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当代工笔人物何家英

2017-08-12王慧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工笔画工笔人物画

王慧

工笔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其造型生动,结构严谨,在设色渲染上具有装饰意味的绘画形式,是中国绘画最早的风格和样式。工笔人物画在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有着辉煌的历史,其间名家辈出,作品丰富,表现手法出神入化,为世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宋元以后文人画兴起,工笔人物画艺术逐渐衰落。时至今日,当代工笔人物画日渐复兴,其优良传统得到了传承与发扬。何家英就是当代工笔人物画复兴中的佼佼者。他“尊重传统而不束于旧范,问途城外而不流于追随。”20年来,他以生气蓬勃的创新精神,从传统的古典形态到现代的唯美形态,开启了中国工笔人物画新的艺术领域。

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高扬写实的创新精神,注重对生命的体验。作品布置谨重,刻画具微,人物表现生动自然,清丽莹洁。注重对人性心灵的深刻关注和对自然生命的礼赞,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创新发展,做出了富有成就的卓越探索。

如果说唯美作为艺术审美理想的最高追求,那么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唯美是一种纯粹的美。工笔人物画把表现美作为艺术追求的重要目的,特别是实现视觉的审美愉悦,感觉的舒畅作为具体的目标来进行塑造的,是围绕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中国人的审美“理想”的追求过程。就是一种唯美的艺术“风格”,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中国画中,真正的唯美风格开始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玄学对魏晋的人物画品鉴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人们间接的把唯美体验附加在了中国画中,并通过重神轻形及重“情”的品评过程中体现出来,这一时期人物画的创作品评中出现了关于唯美的名词和追求。我们可以从古代工笔人物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卷》、《簪花仕女图》等作品中可窥见一斑。中国画追求唯美风格的高潮在宋代院体画作品中得以充分体现,精致完美的艺术风格是宋代绘画的主流,也是中国画表现唯美风格在古代的高峰时期。而现代中国画的唯美风格的审美思想是伴隨中国画的创新实践出现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西方艺术思潮冲击中国画坛。在碰撞与融汇中,何家英以开放的文化态度,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深刻的反思,认识到“衡中西以相融”创新理念。他将西方绘画中的古典唯美情怀的“理想”美融入中国画中,与中国传统仕女画的唯美主张相融合。注重材质表现,使中国工笔人物画唯美风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展。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何家英工笔人物画艺术进行探讨。

何家英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以为何家英的艺术不但是美的,而且是具有现代精神文化价值的。他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工笔画的传统和西方绘画中严谨扎实的造型理念,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点,创作出一大批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作品。读他的画,会从中找到一种真诚细腻的激情和梦幻般的理想色彩。他力求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他既继承了传统又发展了传统,在中国工笔画由古典形态向现在形态的转变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给我们展现出了一种既属于他个性风格的,也属于时代的独特的审美理念。

何家英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性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工笔画的传统和西画中严谨扎实的造型技法,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点,创作出一大批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作品。他以生气蓬勃的创新精神,从古典到唯美开启了中国工笔人物画新的艺术领域。

绘画语言的现代性和永恒感

目睹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缺失的历史和日益庸俗化的现状,何家英在对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表现语言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中意识到,构建现代工笔画绘画语言体系是能让工笔人物画复兴的最有力的支点。”他认为:“深情、高格需用心养,用心不深,下笔即俗。相反,养心为用,其格必高,格高就有境界,所画就不小气。工笔画的语言,我体会,上乘是平和、含蓄、激而不厉、不抛不露,它是中庸有度的,特要祛除琐碎,要有大的感觉,故要有主势,有整体的韵律;要有笔意,使之有生机。既要坚实,又要灵透。”[1]

何家英对古代工笔画传统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深信:“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成度上是可以容纳两画的。”[2]他特别喜欢“西来意即东土法”的名言。可见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在艺术语言上是“衡中西以相融”的绘画理念,力求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何家英开始在实践中对表意与技法之间关系的研究,并着力探索新工笔绘画语言的结构、语法及相应的绘画语言要素,现代工笔画艺术语言实验由此开启了的先河。

何家英“衡中西以相融”的美学主张辨证地解决了绘画语言与画意之间的关系,从而消解了工笔画中刻板、匠气的习惯。在创作中,对于那些易于导致刻板、匠气的对象和物体更能激起何家英的兴奋,这种绘画语言和审美观念反映在《红苹果》这幅作品中。画家把毛衣的外形借助了古代白描手法进行编织描绘,根据画面节奏疏密的对比,以严谨的组合完成了形的塑造,又以勾填立粉的方式增强了质感。为了使画面呈现出厚重而爽透、工整而空灵的效果,画家成功运用了线的运动、光影的变化和大块单纯的重色,消解了过度的质感和其形的繁琐。在何家英绘画语言元素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线条的运用,虽然它与传统勾勒线条一脉相承,却有自己的个性,即在游丝、铁线等流动性线条之中掺加钉头鼠尾描,同时强化了线条的书法性节奏。何家英以卓越的学院式的研究和绘画语言才能将工笔画艺术语言引领到了一个自由的高度。工而不硬、细而不腻、不因色而艳、不因彩而丽是他的绘画特色,在解除了技法与表意之间的矛盾后,使画面呈现出了文静唯美的东方情境之中,色彩与线条柔和的交响,演奏出了写实形象中最为完美的旋律,呈现出一种轻松的视觉美感。

何家英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读他的画,会从中找到一种真诚细腻的激情和梦幻般的理想色彩。他力求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他既继承了传统又发展了传统,在中国工笔画由古典形态向现在形态的转变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给我们展现出了一种既属于他个性风格的,也属于时代的独特的审美理念。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

[2]张晓凌.寻找中西相融的大传统 张晓凌—何家英对话

猜你喜欢

工笔画工笔人物画
工笔画作品
工笔画
小学工笔画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花开的声音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粉红荷花工笔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