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留白,让课堂韵味无穷
2017-08-12郑晓华
郑晓华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预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需要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来开启学生的智慧。而启发式教学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留白艺术的适当运用。它要求教师要立足文本,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课文,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小学语文课堂韵味无穷。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留白;适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2-0055-01
留白是艺术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留白就是作者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创造的空间。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相对较强,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地进行教学,从而实现韵味无穷的语文课堂呢?
一、减少讲解,深入阅读,获得真切感悟
阅读是师生之间、生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整体上来讲,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它不应该完全由教师来掌控,而应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并自己进行理解感悟的一个过程。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阅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中的内容,在相应的情感和认知过程中获得最真实的感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将这片情感的空白给学生预留出来,减少讲解,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让学生自主欣赏最美的画面,从而获得最真切的感悟。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一课,在讲到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时候,教师就不应该过多地进行讲解分析,而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欣赏二胡配乐的同时朗读文章,感受阿炳不屈服命运,大胆地与命运抗争,在困境中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精神。在课堂上,学生们都沉浸在震撼人心的乐曲之中,用饱含深情的朗读激荡着内心的波澜。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留白,为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机会,让学生将自己对于文章的感悟留在这段“空白”中,再进行语言实践。
在学生朗读和感悟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大家都在文本中读出了什么?”这时候,有的学生说:“我听到了缓缓流淌的流水声。”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阿炳在中秋的那天晚上来到了美丽的二泉边。”……学生通过这段留白,获得各自的情感体验,也让课堂有了丰富绚烂的情感色彩,更好地促进了他们对文本的掌握。
二、放飞想象,活跃思维,体会文章情感
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一文,通过诸多的细节描写了父母之间平淡却又深厚的亲情故事。在教材中其实有一段精彩的留白:“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这里,爸爸为什么会知道妈妈在医院了呢?在课本中是没有给出相关答案的。但是,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点,让学生展开想象,去体会文章中深厚的情感。
当学生在讨论这个片段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机会,抛出一个问题:“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编的谎话,但是他却知道妈妈住院了?这是为什么?”学生在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立马来了兴趣,他们会想象着当时的场景。有的学生说:“也许爸爸发现了‘我给他的饺子不像是妈妈平时包的那个样子。”有学生说:“可能爸爸已经敏感地听出了‘我的谎话。”学生们带着想象回答这个问题,不仅活跃了思维,还让文本教学更加生动,让课堂更加精彩。
三、立足文本,巧妙安排,夯实语文素养
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一课时,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留白,巧妙地进行课程的安排,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又来看望这三个小家伙,土地爷爷对这三个小家伙分别是什么反应呢?教材中给出的是“哈哈大笑”“点点头”“抚摸”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思考:“对于小猪、小牛、小猴对麦子的不同的处理方式,深入思考一下土地爷爷给予他们的评价?”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学生站在土地爷爷的立场上对小猪、小牛、小猴做出了一定的评价——土地爷爷哈哈大笑地对小猪说:“这么好的麦子做出来的食物肯定特别好吃!”土地爷爷点点头欣慰地对小牛说:“继续保持这样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啊!”土地爷爷抚摸着小猴的脑袋满意地说:“你个机灵鬼,居然能把一袋麦子变成这么多,真是能干!”通过这样的巧妙安排,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能让学生的能力不断的增强。与此同时,留白也更好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夯实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總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留白艺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拥有自由思考的空间,使他们体会到自我的参与感与创造感,从而获得心理的满足与情感的迸发,进而使课堂虚实相生,疏密有致,让课堂韵味无穷!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