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5+”的危机

2017-08-13周静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17年5期
关键词:资历沙丁鱼鲶鱼

周静

不久前,华为公布2016年财报,收入5216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371亿元,喜大普奔呀,但就在这时候,坊间又有一则传闻,称“华为欲辞退所有34岁以上的员工”。其实,稍微分析一下,就能肯定这是不实的谣言。想想看,华为的员工绝大部分是硕士毕业生,毕业时也应该有25岁了吧。进了华为之后,花个几年时间熟悉业务,等真正独立,成为骨干,也得要在35岁左右。辞退这些人,除非华为发疯了。

但吊诡的是,明明是一眼能看穿的谣言,为什么还流传甚广?除了华为树大招风、“自带新闻属性”这一因素之外,这件事还反映了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就是一家企业如何管理职场老员工,或者说,职场老员工如何面对“人到中年”的职场危机。

无独有偶,两个月前,天涯上一篇名为《深圳两房一车,一儿一女,中年失業,财务危机引发家庭悲剧》的帖子发出之后,引发热烈讨论。相当一部分跟帖者规劝作者,人到中年“维稳”最重要,打拼、激情、梦想之类的“鸡汤”适合20多岁、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去喝,中年人还是现实些为妙。

想想,确实如此,不管承不承认,在不少大公司、机构甚至政府机关的招聘章程之中,明文规定拒绝35周岁以上的人。原本你以为自己有了经验、阅历、资源,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事业打拼期,现实却给了你迎头一击,没有单位愿意主动招个老员工。身在职场中的35+的人,同样也会发现自己的职业发展进入了“滞涨期”,是继续现在温吞水般的“维稳”生涯,还是努力一搏、转行转业、重整山河?总之,就是“上有老下有小,找工作嫌你老,想退休嫌你早”,于是,35+成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阶段。

对公司而言,最怕面对的也是这群有了资历、却不一定时时刻刻给公司带来正能量的老员工。兢兢业业的也就罢了,如果再不务正业,倚老卖老地混工资,那简直是老板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有不少企业宁愿老员工离职也不给他们加薪,但却能高薪请新员工。原因就在于,老员工好比沙丁鱼,固然忠诚可靠,但日渐安稳,失去斗志了。新员工就是鲶鱼,把鲶鱼放入沙丁鱼群之中,能重新激发老员工的创造力和拼搏精神。

难道35+以后,就只能“退一步,海阔天空”般地混职场了?任正非说过,“30多岁年轻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当然不可能。因此,对公司而言,管理老员工也非常简单,万变不离其宗,关键在于设置出一个能够有效甄别员工能力的模型和机制,依靠机制来决定公司所有员工的优胜劣汰。老员工“老”在资历上,并不一定“厚”在能力上。如果公司有着公平、公正的运行机制,能给所有员工一个规划良好的职业前途和升职加薪的路径,也不存在员工的老与新的问题。事实上,每个公司都有老黄牛、老油条、老能干的员工,有时候和工作时间的长短还真关联不大。

对35+的职场老员工而言,虽然处在职业生涯的岔路口,但只要坚守信念和原则,一样能以不变应万变。这里的“不变”便是自己经过职场历练积淀下来的工作能力、职业素养等。有人说“是金子总会发光”,或“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多数职场老员工到了35+之后,已是公司骨干,不再是初入职场的“愣头青”,换个视角,不一定进退维谷,或许是选择的余地更多。职场不相信眼泪,公司也不是慈善机构,唯有勤练内功,方能适应不同环境的变化。

猜你喜欢

资历沙丁鱼鲶鱼
沙丁鱼
英国开放大学教育质量认证的背景、特色及启示
国家资历框架内涵研究
全民健身背景下健身教练行业的规范性研究
轻视的代价
资历框架的现实意义、内涵与功能
大鱼吃小鱼
让鲶鱼慌起来
陷 阱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