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坦和他的“鸡皮疙瘩系列”

2017-08-14彭懿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姑婆玩具店伊凡

彭懿

美国作家R.L.斯坦的“鸡皮疙瘩系列”,在全世界一共狂销了3.5亿册!

这该是怎样一种情形呢,想象不出来吧?艾莉森·卢里在《永远的男孩女孩:从灰姑娘到哈利·波特》里描述说:“在我们当地我最喜欢的一家书店里,儿童平装书的架子上大部分空间都给了以创作恐怖小说‘鸡皮疙瘩系列而著名的R.L.斯坦。”

“鸡皮疙瘩系列”说白了,就是鬼故事。当然,这个“鬼”,是一个广义上的“鬼”,它可以是一个幽灵、一个妖怪或是某一种邪恶的超自然力量。

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鬼故事。

被誉为“当代恐怖小说之王”的美国作家斯蒂芬·金就说过:不论是谁,只要拿起一本恐怖小说就回归到了孩子。读恐怖小说没有什么不好的,因为它不但表达了我们潜意识中的某种不安,满足了我们对神秘、未知的好奇心,还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一罐魔血》是“鸡皮疙瘩系列”里一个极有代表性的故事——

伊凡是个12岁男孩,一天,妈妈把他和他的狗特里格丢在凯瑟琳姑婆家就走了,他要一个人和聋了20年的姑婆,还有她那只名叫萨拉白的黑猫住上两个星期。他一点都不喜欢这个拥有很多魔法书的古怪姑婆。

不过很快,伊凡就和一个名叫安迪的女孩成了好朋友,两人在一家玩具店买了一罐“魔血”。回家打开一看,里面是果冻一样鲜绿色的东西。他们用魔血各揉了一个球,在关狗的后院玩起扔球来了,想不到其中的一个球被狗给吞进了肚里。

从这天开始,怪事迭起。先是狗长大了,接着罐子里的魔血越来越多,连圆桶里都装不下了,他们把它们装进塑料袋,拖到玩具店,想还给玩具店的主人,可是到了那里才发现,玩具店几天前就停业了。没办法,他们只好把魔血又拖回到了凯瑟琳姑婆家,倒进了一个大垃圾桶里。这时那条狗冲了出来,从昨天到现在它长大了一倍,和小马一样大。伊凡想拦住它,不想撞倒了垃圾桶。这下可糟了,魔血涌了出来,而且它颤抖了一下,发出巨大的吮吸声,整理着自己的姿态,高高地站立起來,跳着朝他们俩扑过来!

他们尖叫着往屋子里逃,魔血变成一个抖动的绿色巨球紧追不放,一路上它吞了一只知更鸟,还吞了两个整天欺负伊凡的双胞胎,最后冲进门口,把凯瑟琳姑婆逼到了墙角。伊凡要救姑婆,姑婆却对他说:“我做了这个东西,现在我必须为它而死!”她指着那只名叫萨拉白的猫告诉伊凡:“是它干的!”说话间,猫变化了,变成了一个身穿黑色长袍的年轻女人。姑婆指着她说:“20年了,你一直在利用我,萨拉白。20年来你把我囚禁在这儿,用咒语控制我,但是我现在要利用这魔血逃出你的魔掌。”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魔血服从女巫的命令。“你们都得死。”萨拉白说。就在她召唤那个大绿球滚向两个孩子时,那条大狗冲进门来。它推倒了女巫,女巫被绿球吸进去之后,绿球就急剧变小,困在里边的知更鸟和一对双胞胎掉了出来,但女巫却消失了,魔血缩到了和原来一样大小,像一个网球。“我能听见了!”姑婆把他们两个人抱在一起,欣喜地说,“萨拉白和她的咒语永远地消失了。”

这个故事吓人吗?

不吓人。它的作者斯坦还为自己的恐怖小说量身定做了一套理论:安全恐怖。所谓的“安全恐怖”,又称为“过山车理论”,意思就是你读“鸡皮疙瘩系列”这样的恐怖小说,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虽然坐在上面会发出一阵阵惊叫,但到头来总会安全着陆。

孩子们喜欢看“鸡皮疙瘩系列”,是它的故事好看,挑战想象力的极限,而且绝不拖泥带水,开篇第一章就会让你发出一声尖叫。接下来,你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惊声尖叫了,它节奏飞快,每一章都很短,一个魔幻事件接着一个魔幻事件,保证你喘气都困难。

不过你只要读上几本,就会发现斯坦的书都遵循着一个共通的模式,就是故事全部发生在日常生活当中,主人公也不是别人,都是我们身边的那些普通的孩子。这是斯坦的策略,他的目的就是要拉近故事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觉得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是他们自己。故事里的那些鬼呀怪呀什么的,全是他们情绪的化身。要不艾莉森·卢里怎么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鸡皮疙瘩系列”中最精彩的故事,“都是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常有恐惧的夸张版本。”还有,你读斯坦的书会很放松,有时还会笑出声,因为他把快乐注入了恐怖。日本作家、《挪威的森林》的作者村上春树曾经说过一句话:好的恐怖小说,既能让读者感到不安,又不能让读者感到不快。斯坦就做到了这一点。

对了,“鸡皮疙瘩系列”60多本书,都没有放插图。这可能是为了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想象书中的那些场面吧。

猜你喜欢

姑婆玩具店伊凡
玩具店
猫壶
山谷狂欢夜
剑齿虎⑤
英国“脱欧”不确定性增加 玩具店囤货防涨价
失心疯
枯叶蝶的秘密
自私的公鸡
芭比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