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颜宁之争”:中国学者走出去不该受到质疑

2017-08-14李勤余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颜宁生命人才

李勤余

说颜宁“负气出走”,自然属于无稽之谈。最有力的证据,是颜宁在过去10年间,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过800万元科研经費。一次偶然的申请失败,断然不至于让颜宁“负气出走”。

不过,更值得探究的是谣言背后的逻辑。在一些人看来,优秀的中国科学人才应该被深藏闺中,不可拱手送出。一旦让他们出走,会让国家蒙受重大损失。中国学者想要走出去,原因只能是对国内科研体制不满。因此,颜宁才会受到怀疑。

其实,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人才流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今天,外国人才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曾表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伟大实践,正在改写中国未来。”

相对的,中国一流科技人才也完全有能力、有资格走出去,改写世界未来。只是似乎人们对此还不太习惯。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还是钱学森等科学家不计得失、毅然回国的事例。似乎中国科学家只有留在国内,才能为祖国做贡献。

然而,中国的科技实力早已今非昔比。今年浙江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展出了15项一流科技成果。其中,7项来自中国,包括中科院的量子通信和华为的手机芯片等。这意味着,中国正在走向世界创新舞台的中央。所以,颜宁等中国学者能得到世界的肯定,亦是中国科学已取得飞速发展的明证。

近年来,莫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外国媒体盛赞麦家作品等事件都让国人欣喜不已。可见,要想获得文化自信,靠的正是“走出去”。中国所提倡的“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就是要跨越国与国之间的阻隔。颜宁任教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将智慧分享给不同国度的学子,正是共享精神的最好体现。

既然如此,大可不必将颜宁们藏着掖着。杨振宁归国,颜宁走出去,顶级科研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双向流动,我们应该有这份气度和文化自信。

观点运用:居安思危;再创人生新辉煌;尊重个人选择的权利;走进来与走出去;自由与开放;理性与包容;共享精神;文化自信……

为救95岁老太,23岁消防员火海牺牲

5月2日凌晨4时许,福建宁德柘荣县乍洋乡南洋村发生一起民房火灾事故,柘荣县消防大队接警后,第一时间出动三辆消防车及时赶到现场。在灭火过程中,消防战士姚为君在搜救一名95岁老人时,因墙体倒塌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3岁。而95岁老人袁某妹被救出时已无生命体征。

年轻生命的牺牲让人扼腕叹息,继而引发人们对“值不值得”的讨论。舆论一方说生命无价,不应让年龄阻碍生命的意义;一方则说23岁的人生还有大好年华,不应为一位行之将至的老人付出自己的生命。评论中也是一片争议,有人说,别怪我自私,我觉得英雄亏了。有人说,23岁大好的年华,也许他活着以后可以救更多人,对,我狭隘!有人说,也许是我太浅薄,不值,你的父母该是怎样地撕心裂肺。那么,你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猜你喜欢

颜宁生命人才
人才云
“清华学术女神”在线打假
阳关故人
一段苦涩又奇特的成长经历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