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旅题材创作如何破茧化蝶?

2017-08-12牟燕红

电视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军旅题材战争

牟燕红

军旅题材影视剧一直以热血、激情的形态活跃于影视屏幕。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追求,到九十年代对中国革命“史诗性”地再现:从《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红色经典影片,到《大决战》《大轉折》等史诗性战争巨片,以及红色经典电视剧的创作。这些军旅题材影视作品从当代军旅生活入手,对现实军事领域和中国军队及其环境进行了全景式的展望和审视,具有令人警醒的思想深度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虽然涌现出了一些收视与口碑俱佳的影视作品,但我们还看到,这些影视作品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叙事模式固定、情节线索单一,甚至因与军旅生活脱节而严重影响军队形象。在一些军旅题材影视作品中,这些弊病不同程度地存在。军旅题材历来对观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如果真正地把我军战争以及和平年代的真实图景艺术地展现给观众、引起观众共鸣,就不愁没有收视率和市场占有率了。

当代军旅题材影视剧存在的问题

首先,战争场面缺乏震撼力。按理说,军旅题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战争场面的再现和还原实现的。很多美国的战争大片正是凭借对于战争场面的真实还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它们描写战争的真实感,观众仿佛被带到战争场面中,几乎可以感受到炸弹爆炸形成的冲击波。也正是因为对于恢弘场面的把握,使得观众能够铭记战争的破坏力。我们的影视剧却鲜有这样的震撼力。

一方面,战争的场面太过空洞,有的对战争场景的塑造仅仅就是烟花加上枪声,难以对观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另一方面,战争场面过度渲染英雄气概,这种做法无形地将战争的残酷性消解了。我们的军旅题材过分回避血腥场面,对战争场景的还原大大降低,缺乏军事战争剧应有的力度。

其次,服化道不过关。有的军旅题材在服饰穿着上会误导观众。

八路军、新四军属于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服装样式和国军一样,因此在帽子上也有当时的国徽——青天白日徽。虽然不能保证每个士兵都有帽徽,但是部队的主要领导人物是有的,特别是他们出现在和国民党方面谈判、联络以及接受记者采访这样的场合,有帽徽一定要戴上的。很多历史资料照片上都有体现。

而服装,由于抗日战争时期本来就物资紧缺,能搞到做军服的材料就不错了,质地、颜色是顾不上的。解放战争时由于条件所限,各个地方也没法统一,甚至同一军队里也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五颜六色、五花八门。而近期刚刚收官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更是因服饰考究而受到了络绎不绝的观众好评。可是很多影视剧里面,共军服装统一,甚至都很干净,补丁都没有一个,实在是在误导观众:当年共军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其实,抗战的时候,国军的条件也比较艰苦,有的部队供给充足、装备精良,而很多部队都是衣衫褴褛、食不果腹、装备较差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还原了国军的一些真实状况。

再有就是,有的军旅题材电视剧演员表演、导演合成制作时不认真严谨,导致剧情前后矛盾、逻辑混乱。这个问题在《我的兄弟叫顺溜》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演员台词的前后矛盾,导致时间和人物描述上的前后矛盾、混乱,可问题是后期制作的时候,导演等人为什么不纠正?导演、演员到底认真看过剧本、统一口径了没有?导演在最后合成上的不认真,还表现在字幕上的错别字,当然相较来说这个算是小问题了。但是有些导演的不细致,会给观众带来迷惑,甚至产生误解。

第四,人物缺乏厚度。例如,在“英雄谱”系列军事题材中,剧中的主人公不管年龄大小、身份高低,都是英勇善谋的战斗英雄。塑造英雄成为军旅题材的基本模式。战争是催生英雄的地方,英雄理所应当成为军旅题材的主角。但经历战争的不仅仅有英雄,还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因此,军旅题材不能仅仅是英雄的盛宴,对卷入战争的普通人的命运也要给予关怀。

总之,优秀的军旅题材不仅仅是对于“战争经历”的再现,还要有对于战争的反思。不仅仅要有宏大的战争场面,还要表现战争对人的影响。纵观人类历史,几乎是一部战争史。人类最宝贵的是和平,而人类最不珍惜的也是和平。人类为什么会有战争?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战争对于人性到底会产生怎样的作用?这是军旅题材应该回答的问题。但我们的军旅题材却普遍缺少这种深层次的人文关怀,缺少对战争中人性善与恶的深刻体察,这也是我们缺乏重量级作品的原因。

当代军旅题材影视剧创作发展对策

相对于历史,现实题材一直是军旅题材创作中的难点。不仅因为军旅题材涉及国家主权,意义重大,还因为一些创作者对当下军事领域的陌生,对于现在的军队和军人缺少了解,创作思维和方法也停留在过去比较传统的模式下,创作出的作品自然主题陈旧,故事老套、虚假,矛盾流于表层,没有吸引力。

当今世界军事发展迅速,中国军队的职责和任务也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所变化。很多新的领域、新的任务需要军人去探索,这也给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之相应的还有观念的变化、时代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等,都应该在军旅题材影视创作中有所体现。不久前播放的电视剧《火蓝刀锋》以一个做房屋中介的青年来到部队,成长为合格的战士,最终成为优秀的海军陆战队员的故事为核心,涉及到当下部队建设中的诸多问题,特别讲述了如何让小我与大我的价值相一致的观念,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在现实题材的创作上,还有一个困扰创作者的问题,就是打仗无对手,只能演习对演习地假打。但假的毕竟是假的,总不如真实的战场吸引人。甚至真的也不能表现,比如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失误,演习中的牺牲等等。其实解决的方法涉及到一个艺术美学的话题。影视是文艺作品,是有假定性的,不能完全拘泥于生活的真实。我们看美国的影片,可以虚构出白宫被炸、总统被劫的场面,我们在创作时却总被所谓的“生活真实”捆住手脚。虚构一场战斗,并不会对我们的国家、政策等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在这方面能够思路开阔一点,放开手脚,我们的军旅影视道路会宽得多。

再比如对典型人物的宣传,摆脱不了宣传好人好事的报道模式。其实影视的功能是另一种形态,与新闻报道不一样。有时,在影视作品中太“真实”了,反而不可信。

业内也有创作者在军旅题材方面不断探索,去年火爆全球的韩剧《太阳的后裔》,远远跳出了“穿着制服谈恋爱”的格局,而是把军人的热血、家国的情怀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放大,值得借鉴。

另外,完美世界江何工作室,从《我是特种兵》《麻辣女兵》到《神犬奇兵》,这些作品展现了新时代青春热血的军旅风貌,让观众看到了新时代军旅题材电视剧的新风向。继“新时代军旅题材三部曲”之后,完美世界江何工作室计划继续在“准军旅题材”上进行深耕和开拓。该机构认为,新题材、新视野、新格局和新追求,是时代步伐和自身追求两相结合的结果。基于此,他们判定,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让中国保镖走上世界舞台,展现他们的青春风采,符合我们的文化发展要求。找到发力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统揽全局,又要盯住细节,瞅准时机后快速发力,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领先水准。

总之,军旅题材的独特性、传奇性要求创作者在创作时要做到:

寻找新的欣赏点与受众群。由于军旅题材电视剧所具有的行业特点,创作者非常容易把它的观众锁定在特定的受众范围之内,难以突破题材自身的某种局限性。所以,寻找新的欣赏点和观众群是扩大军事题材电视剧欣赏效果的首要环节。近几年来,军旅题材创作开始把营房、训练场内的军队生活扩展到以军人为主体的现实生活中,把对单一的军人性格的塑造转变成对特定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塑造。值得注意的是,军旅题材影视剧作为艺术作品的一种,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即把人物的塑造作为作品的中心,要力求体现一种人类所共有的、本质的价值,这才是军旅题材影视剧具有持久魅力的不二法门。

突出人物性格。军事题材的电视剧必然要涉及到善与恶的内心冲突和道德交锋,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中,由于预先决定了它必然有两个相互敌对的军事集团,所以不能模糊它的历史界碑,不能混淆它的人物性格,而在以现实生活為背景的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中,由于叙事文本不存在敌对的两个世界,所以冲突的焦点应该更多地集中在人物的性格冲突之上。观众看戏看的是什么?当然是人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人物作为反映军旅题材的重要载体,性格设定尤为重要。

提高军事题材的感召力。电视剧的收视率以及它的市场占有率不仅仅是一个观赏的范围问题,也不仅仅是市场占有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文化思想的绵延、民族精神的传播问题,同时也是电视产业历史发展的文化战略问题。作为体现主旋律题材之一的军旅题材电视剧,它的制作质量如何得到提升,毕竟影响到观众对于整个主旋律作品的心理印象和历史记忆。为此,军旅题材在总体上保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前提下,要提高其感召力,并把它当作落实“坚持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具体举措。军事题材历来对观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如果真正地把我军战争以及和平年代的真实图景艺术地展现给观众,能够引起观众共鸣,就不愁没有收视率和市场占有率了。

猜你喜欢

军旅题材战争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一位军旅书法家的慈善情怀
本期主题:军旅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象牙战争
SKAP秋冬军酷系列新品上市
战争催生的武器
战争
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