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2017-08-12钦文
钦文
女儿三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将《三国演义》列为课外阅读书目,对于认字不多的她,读这样一部文白夹杂的“名著”是有相当难度的。结果可想而知,书没有翻上几页便合上了。想想自己与她年纪相仿时,是通过听书才知道三国故事的。
“听书”,这是我们家乡的说法。最早接触评书,是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听的第一部大书应该是《岳飞传》吧。那时电台里只在午间播放评书,而幼儿园里是没有广播可听的。所以每星期其实只有周日才能听到一次,但慷慨杀敌的故事、刘兰芳那铿锵的气势、连珠炮似的讲述已足以将一个孩子迷住了,尤其是爱摆弄枪棒的男孩儿。然而在那個年纪,书里的很多事情是无法明了的,况且还缺了周一到周六的内容。听书的时候是不能提问的,否则要被瞪眼或训斥的。只有在一句“明天接着讲”之后,大人才会理会你。外公是个会说故事的人,他总能将前一个星期的内容绘声绘色地简述一遍,还会解释什么是“护心宝镜”,何谓“粉底快靴”。现在想来,这大概与他年轻时爱去戏园子看戏,见多识广有关系吧。
比较完整地听完《岳飞传》应该是后来的事儿了,似乎是在本地电台里重播的。那会儿也上了小学,因为离学校近,每天中午回家吃饭,父亲总是早早地把饭菜端上桌,两人很快把饭吃完,就等着广播里那句“书接上文”。接下来的半个小时,父子两人各自躺在床上,谁也不说话,屏气凝神听着电波里跌宕起伏的故事,大概只有牛皋的插科打诨和金兀术的气急败坏才会引得我们哈哈大笑。最后笑死的居然是牛皋,也是定数了!
之后又听了《杨家将》,应该就是田连元先生的版本。说起来,东北真是个出评书艺人的地方,后来又冒出了一大批小品演员,这应当跟地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吧?套用一下丹纳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大概是因为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天寒地冻,大家坐在家里的炕上没事儿“唠嗑”,“口才”也就日益练了出来吧。在那个没有现代媒介和娱乐方式的时代里,会“说故事的人”(本雅明曾有一篇文章就用了这个标题)一定是受人欢迎和尊重的。
“言归正传”,回到《杨家将》。与《岳飞传》说到三分之二处“风波亭父子遇害”不同,《杨家将》开篇不久便让听众面对“人间惨剧”,杨家一门忠烈牺牲大半,作为小听众的我几乎一个多星期闷闷不乐!殊不知这正是故事的另一种讲法:低开高走。之后杨家扳倒潘家,复仇成功,六郎退居二线,新生代上场,高潮迭起,到了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更演绎出一场女性英雄的狂欢。真是出人意料!
虽然刘兰芳和田连元给了我评书的启蒙,但听了单田芳和袁阔成的评书后,才知道山外有山。刘与田说话太急,随着阅历的增长,我渐渐悟出说故事还是要慢一点得好。单与袁的评书好就好在不徐不疾。听了这么多年书,我总在问自己,他俩可否比个高下?似乎很难决断。单拿两人说的《三国》相比,袁先生在单先生之上。在这部书上,袁老是下了功夫的。仅以“舌战群儒”和“上出师表”这两段为例,袁先生的表演声情并茂,挥洒自如。对于这部书而言,他那洒脱儒雅的风格再适合不过。早年间他也创作过《烈火金刚》这样的现代评书,虽说那是时代的需要,但前后期风格差异还是可以明显感觉出来的。到了晚年,袁先生的评书更加从容不迫了,《三国演义》也成了他的巅峰之作。
这么说丝毫没有贬低单田芳老先生的意思,恰恰相反,更多时候,我更爱听他的作品。何故?年少时听《岳飞传》《杨家将》总觉得热血沸腾,书中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情绪特别浓厚。细细想来,这些作品是有教育作用的。单老晚年的几部大作品,例如《白眉大侠》《童林传》等,虽然其中也贯穿“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思想,但其娱乐性明显高于前文所说的几部评书。可以看出,单老先生在创作时借鉴了流行武侠小说的很多元素,尤其是在情节设置和武打描写方面大大突破了传统武侠评书的窠臼。我最喜欢的是他作品中的人物对白,十分接地气,让人会心一笑的地方俯拾皆是。不管什么时候,听上一段单老的评书,总是让人十分放松。他那独特的嗓音(据说是嗓子出了问题)也是加分项,医学俗语中有“烟酒嗓”一词,对于曲艺演员来说未尝是坏事儿,现在流行音乐界也颇有些歌手是以此为标志的。
还有一类评书我越来越喜欢,比如扬州评话的王派《水浒》。当然王少堂老先生的评书我是无缘得闻的,我听的是他的孙女王丽堂女士说的《武松》和《宋江》,据说她得了祖父和父亲的真传。说实话,年轻时是不太懂得欣赏这一派说书风格的,原因是“节奏太慢”!宋江上楼杀阎婆惜,按每天说一回半个小时计算,上个楼就用了十天半个月,宋江在江州法场上跪了两个月,那个令人心焦!可现在重听,却觉得越来越有滋味。那些劫法场的各路英雄在路上、客栈里的各种遭遇与故事主线毫不相干,这些枝蔓的情节却充满了人情味和“社会知识”。在过去那个媒体不发达的时代,四处谋生的说书人就是“流动的大众媒体”,传播着各种讯息和知识。茶馆里的本地看官可以足不出户增长见闻,日后外出时可以按照说书人的建议提防各类坏人和骗术。而那些看似边缘的角色(酒保、伙计、船夫)一个个塑造得活灵活现,只有上了年纪阅人历事渐多了才能体会出这些人物刻画得那么入木三分。这样的世情和人情是在《岳飞传》这样的主流叙事中无法听见的。另外一位老艺术家连阔如曾经写过《江湖丛谈》,里面的那些见闻恐怕也只有四处跑码头、同为“江湖中人”的说书人才能记录下来吧。
听书于我而言,不仅仅是娱乐而已,虽然最初的确是如此。大学里《文学概论》课上介绍各类文学理论流派,比如结构主义、原型批评……老师列举的那些世界名著我大半没有读过,仗着一点点悟性比对那些听过的评书故事,倒也严丝合缝,屡试不爽。那些形形色色的故事不就是围绕着“复仇”母题展开的么?各种评书里不也藏着种种结构?樊梨花和穆桂英的故事就有许多相似之处。即便是书里的人物也都是极具类型化的。几乎每一部书里都有类似于牛皋和程咬金这样外粗内细、活跃气氛的“福将”。而人物性格似乎也是可以家族遗传的,例如白玉堂之于白云瑞。当然也有特例,比如“草包”徐庆与足智多谋的儿子徐良则有天壤之别。
今天我也俨然在讲台上教起了文学,有时忍不住拿自己熟悉的评书中的例子解释“结构”“类型”“典型”这些概念。然而近些年发现这招越来越不管用了,因为那些对我而言耳熟能详的故事,学生们已经越来越隔膜了。这已经是读网络小说的一代人了,而这些作品我却大多没有读过,自然无法信手拈来。但以我对时下几部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的观察,依然可以寻得传统评书套路的踪影。
有了网络资源,听书不再受时空限制。那种每天全家围坐定时收听的仪式感不在了,那种错过一集的失魂落魄没有了。更重要的是,那种童年经历再也无法体验了。记忆中,评书总是有着一股奶油冰棒的味道。那是因为夏日午间,听完评书,迷迷糊糊地走在上学路上,满脑子里想着接下来的书会怎样。路上遇见小伙伴,分享着感受,为了一个人物而争执不休。走到大院门口,总会买上一根五分钱的奶油冰棒,那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选自《文汇报》2017年1月10日。荐稿人: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