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温泉水景工程规划设计
——以同安翠丰温泉度假村景观设计为例

2017-08-12施芳芳

福建建筑 2017年8期
关键词:泡汤水景闽南

施芳芳

(厦门营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04)



山地温泉水景工程规划设计
——以同安翠丰温泉度假村景观设计为例

施芳芳

(厦门营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04)

通过对山地温泉景观特性的初步探讨,结合同安翠丰温泉度假村景观设计案例,主要从温泉景观水体空间主题营造,水景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水体周边植物造景方式等方面来阐述,如何进行合理的山地温泉水景工程规划。

温泉度假;山地温泉;水体景观;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1 山地温泉景观的特性

位于瑞士的瓦尔斯 (Vals) 温泉浴场于1996年建成,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经典之作。它的设计者瑞士建筑师彼得·朱姆索尔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概括了温泉景观的特性:山、植物、水、石头建筑[1]。明代的计成在《园治·相地篇》中提到——“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山地温泉浴场因其特别的生态环境和地貌特色,不同于其它温泉浴场,所以对景观设计理念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只是简单的模仿和“嫁接”一些“欧陆风”“和风”“巴厘岛风”元素,无法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做到因地制宜与环境和谐。久而久之就会过时乏味,无法从现有的土壤中衍生出意境,所以无法产生设计创新思维和被服务团体良好的内心体验。

2 水体景观在温泉景观的地位

景观要素中的水景以其特有的柔和形态感化无数欣赏它的人。美国景观大师劳伦斯·哈普林在《城市》一书中写道:“水有一种特质,那就是它唤起人类天性中深植之原始根源。”水是人类连接自然环境原始归宿的媒介和载体,寓意着对生命本源的追溯和回归[2]。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成书于乾隆年间的《热河志》写道:“山庄以山名,而胜趣实在水”,承德日后的城市规划提出“以水为魄”[3]。明朝计成在其所著《园冶·兴造论》中写道:“虽由人作,宛自天阡”。好的水景设计,会给整个景观项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带领人们走入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引导人们达到与景观环境客体的一种情感上的契合。“水”是洗浴空间的核心,水体景观是温泉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设计应紧紧围绕“温泉洗浴”这一中心,让人赏心悦目,产生舒适愉悦的空间感受。本文以同安翠丰温泉度假村为例,为其他温泉度假村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提供借鉴的可能性。

3 项目背景

3.1 城市地理概况

厦门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新一线城市,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4个经济特区之一,10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即“新特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大陆对台贸易中心、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位于福建东南端,南接漳州,北邻泉州,东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

3.2 项目区位

项目区位分析:该项目位于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设计红线紧邻205国道和汀溪水库。基地离汀溪天然温泉泉源约2.5km,基地现状为自然山地、丘陵地形,相对的高差最大值为6m~7m。基地周边为人工种植的果林地和自然形成的山林风貌,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位置和自然景观,基地的占地面积约1.9hm2。本次规划是翠丰温泉度假区总体规划的首期温泉休闲中心项目,用地面积约2.2812hm2。

4 温泉景观水体规划设计

4.1 设计理念

对于地处山地环境的温泉项目而言,地势高差变化较大。可借助特有的自然环境以及原有地貌特征,形成如溪流、池塘、汤池等动静结合的多种形态水景。合理利用给排水系统、温泉水资源,结合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和景石、绿化、建筑小品等其它景观要素,打造愉悦趣味的水空间体验,增强环境景观的感染力,如图1所示。实现创造生态环保、融入当地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浴场景观环境目标。

图1 温泉休闲中心景观设计总平面图

4.2 设计原则

4.2.1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从地形地貌、道路、功能等方面综合考虑,对水体景观进行合理布局。若对其本身特点及周边环境重视不足,采取不合理的开发模式,将会造成土方开发过度,导致一系列的环境负效应,如水体污染,温泉水资源日益枯竭,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等。因此,合理的水体景观设计对保护温泉水资源及周边环境,实现温泉度假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2.2 利用地势,把握尺度,合理创造空间层次感

由于原有用地面积局限,地势较为陡峭。水景区域平面规划和竖向设计本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得景随行”的原则,巧妙利用山体自然景观,或因山就势构景成趣,使温泉景观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合理人性化的流线设计,将水体景观与周边道路、植被、建筑、雕塑小品等元素有机结合,实现浴场中“收放有致”“通而不透”的感官效果,打造“开放”“私密”相交的温泉休闲空间体验,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4.2.3 设计以人为本,满足人感官和洗浴的需求

水景设计通过其触觉、视觉、嗅觉等不同感官体验,创造不同的场景意境。协调适应周边环境主题,水形态以其不同于其它景观元素的活泼形态,创造千姿百态的造型风格。从建筑形态、环境生态中衍生出人文意境,将观赏体验者的情感升华,产生空间共鸣。例如贯穿闽南村落区的小桥流水,结合仿闽南古居建筑群及前厅后院规划布局,形式收放自如。室外温泉养生区以围合封闭的几何外形、不同的药浴水色、差异的水温,结合不同主题设计的铺装材质、喷泉雕塑、淋浴柱小品等,服务不同人群在不同场景下的泡汤需求。让人们在浴场中的身体、心灵得到全方位放松,达到温泉休闲的目的。

4.2.4 生态与人文有机结合

在有温泉资源的地方,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还有众多的文化遗产资源。比如闽南地区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泡汤典故,以及有些地域有神秘特色的泡汤文化和特色的温泉材料。水体景观设计中通过富有寓意象征的符号设计成的相关特色泡池,结合池体内部和周边材质的形态与肌理,打造特色的人文景观。

4.3 水景设计规划分区

4.3.1 会所入口广场

会所区入口利用与总园区主干道竖向高差,设计了会所前厅小广场与树阵台地。同时结合地下车库车行道的落差,设计了阶梯式叠水和喷泉。优雅的弧线池体设计,既与圆形会所建筑形态相协调,弱化了生硬的台地高差给人心理压迫感,又巧妙地实现温泉度假区入口的大气、亲和的迎宾氛围,创造出现代简约,庄重且不乏活泼的空间意境。丰富的水体形态,结合周边多层次绿化配置,例如银海枣、凤凰木等本土乔木搭配水体夹岸种植的五彩缤纷的灌木地被,又如金边龙舌兰、云南黄素馨、时令花卉等,渲染出喜迎八方来客的热闹气氛。此外,配合水景灯光设计,背景音乐,喷雾设施,闽南涌泉石雕和风车小品,烘托出亲切怡人、灵动生气、亦实亦虚的复合型入口景观空间,如图2所示。

图2 入口广场

4.3.2 温泉汤屋室外景区

位于会所区入口西侧的温泉汤屋区建筑分为3个错落的建筑群,南侧临规划道路红线仅两米多距离,且基地内原地形为一条带挡墙的水渠。水景设计巧妙利用地势环境,融合周边建筑、环境等要素,利用“几何形”结合“不规则”的不同边界介质,使用光面花岗岩石材结合粗朴景石的驳岸材料,以及精心布置的流水瓦罐、闽南特色的条石小品,把无形的水体形态塑造成“点状”“线状”“片状”等丰富灵动的水景形态。通过叠水、飞瀑、涌泉、细流等不同形式,营造丰富的视听体验,给人以超脱现实的遐想空间,给温泉汤屋内休闲的人们提供逃离喧嚣、颐神养性的天然意境,如图3所示。

图3 温泉汤屋室外景区

4.3.3 室外汤池入口广场区

随着会所接待大堂走出来,到达整个园区中轴线起点,映入眼帘的是瀑布石景墙,由大小卵石结合古时候用的石磨、瓦罐叠成,疏密有致,如图4所示。在池岸边的景石上休息片刻,细听流水叮咚,静看池中红白相映的睡莲,一股浓浓的闽南风情扑面而来。岸边种植鸡蛋花、红刺林投、花叶良姜、鸡冠刺桐等闽南常见树种,搭配硬景形成视觉上的天然屏障,营造收敛内聚的水景空间,不仅让人感受到一种逃离城市喧嚣的放松愉悦的心境,也让人们对将要开始的温泉休闲之旅充满期待。

图4 室外汤池入口广场区

4.3.4 餐饮休闲区

位于中轴景观轴端部为餐饮休闲区,由U型观景休闲廊结合景观泳池组成,如图5所示。此区属于视野相对开阔的公共活动区域,与其它静谧空间相对隔离,为人群提供集运动、养身、聚餐为一体的亚热带度假风情休闲水疗空间。原始地形为深约两米的凹地,位于景区最高区域,土方设计将低洼地形整合设计成面积相对开阔的自由型恒温泳池,局部收小的水域空间利用各种SPA设施创造不同功能的按摩池。位于水上的餐饮廊、水吧,结合局部摆放躺椅的休闲木平台,植物配置上点缀以姿态挺拔的棕榈科植物,有机搭配亚热带区域风格的常绿与落叶、阔叶与针叶植物,形成阳光明媚、舒展活力的亚热带度假休闲氛围的水疗餐饮空间。此外,位于山顶处开阔的水域空间打开人们的视野,让人享受美食和水疗的同时,能够欣赏远处山峦叠嶂的天然美景,充分沉浸在这样的诗情画意中,流连忘返。

图5 餐饮休闲区

4.3.5 中药五行泡汤区

中药五行泡汤区是中老年人和家庭团体喜爱的休闲泡汤区,设计灵感源于中国传统五行文化和四季养生原理。此区位于景区中轴一侧(全区南侧),原始地形为地势变化较大的山坡,北面临景区人行主道有一处高差约五六米的陡坎。水景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规划为“金、木、水、火、土”5个主题区域,巧妙利用竖向高差,以及依据景观视觉效应、植物四季属性和中医五行养身学精心配置的植物,把泡汤养身区、冷水嬉戏区和图腾淋浴区有机组合,使原本有限的场地被打造成多层次、多空间、多功能的温泉度假水景空间,实现其“隔而不分”“通而不透”的观感体验和景观意境。同时,丰富的景观空间有效地缓解了山地温泉泡汤中因地形变化大而引起的疲劳感。水景设计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根据五行之原理精心设计了别具特色的木形松筋池、火形静心池、土形舒肌池、金形美肤池和水形壮骨池。根据五行文化设计了汤池外形、出水雕塑,以及将五行文化元素渗透入池体铺装的材质肌理和温泉水药材中,例如五行代表材料:金——金属(白),木——木质(青),水——卵石(黑),火——砂岩(赤),土——石板(黄)。此外,池边绿化配置为水景设计画龙点睛,也融入五行元素。在基底树种的配置上以五行颜色的绿化树种来对应,例如:金池边上有白掌点缀,木池边上有青皮木棉点缀,水池边上有桑椹,火池种植凤凰木,土池种植黄花槐等。将传统五行文化精髓与药浴养生原理融合在人们可感知的泡汤体验中,使体验者融于自然生态环境,结合精神疗法,缓解身心压力,让人身、心达到一种和谐与平衡,如图6~图7所示。

图6 五行汤池“金”池区

图7 五行汤池“水”池区

4.3.6 星相台泡汤区

星相台泡汤区以十二星座命名,是青少年和年轻情侣青睐的泡汤区,景观设计风格为西方古典结合现代简约的风格。此区位于景区中轴另一侧,原始地形为山体缓坡。水空间设计通过错落的台地、半围合镂空景墙和池边绿化配置打造私密型泡汤空间,给予体验者强烈的归属感,增进泡汤者情感交流,达到身心合一的养身意境。水景竖向设计根据十二星座不同属性,因地制宜地将基地整合成“风相星座池”“火相星座池”“土相星座池”“水相星座池”4个台地。汤池以圆形二人小池为主,每个汤池根据各自星座代表图形和标志符号衍生设计池体及周边铺装,以及量身定制温泉出水口雕塑,突显每个星座汤池的个性化泡汤需求。汤池周边植物配置讲究层次搭配、错落有致,以本土乔木打底点缀以十二星座代表的幸运花草,彰显星座文化,增加泡汤趣味性。既增加了泡汤主题特色和空间趣味性,又满足了目标人群在泡汤休闲中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4.3.7 闽南风情村落区

闽南风情村落区位于景区西北侧,是由一组全封闭和半封闭式的闽南仿古民居风格的温泉小屋,结合边界自由的温泉汤池组成的温泉村落,如图8所示。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区水景设计融合于建筑整体规划布局,收放自如、错落有致。良好的温泉水资源循环系统,让屋外前厅后院的水景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而且为在此处休闲活动的人们提供天然纯净的温泉资源,以及生态环保、别具一格的泡汤享受。水景设计结合当地闽南风情,挖掘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池子的命名也同环境相辉映,如白鹭居、凌波居、刺桐居,池中小桥流水交错,偶有古井点缀,仿佛回到古代,宁静别致的生活享受。古朴的清水石砖、农家水磨石雕、砂岩浮雕、假山石景、石拱桥等,使人沉浸在浓浓的闽南风情中。水景设计与闽南当地树种的植物造景交相辉映,池边点缀玉兰、丹桂、迎春花等香花树种。在房前屋后种植琴丝竹、观音竹、佛肚竹等竹类为主,辅以芭蕉、旅人蕉、竹芋等层叠立体种植。让人们在温泉中享受放松身心之余,还可以感受闽南古韵的文化浸染,给人们一种逃离城市喧嚣的休闲意境。

图8 闽南风情村落区

以上各区温泉水景设计,不论是入口广场、餐饮休闲区,还是中药五行泡汤区、星相台泡汤区、闽南风情村落,水体景观的设计,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师法自然,胜于自然贯穿始终。

5 结语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大,温泉泡汤成为周末休闲放松的理想选择。提升温泉度假的环境品质,其中之一就是做好园区的水景设计,把水体景观和环境相融合,提升景观意境,唤起人们的种种情感反应,让人展开联想和想象,走入诗情画意般的世界,使人们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是园林景观设计者追求的境界。

该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受到厦门及周边地区市民的好评。作为从规划、设计、施工全盘配合下来的设计者,到现在笔者作为一名使用者的视角,同安翠丰温泉的设计中肯的说应该是成功的。

[1] 傅红.浅谈温泉特色景观创造[J].四川建筑,2004,24(3):15-16.

[2] 亓萌,郝伟东.水景在内空间环境营造中的设计思考[J]. 建筑文化,2015(10).

[3] 宋明国.关于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意义[J].基层建设,2017(2).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ountain hot spring waterscape Engineering——The Tongan Cuifeng Spa Resort landscape design as an example

SHIFangfang

(Xiamen Yingzao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Xiamen 361004)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untain hot spring landscape,Combined Tongan Cuifeng Spa Resort landscape case, mainly from the space landscape to create a theme, design principles and design methods of waterscape, landscape plants surrounding water way and so on to explain, how to plan reasonable mountain hot spring waterscape engineering.

The spa resort ;Mountain hot spring; Water landscape;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People oriented.

施芳芳(1982.2- ),女,工程师。

E-mail:15720715@qq.com

2017-05-05

TU986

A

1004-6135(2017)08-0020-05

猜你喜欢

泡汤水景闽南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如果我们徜徉在“吃”的海洋里
闽南,闽南
诗二首
小小计划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