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
2017-08-12刘雪婷刘世成
刘雪婷 刘世成
摘要:仔猪在断奶早期极易出现腹泻症状,这严重影响到养殖育肥猪的经济效益。由于造成仔猪发生腹泻的原因复杂,故当下中小型养猪场发生该病很常见。从仔猪生理状态、环境影响等多方因素分析了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进而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措施,旨在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
关键词:仔猪;早期断奶;腹泻;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7-0016-01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猪行业也逐渐实现集约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效率,满足了广大人民对肉类市场的基本需求。仔猪腹泻是仔猪阶段极易出现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对仔猪腹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供养殖户参考借鉴。
1 引发仔猪腹泻的因素
1.1 自身因素
(1)消化能力不佳。新生仔猪胃肠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在哺乳期内可以依靠母乳中丰富的营养进行生长。但断奶后的一段时间内,仔猪体内胃酸分泌量不足,消化酶的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这使得一些未消化完全的蛋白饲料在小肠中发酵,扰乱了小肠正常菌群比例,致病性大肠杆菌迅速生长,进而使小肠黏膜受到不良刺激,出现腹泻症状[1]。
(2)免疫系统不成熟。多数哺乳动物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都要依靠母乳获取主动免疫。断乳后主动免疫获取途径被切断,加之断乳也是一种应激,这对仔畜免疫系统的发育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仔猪体内抗体水平低,对外界环境变化抵抗力弱,而猪舍中许多温床环境并不理想,多种致病菌便会趁虚而入,造成断奶仔猪出现腹泻。
1.2 环境因素
(1)舍内温差过大。仔猪脂肪层很薄,不足以抵抗较大的外界温差变化。当猪舍中的温度变化超过10 ℃时,便会引起仔猪消化系统障碍。有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温差范围中,温度变化每超过10 ℃,仔猪发生腹泻的可能性就会增加30%左右。
(2)饲料配比不科学。猪作为杂食性动物,尽管能够消化一定量的纤维,但仔猪消化器官缺乏足量的能够消化纤维素的酶类,因此纤维类饲料在仔猪肠道内不仅不会充分得到消化,还将造成仔猪胃肠黏膜损伤,肠道正常菌群遭到破坏,进而引发腹泻。
(3)致病菌的威胁。消化道类疾病多是由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导致的。在猪场中,一旦缺乏科学的消毒流程,就会出现多种致病菌的潜在威胁。其中最常见的菌体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这在当下猪场腹泻病例中都经常出现,仔猪一旦感染此类致病微生物,很难进行治疗。
2 仔猪腹泻的预防与治疗
2.1 预防措施
(1)科学接种疫苗。仔猪在断奶后无法从母体获取主动免疫,自身免疫系统的发育大打折扣。此时致病菌极易侵袭仔猪,为了有效降低该状况的发生,驻场兽医要根据场内历史发病情况对其进行免疫接种操作。一般来说,三价苗(轮状病毒弱毒苗、传染性胃肠炎弱毒苗、流行性腹泻灭活苗)在临床上使用较为普遍,对怀孕母猪可以采取跟胎免疫,在产前一个月和半个月时分别接种一次。
(2)合理处理饲料。随着动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下饲料生产技术越来越符合营养条件。由于适量的粗纤维可以促进仔猪消化系统的完善,因此在喂食粗纤维之前,可以对其进行膨化处理,从而提高饲料的口感和消化效率。这对预防仔猪腹泻、提高其自身免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环境控制。从以上病因分析中可知,猪舍温度环境的变化与仔猪腹泻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保持猪舍温度维持在较为平稳的状态,及时通风、科学消毒,将会有效降低仔猪患病风险[2]。
2.2 治疗手段
对症治疗是处理断奶仔猪腹泻的最常用手段,一般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消炎、补液、肠胃保健。
(1)消炎。由于猪场中致病微生物复杂多样,因此在选用抗生素时要尽量保证其广谱性。有条件的猪场可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药物进行治疗。
(2)补液。仔猪腹泻后,体内代谢水平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为了尽可能降低病猪的死亡率,要及时采取补液手段,稳定仔猪体液水平,之后可以给患病仔猪饮用含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的能量合剂(包括多种维生素和抗菌药物),提高仔猪自身抗病能力。
(3)肠胃保健。此治疗原则主要适用于仔猪治疗后期。仔猪体内抗体水平得到提升,前期抗生素药物起到治疗作用,此时可在仔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健康猪粪便或益生素类药物,促使肠道微生物菌群恢复正常。
3 小结
由以上讨论可知,科学的饲养管理对于仔畜健康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断乳仔猪腹泻也多发生于缺少仔猪保育工作的猪场中。因此相关人员应加强日常管理意识,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达到健康养殖、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的目标。
參考文献:
[1] 张 勇.仔猪腹泻病的综合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0(2):22.
[2] 杨向东.仔猪断奶后腹泻原因及防治[J].陕西农业科学,2007(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