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灯
2017-08-14史连永
史连永
村东头的老张家是世代做彩灯的,村西头的老吴家也是世代做彩灯的。
民国时期,一大户人家生子做满月,需要挂彩灯庆贺,管家为了把这次满月典礼办得隆重体面,赢得主人的欢心,每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全。尤其是彩灯,更是撑场面的彩头,万万不能马虎,更重要的是主家老太太喜欢观花赏灯。
在当地,张挂彩灯很盛行,彩灯这个行业也很兴旺,制作彩灯的高手如云。让哪家彩灯行做彩灯呢?老管家犯了难,思量思量张家,工艺不错,考虑考虑吴家,用料讲究。最后,管家拍拍脑袋门,让他们现场做,比试一番,做得又快又好的优胜者中标。
管家把张家吴家人找来,说明如何如何,这般这般。张家吴家,都动了心,因为东家出的价钱高,是普通人家的两倍,更让他们心动的是,这可是面子问题,如果把这项大活揽到手,那就是招牌,不用四处宣传,会传遍十里八乡的,这名利双收的事儿,谁肯拱手相让。
彩灯比试在大户人家的西园子,老管家请了当地有名望的乡绅来观赛。一位老乡绅,却先出得一题,让现场的所有人惊讶,不是比试手艺吗,怎么考起文化来了?
只听老乡绅说:“做灯的人也要有文化,不然,灯做出来缺乏文化趣味,现在谁先谈谈古代对彩灯的记载。”
老张若有所思,片刻应答:“《西京杂记》载:‘汉高祖入咸阳宫,秦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下作蟠螭,口衔灯,燃则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盈盈。”
“好!好!不愧是做彩灯的世家。”观赏席上,发出叫好声。
人们把目光落在了老吴的身上,老吴哑口无言,脸色青一阵,红一阵。
这一关,老吴败下阵来。
老张洋洋自得,下巴都要扬到天上去了。
下面再出一道题,说说给主家做灯的样式,老张口齿伶俐,老吴手艺好些,可是笨嘴拙舌,表达不清。
老吴这次却抢先回答,支支吾吾地说:“我准备为主家做大纱灯,悬于厅堂,还要做几盏牛儿灯……狮灯娱乐。”
老吴结结巴巴地陈述,在场人捂嘴偷笑,开始怀疑老吴家做灯的手艺。
老张口若悬河:“我为东家做的灯,精美奇巧,以竹木作架,红色丝绸、布料、纸张等作灯衣。在厅堂、门首悬挂的宫灯和纱灯有的镶金嵌玉,有的饰以彩穗,有的题写詩文。纱灯因呈鼓球体,用三块“乙”楠竹蔑钉成三脚架,把它挂起来,三脚分开,便可离地三尺垂悬半空,三脚合拢,又可手举高悬。”
人们不言自明,这次一定是老张家中标,制作彩灯非他莫属。
还没有到比赛制作灯具的实践环节,老吴便自愧不如,有些灰溜溜地离开了。
管家把老张叫到跟前,立了契约,上面写着一条,如期不交工者,赔偿与灯双倍的价钱。 老张回到家中,又备料,又设计,又研究,昼夜赶工,好不忙碌。
一盏盏精巧美妙的新灯制作完成,老张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就在大功告成的前几日,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老张家发生了火灾。一场大火,把彩灯烧去了一半。
老张此时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老张一夜之间发都白了。
村西头的老吴家,坐不住了,在院子里转个不停。
儿子高兴地跑到爹跟前说:“爹,这次看好吧,老张家赔了夫人又折兵。”
“啪”的一声,一巴掌甩在了儿子的脸上,“混蛋,我们怎能幸灾乐祸!把我们所有制作彩灯的材料送到村东头去,我们去帮忙!”
老吴的到来,老张感激涕零,“谢谢吴哥,我们今后是好兄弟。”
彩灯如期交货,老张领了丰厚的酬金,老哥俩,痛痛快快地喝得酩酊大醉。
选自《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