而进”。
素材运用:一生一件事;责任与担当;读书,就是为了国家;人生价值;境界……
朗读者·单霁翔
“我要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2012年1月,单霁翔就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一间一间走访故宫的重重宫阙,详细勘察每一个房间的情况。5个月,他踏破布鞋20余双,终于走完了故宫所有的9000多间房屋。走访的过程中,他慢慢摸清了故宫惊为天人的家底。问他这里的藏品有多少,他总能不假思索地报出来:1807558件,精确到个位数。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建筑的安全,他提出禁火、禁烟,做得最彻底的,要属禁车。以前外宾、国宾参观故宫,都是警车开道,直入午门,可他规定院内一律禁止机动车,连法国总统奥朗德来访问,都没让步。“英国白金汉宫、法国凡尔赛宫、日本皇宫,都不许车辆穿行,这是一个文化尊严的问题!”
他知道,故宫文化要传承,必须要敢于把自己“打开”。为了更好地面向大众,尤其是向年轻人推广故宫文化,他组建了一支年轻团队,为故宫打造超过9000种文创产品。原本“高大上”的故宫,也学会了在网上“卖萌”。人们都说,单霁翔是故宫的“掌门人”,但他说,自己只是故宫的“看门人”。
“我的心愿是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朗读文本:
紫,是古人心目中的王者之星,紫微,来自天上。禁,是权利,来自于人,也施之于人。城,是这一片连绵殿宇,在大地上的辉煌建设。
太和门广场和它身后的太和殿广场,构成了紫禁城的重心。广场,在中国的传统里,叫做庭院。庭院源于古人聚居的居住形式,在共同的空间里,一家人围拢的不单是安全,更是中国文化里相互关怀、照应和守望的伦理价值和亲情。一般来讲,家庭越大,院子也就越大,就像一棵大树那样,分枝抽条、开枝散叶、秩序分明。
大,意味着多。多,意味着无穷无尽,无穷无尽就是空。既无穷莫测,故实则虚之。实则虚之,是中国人的文化密码,投射到每个人的心中。
(节选自纪录片《故宫100·至大无外》)
点题一句话:匠人之大者,莫过于以心守护;匠人之大者,莫过于敬畏传承。这个走遍故宫的人,是故宫最大的匠人。
素材运用:工匠精神;责任;文化尊严;传承与发展……
朗读者·江一燕
“不是我给他们爱,我是在学习爱。”
2006年,因为拍一部文艺片,江一燕来到了特别贫困的广西山区。虽有思想准备,但当她到达实地后,还是傻眼了。每天爬山拍戏,大巴车开在悬崖一样的山路上。也正是这次经历,让她整个人突然被打开了,在这里感受到了孩子们的能量,“他们就像石头缝里的小草一样,一出生就要自己学会努力地去寻找阳光,而不是别人给予他”。
在大山里,她不施粉黛、素衣素颜,和留守的孩子们一起上课、游戏、洗漱、抱着吉他歌唱。她曾在采访中说自己有洁癖,可当她和山区的孩子们在一起时,却仿佛忘了一切,细心体贴地照顾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坚持近十年,是孩子们最爱的“小江老师”。
有人问江一燕:你怎么能坚持那么久给他们那么多爱?“我不是坚持是享受啊。”自称“江小爬”的江一燕如此回答,“不是我给他们爱,我是在学习爱……有些东西不适应,就会想到孩子们也是没有选择的,他们就在那样一个环境里面,从出生开始就要学会面对很多东西,为什么你不能?”
朗读文本:
我抬头看她,猛然看见那双眼睫毛很长的眼眶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我瞬即垂下头避开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里多驻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嚎啕大哭。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感觉到有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我后来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发生过多次这种酸水倒流的事,而倒流的渠道确是从14岁刚来到的这个生命年轮上第一次疏通的。泪水模糊了我双眼,我顺手用袖子揩掉了。终于我扬起头鼓起劲儿说:“老师……我走咧……”她的手轻轻地搭上了我的肩头:“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节选自陈忠实《晶莹的泪珠》)
点题一句话:纯粹,是江一燕理想中的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分享爱,感受爱,则是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相信,用心爱世界的女孩子,一定会被整个世界温暖相拥。
素材运用:信仰;纯粹;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最美的容颜……
感动人的不只是嘉宾的故事和朗读,还有那些绝妙的开场白
《朗读者》中的开场白可以这样来评价:流畅的文字直击人灵魂深处,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它语言上的真情实感、对素材的旁征博引,又是优秀作文的典范。细细感悟这些开场白,相信它一定能够让你的作文变得纯美动人,充满生命活力。
1.引用诗、故事、名言,亮人眼目。
《陪伴》:“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
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比如说这会儿,你我之间是一段短暂的陪伴;比如说我们的学生时代,和我们的同学,那是几年的陪伴;还有一种陪伴,是生命里血脉注定一生的陪伴,那是我们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陪伴。
【小技巧】诗歌有巨大的感染力,用得巧妙,不仅有助于中心的表达,而且能够增强文章韵味;同样道理,精彩的歌词、故事、名言、俗语因其高度的凝练性、深刻性和大众化,用在作文开头往往也会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2.开门见山,冲击读者。
《眼泪》:说到眼泪,你会想到什么呢?软弱?眼泪,有时候是软弱,有时候是坚强;有时候是忏悔,有时候是宽容;有时候是羞怯,有时候是勇气;有时候是失败,有时候是成功。
就如同每一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而当我们要谢幕的时候,也将会在别人的泪水里告别一样。
【小技巧】不经过任何铺垫,一开头便展示文章主题,让读者马上进入你设置的语言情景之中。因其无任何心理准备,故会造成巨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从而激起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样同时避免了开头的冗长和拖沓。
3.借助“蒙太奇”,挑战新思维。
《第一次》: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小技巧】开头由类似电影镜头般的片段组合而成,这种经过剪辑的“镜头”,时间跨度大,人物形象突出,场面实感强,能极大地调动起读者的想象和思维,且文章结构新奇,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4.铺排咏叹,为文蓄势。
《礼物》:礼物,多美好的一个词。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回忆是时间的礼物。
【小技巧】利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格组成整齐句群,创设出一种强大的气势或浓郁的氛围,给人一种新奇和震撼感,让人从中受到感染。读这样的文字,想必你早已心旌荡漾,浮想联翩。
5.概括复述。
《勇气》: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一抹原色,很多的文字都在赞美着勇气。莎士比亚说,有德必有勇,正直的人不會胆怯。试想一下,如果历史失去了勇气,那将失去改写的英雄;如果人生失去勇气,那很多日子就会变得苍白无力。
【小技巧】文章开始便对内容作概括性的介绍,在记叙文中就是对人物、事件作简介;在议论文中则是用精练的语言引出所要议论的问题,特别适合作材料作文的开头;在说明文中则是对所要介绍的事物作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