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新生如何度过心理适应期

2017-08-13马志国

新班主任 2017年7期
关键词:驼子适应期名次

□马志国

高中新生如何度过心理适应期

□马志国

马志国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心理症状:总是感到别人不喜欢自己

优雅,是个重点高中的高一女孩,人如其名,谈吐以及着装打扮,都透着几分优雅。但是,优雅和她的父母却用了很多否定评价,向我介绍她的情况。归结起来优雅的困扰就是一句话:总是感到别人不喜欢自己。

优雅的母亲先介绍情况说:“孩子在省重点高中读高一。刚入学的时候一切都挺好的,但是后来就不行了,整天闷闷不乐,回家总是跟我们诉说在学校的困扰。”

“孩子说的最多的就是,人缘不好,老师不喜欢她,同学不喜欢她,没有人看得起她,总感到自己在学校很孤独,无法融入到集体中去。”

“在考进高中后不久,优雅在班上没有一个朋友,于是她联系起了初中时候的一个女孩,一下子两个人就互相依赖了,互相打电话,没完没了。后来,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在网上结识了一个外地的男孩。从此,便经常跟那个男孩纠缠在一起了,这让我们很担心。孩子就这样,身边没有要好的朋友,却和不在身边的人非常要好,甚至要好得过头了。感觉她好像离开朋友的依赖,就完全没有自信了。”

于是,我让优雅谈谈自己的具体情况,她说道:“我感到同学们都比我优秀,我觉得大家都不喜欢我,都没人愿意跟我做朋友。为此,我非常困扰、非常孤独。于是,我就试着和远处的人交朋友。”

心理探究:为什么总为人际关系困扰?

听完优雅的母亲和优雅自己的诉说,我脑子里闪过这几个词:人缘不好、没人喜欢、没有朋友、人际依赖,这些词归结起来就是四个字——人际困扰。

优雅为什么会陷入人际困扰呢?优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陷入人际困扰的呢?

通过进一步沟通了解到,优雅的人际困扰主要是从升入高中后不久出现的。优雅很聪明,学习也很努力,初中的时候成绩非常优秀,一直是班级前三名,中考也考得不错。但是,省重点高中的分数线太高了,家长还是托了关系找了人,才进入省重点高中。刚入学的时候,优雅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立志将来要考清华大学。可是,开学后的第一次考试,优雅却成了班上倒数第一。

优雅的父母说:“虽然我们预料可能名次要下滑,可没想到会是这样。当时,孩子回家就哭了,说不想在这里读书了,要转学。好些天都寝食不安,之后才慢慢恢复了一些。可后来一次考试还是倒数,但这一次,孩子不哭也不闹了,好像对考试名次不那么在乎了。大概就在这时候,出现了人际关系的困扰。”

优雅接着说:“我读初中的时候,总是班上第一名,我满怀着信心和希望来到高中。可是没想到,第一次考试结果出来后,我完全崩溃了。后来,我想要找回初中时候的自信,可是第二次考试结果出来时,我完全绝望了。当时,我真的想转学了。可是后来,时间一长,我感觉自己好像不是那么在乎成绩了,反而更在乎人际关系了。”

我回应说:“你是说,连续两次考倒数第一后,你不太在乎名次了,反倒在乎人际关系了?其实,你内心深处还是非常在乎考试名次的,想想看,是这样吗?”

优雅毫不迟疑地说道:“是的,我还是在乎成绩,可是,我为什么总被人际关系困扰呢?”

心理解析:人际困扰源于学业困扰

我们看到优雅的困扰看似是两个:一个是人际困扰,一个是学业困扰。其实,是同一个困扰,确切地说是,人际困扰源于学业困扰。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个人如果对他所生活的环境不满意,对周围的人不满意,对生活周围的人际关系不满意,这背后,往往是对自己不满意,就是说,没有找到满意的自我感觉。由于没有找到满意的自我感觉,于是就会投射到外面的人和事物中去,认为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这一点,在中学生身上往往表现得更明显。说白了,如果一个学生总说学校不好、老师不好、同学不好,其实,是他在这里自我感觉不好。

优雅的心理困扰正源于此。一个初中总是考第一的女孩,到了高中突然变成了倒数第一,这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是很大的精神打击。在如此大的心理落差下,优雅怎么可能在学校里找到良好的自我感觉呢?

自我感觉不好是很难受的,是需要补偿的。怎样补偿呢?一个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人际关系来补偿。但是,自我感觉不好的时候,往往对人际关系特别敏感,再加上中学生又处于对人际关系敏感的年龄。于是,总是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好,哪怕是别人善意的微笑,都有可能误解成是对自己的嘲笑。在这种情况下,就更担心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总想进一步搞好人际关系。于是,就会出现人际依赖。这就是优雅出现人际困扰的心理缘由。

人际困扰给了优雅意外的收获:分散了学业困扰带来的心理压力,让心灵暂时对学业困扰视而不见,或者暂时忘却,总之,起到了一种心理麻醉的作用。

追根求源,优雅之所以会有学业困扰,进而导致人际困扰,是因为在家庭教育影响下导致了她过高的自我期望和完美主义人格,这个心理根源是显而易见的。

心理对策:正确认识高中学业发展

那么,又该如何理解优雅后来对名次的不在乎呢?

如同鸵鸟遇到险境,最先的反应是用逃跑来躲避危险,这是险境给心灵打击不太严重时候的反应。当鸵鸟感觉跑不掉的时候,才会把头钻进沙堆里,让心灵躲避险境,这是险境给心灵打击更严重时候的反应。人遇到险境或困境也会这样,心理学借用过来,叫作“鸵鸟策略”。

初高中名次的巨大落差,就是优雅面临的困境。于是,优雅也采取了“鸵鸟策略”。优雅最初的哭闹甚至想转学等反应,就是比较自然的反应,或者说是比较轻的反应。后来不太在乎名次了,反倒是比较不自然的反应,或者说是更严重的反应了。

因此,优雅面对这种情境,应有的态度不是漠视而是正视。关键是要正确地面对问题,也就是正确认识高中学业发展。

就此,我们进行了较多的交流,侧重分析了初高中的反差,分析了高中学业发展的大致规律,以及高中阶段的发展前景。最后我结合实例说明,就实际情况看,大凡对高中学业发展认识到位的、心理准备到位的学生往往发展前景较好。

驼子偷听一会儿后,走到何良诸的房间前,敲门。驼子找我做什么?何良诸想,我不给他开门。驼子一推,进屋了。半天,没见驼子出来,何良诸疑心骤起,“扑通”,跳下房顶。

沟通至此,优雅重新看到了希望,脸上露出了笑容,更加显得优雅了。

同时,优雅的父母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有了反思,意识到因对孩子期望过高,对孩子造成了不利影响,甚至认为当初不该让孩子勉强上重点高中。既然孩子已经在重点高中,目前最重要的是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多一些放手,帮孩子慢慢走过高中生活的适应期。

大约一个月后,优雅的父母告诉我,优雅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考试名次也有所提升,不知不觉间,人际困扰也逐渐化解了。

与教师共同深入探讨

优雅的故事很有代表性,不少高中新生都会遇到优雅这样的心理困扰。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此有所觉察,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入学适应期。

首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初高中的反差。

升入重点高中的同学,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现实是什么呢?那就是角色的转换。很多初中时候名列前茅的同学到了重点高中,面对激烈的竞争,自然会失去曾经的优越地位。

这就如同运动员的比赛。校队第一的,到了区县队多数不能再拿第一;区县队第一的,到了省市队多数也不能再拿第一。这是因为所处的群体不同了,比较的对象不同了,每个人在群体中的角色就不同了。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种初高中的反差有所意识,要让学生认识到客观现实。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高中的发展前景。

那么,哪些因素影响到学生考试名次的变化呢?

一个原因是实力,也就是智力因素。

不能否认,人的智力水平总是有高低差别的。就是因为这种差别,才有人进入重点高中,有人到了一般高中,甚至有人没能考进高中。同样,到了重点高中,也会因为这种差别而导致名次的变化。这是智力的正态分布规律决定的,是我们要接受的现实。

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人不是因为超越了别人才拥有自信,接纳自我是自信的根本,只有坦然地面对自己、接纳自己,才能真正拥有自信。这样,即便未必成绩名列前茅,也会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成功。

另一个原因是心态,也可以叫作非智力因素。

一个人心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就不少陷入心理困扰的高中新生的情况看,由于不能面对现实,产生了消极心理,大脑就难以正常工作,于是进入恶性循环,考试成绩越来越糟糕。

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要换一种眼光,换一种心态。要积极进行自我角色的调整,不再盲目地对自我期望过高,不再完美主义,不再用初中时候的名次要求自己。这样,就会重新看待现在的自我,明白在重点高中成绩排名后退完全是正常现象,这绝不意味着失败。

这样,丢掉了不现实的过高的自我期望,就会从内心深处重新接纳自我。于是,心就安宁了,就沉静了。人的脑子很奇怪,一旦心安静了,它才会正常、有效地工作,人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大脑的潜能。这样,就有可能让学习成绩逐渐进步,就有可能重新创造优异的成绩。

可以这样说,面对走进校园的新生,如果我们教师少一些盲目地心理加压,多一些从容地心灵辅导,高中新生就会更顺利地度过心理适应期。

(责任编辑 李敏芃)

猜你喜欢

驼子适应期名次
Meibomian glands segmentation in infrared images with limited annotation
缩短进城农民的“适应期”——千阳县抓党建引领进城农民融入城市
驼 子
把所有名次都考上
划船比赛
如何应对中职酒店专业学生实习适应期当中存在的问题
考试名次
大寒
零适应期教育模式对双语师资培养的启示
女教师产后返岗适应期的“危”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