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贴、拼中的“彩”色游戏
2017-08-13陈泳茵
陈泳茵
“彩色教育”,作为小学美术教育中重要的一块,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被误解为“色彩教育”,或者是作为匠气十足的“涂色技巧”来对待。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学生的“彩”色能力,应该是一种“有目的地、通过各种手法赋予作品色彩,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能力。然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有关“彩”色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枯燥难懂,也不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那么如何在常规的教学中渗透“彩”色教育,而又不磨灭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呢?我想到了美术手工制作类课程:通过动手制作、结合多种材料的运用,以游戏的方式,化解难懂的色彩规律知识,让学生在“剪、贴、拼”中感受色彩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彩”色能力。
本学年,我主要负责小学四年级的美术教学。那么,如何通过手工课堂来提高四年级学生的“彩”色能力,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认识基础色彩知识,感受“彩”色的魅力
在翻看新湘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本时,我发现了《剪纸故事》一课,以此为起点,开始了学生的“彩”色游戏之旅。
在教导学生剪出纸鱼,并贴在另外一个颜色的卡纸上后,我便让学生们一起来玩“变色游戏”:展示一条柠檬黄色的纸鱼,提问:“这是一条什么颜色的鱼呀?”学生齐答:“黄色”。“老师这条黄色的鱼,游到了一张蓝色的纸上了”,我把剪纸鱼贴到蓝色纸上,并将作品贴到透光的窗玻璃上,使作品产生光作用下的变色,“同学们看,老师的鱼儿好像变色了,为什么呀?”学生们一下被吸引住了,纷纷议论起来:“好像变深色了”“有点像绿色”…… “我知道,因为黄色+蓝色=绿色”,“因为它们挡住太阳光照进来,所以变暗了”……这些都是多么朴素的“色彩原理”啊!我抓住时机进行总结:“是的,两个颜色加在一起是会产生变化的,比如,绿色就是黄色和蓝色变成的。其他颜色也是会这样变化的吗?请同学们举起作品,对着窗户或电灯,我们一起来玩变色游戏吧!”顿时,教室里变成了彩色的海洋……
二、了解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彩”色技巧
提高学生的彩色能力,学会使用工具是前提,掌握必要的技巧则是重要条件之一。
(一)选择恰当的“彩”色工具
要在实际教学中,不失时机地、经常性地提示学生工具的选择方法。比如,描绘精细之处选择笔头细小的水彩笔、彩色铅笔,平涂大面积的时候选择粗头油性笔或者蜡笔、油画棒;追求艳丽醒目效果可以选择浓郁的油性笔、水彩笔,需要柔和细腻丰富层次感的可以尝试彩色铅笔……
(二)掌握基本的“彩”色技巧,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工具
1.涂匀、填满
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很多学生一拿起“彩”色工具,就想方设法地追求“匀、满”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填涂技巧,是提高学生“彩”色自信心的第一步。在此,朗朗上口的口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2的效果:“先涂邊边、再涂中间”,“1、1排队占满格”。
2.叠加、渐变与肌理
(1)叠加
即在第一遍“彩”色干燥之后,在原来色彩的基础上,用深色或者覆盖性强的颜色进行叠加装饰,使作品更加丰富别致。
(2)渐变
比如在《纸品乐陶陶》一课中,我让学生用皱纹纸搓出一条“颜色渐变的纸绳”。四年级的学生往往会很快在材料中找出颜色接近的皱纹纸——天蓝、深蓝,或者黄色、橙色、棕色,按照渐变的方式排列之后创作出来。
(3)肌理
例如,在皱纹纸手工课中,同样的纸材通过揉搓、挤压,既可能呈现松散粗糙的肌理、又能够表现结实厚重的肌理。另外,涂色工具也可以在手工作品上描绘出肌理。例如:在《窗口》一课中,学生们有的用水彩笔描绘出木纹的肌理,有的用灰色颜料为墙壁舔砖加瓦,有细致描绘窗帘图案、传递出了一种布料的温暖……
三、色彩的感觉与配色
马克思说过:“色彩的感觉是美感最普及的形式”。
1.插上联想的翅膀,感受色彩的美妙
在手工课中,我指导学生通过一种颜色展开联想:比如红色温暖热情,可以用来表现火焰、太阳、花朵等事物;蓝色深远宁静,能给贺卡带来清新的感觉、为手工风筝带来清爽的凉意。
2.对比与类似——朴素实用的配色原理
在《剪纸故事》一课上,我特意用半节课的时间来“赏析”剪纸中的配色问题。出示 “粉色人物搭配浅黄色背景”的学生作品时,有学生说“两个颜色太浅了,看不清”,出示另一张作品——“紫色人物贴在棕色卡纸上”,很多学生都说“颜色太深不好看”。而“粉色人物贴在深蓝色背景上”则获得了多数同学的赞赏。以此,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色彩对比:深浅对比、冷暖对比。
相对比“对比”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类似”的配色则更多出现在女生的手工作品中,传递出了一种柔和、舒适的美感。
伟大的诗人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这句话尤其适用于孩子身上。在我的美术手工课中,我指导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在剪、贴、拼中,体验“彩”色的快乐。同时,设置一个合适氛围,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色彩的奥妙;并学会多种手法,表达出自己对艺术的理解,用各种“彩”色材料表现出来,初步达到了“提高学生‘彩色能力”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