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镜头:聚焦小学高年段的词语教学

2017-08-12赵婷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年段词语教学时机

赵婷

[摘 要]高年段的词语教学重点在于教会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感悟词语,体会词句含义,细品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教师在词语教学时要善于把握时机,提高阅读效率;重视教学方法,增强学习趣味性;及时检测词语运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高年段;词语教学;时机;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2-0061-01

高年段的词语教学不是孤立的教学内容,它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词语教学要联系课文内容,将其放入语境中,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握教学时机,提高阅读效率

词语教学的安排可以十分灵活。安排在上课伊始,可扫除阅读障碍;贯穿于课堂的整个过程,可聚焦阅读内容;放在课的结束部分,能起到巩固检查的作用。

(一)扫除障碍,轻松入境

对于那些会导致阅读障碍的词语,我们可以在课的一开始就进行解决。

比如,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课文的第二小节出现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音乐家的名字。在词语教学中读好这些人名,再简单介绍这些音乐家的成就,就能让学生很快地并深入地体会到“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这句话的含义。

(二)随文教学,润物无声

把词语教学贯穿于深入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更利于学生深刻地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感情,也能够还原词语本身的生命特色。

例如,教学《郑和远航》一课时,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化险为夷”一词的:当船队遇到狂风巨浪时,郑和镇定指挥,船队脱离危险了吗?船员平安了吗?当遇到贪婪狡猾的海盗时,郑和通过智慧让海盗的计谋无法得逞,船队脱离危险了吗?船员平安了吗?郑和一次次让船队脱离危险,让船员平安地活下来,这就是什么?(化险为夷)从一次次的化险为夷中你可以看出郑和是个怎样的人?(善于指挥、有勇有谋)学生在语境中体会到了这个词的含义,对郑和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三)结束全文,巩固检测

例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最后一段,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四个关键词:目标专一、三心二意;持之以恒、半途而废。然后让学生思考:从这组反义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启示”中包含两层意思,你能表达出来吗?

结合课文的中心教学关键词语,然后由这些关键词语又回到课文的中心内容,学生的理解会更加透彻,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二、重视教学方法,增强学习趣味性

(一)因文而异,因“材”施教

由于文体的不同,词语教学也各有特色,对学生学习时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

比如,《莫高窟》是一篇状物说明文,文中描写彩塑的神态各异时,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如何理解呢?这时,只要出示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凜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的力士的图片,学生自然就理解了这些词语。

(二)因词而异,独具匠心

1.抓好词语的独特风格。

每个词语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我们可以根据词语的特点分类教学。如《秦兵马俑》中的词语分类教学:

第一类: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这类词都是表达对秦兵马俑的赞叹的。其中,“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互为近义词,可采用近义词理解教学的方法。

第二类:昂首挺胸、擎着利剑、微微颔首、跃跃欲试。这些词属于刻画人物的动作类。教学时可采用表演的形式,将意思动作化、形象化。

2.还原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但用在不同的人身上,所传达的情感会不同。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中,当大家要求把大黑骡子留下来时,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不耐烦”一般是不能忍耐的意思。而在这样特定的语境中用在彭德怀身上,表现了他虽然与大黑骡子感情很深,但是为了战士还是毅然要杀了它,其内心十分痛苦而无奈。在朗读中,学生读好这个词,就能更好地体会彭德怀关爱战士的情感。

三、检测词语运用,体验学习的快乐

词语教学离不开语境。因此,设计巧妙的语境练习就能够很好地检测教学效果。

如一位教师教学《郑和远航》时,出示了“惊涛骇浪”“浩浩荡荡”“络绎不绝”“互通有无”“化险为夷”“心悦诚服”等词语,让学生选词填空。

郑和振臂一挥,令出如山,船就( )出发了,告别的人真是( )。在旅途中,船队遇到( ),但是郑和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一次( )。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 ),令五洲四海的人们都( )。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多挖掘词语的内涵,发现词语的特点,让词语教学变得活泼生动,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基。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高年段词语教学时机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