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师生交往活动
2017-08-13何魏
何魏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英语教学尤其如此。掌握英语教学的艺术性必须以研究英语教学的科学性为前提。如何让英语教学走出传统的模式和误区,英语教学中师生的交往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交往是指在教学情景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信息、思想、情感和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在课堂上,英语教学是通过师生交往才结合成为统一体的教学活动。有效的英语教学活动取决于有效的交往,英语教学中巨大的失败与不幸,其根源常常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师生课堂交往可分为单向型交往、双向型交往、三向型交往及多向型交往四大类型。
一、师生单向型交往
这种交往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交往形式。教师高居讲台,在语言交际上以“排排坐式”的排块(the modular arrangement),教師以绝对权威控制整个课堂。其特点是传递信息的单向性,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以及忽视学牛交往的需要和缺乏因材施教。教师向学生发送信息,缺乏学生的反馈,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听讲,不能主动发出信息与老师交流,课堂气氛易单调、沉闷,学生易疲倦,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口头交际的需要,缺乏情感表达的需要。这便愚蠢的切断了学生智力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更不能针对个别学生加以具体指导。长期的单向交往就会导致学生的情感因素向不利于英语的学习和交际的方向发展。英语学习活动的情感因素决定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对语言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语言焦虑以及学习自信心。语言焦虑以及学习自信心可以人为调控,其中语
言焦虑尤为突出。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时,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有限,很难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产生害怕、紧张的感觉,于是学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下降,不愿主动发音,加大了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长此以往,学生一直被动跟到底,成为课堂的“奴隶”。这种单向型交往导致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态度不积极,以致于学生乞求只企求老师如此“统治”下去,使自己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安全感”。
二、师生双向型交往
师生双向型交往的典型方式是课堂上提问回答式。这种方式可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学习的被动性,学习气氛比较活跃。因此它的教学效果比单向型交往好,但它缺乏学生之间的交往,仍然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充分体现导演的作用的教学基本原则。师生双向型交往中,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是群众演员,仍然不能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个性(personality)。
三、师生三向型交往
这种交往类型首先得有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相互讨论与交换感受,学生参与讨论的面就扩大了,交流的机会就增多了。三向型交往的优点是:能让认知信息、情感信息、行为信息充分显示。三向型交往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积极回答,共同讨论问题,彼此启发激励,避免机械重复和满堂灌。师生都发送信息,重视信息的加工转化与信息的反馈调节。三向型交往反对教师的主宰权、统治权,重视讨论式教学法,以促进学生的思考、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可根据需要选用启发式、讨论式、答疑式、解说式。其中,讨论式又可分为:自由讨论式、小组讨论式、师生讨论式等。整个过程以师生合作、讨论、互助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根据电视新闻、热点话题进行引导。如从新闻中获悉流星雨(meteor rain)将产生,教师可提前准备有关流星雨的资料,并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有关知识,可以从电影《宇宙与人》直接截取片段以幻灯片形式展示给学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口头交际的欲望,并组织学生当晚观赏流星雨,次日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口头叙述当晚的所见所闻,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激励。在分组讨论时,小组每个成员在组内承担一定角色,比如主持人(1eader)、记录员(secretary)、检查员(inspector)。组内成员应定期交换角色。在分组教学中,教师可以放手让一部分学生独立学习。这样师生民主平等、气氛和谐友好、生动活泼。学生的交往需求、求知需要都能满足,情绪饱满热情。这种良好的智力情绪和智力参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潜力,提高其智力活动水平。与此同时,教师由主讲、主问变为主导。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性,并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在交往中得到教师的指导。
四、师生多向型交往
这种英语教学类型常用于自由讨论法或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法,为课堂交往开辟了更多渠道。教师作为集体中的一分子,和学生广泛交流,并鼓励学生之间自由交流。例如:在欧洲杯(the Europe Cup)期间,每天上课抽一段时间就“欧洲杯”这个话题进行讨论。谈论赛事安排,竞猜比赛结果,讨论胜败原因等等。在讨论前一天的赛事时,老师和学生一道扮演教练(coach)、球员(player)、记者(reporter),模拟现场采访,学生兴趣非常浓厚,效果明显。再如:在学Oliver Twist时让学生改编,然后和学生一起表演。这种活动,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表达、表演舞台,学生个个精神振奋,表演得栩栩如生,妙趣横生。从理论上讲,这种交往效果最好,它的成功实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与组织,学生有较好的纪律性和自控性。实际操作时,在初始阶段,习惯“埋头苦干”的学牛难以适应,但经过老师的引导、启发和指挥,他们逐渐会自主地参与活动。在交互活动中,团结协作的精神得以加强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时间明显缩短即真正做到用英语思维,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收到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
总之,英语教学中的交往活动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它影响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师生交往活动,充分利用三向型交往和多向型交往改进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