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兴实体经济 提升质量为先
——上海市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状况调研记

2017-08-12◆继峰/

上海质量 2017年7期
关键词:制造业信息化质量

◆继 峰/ 文

振兴实体经济 提升质量为先
——上海市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状况调研记

◆继 峰/ 文

编者按

2017年以来,以上海市质协为主体的调研组持续开展上海市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状况的调查工作。本文通过对调研过程中的记录、现象、讨论、建议和意见等,并结合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思考,进行了总结归纳,简要分析了上海市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的明显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以助力上海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十三五”以来,上海市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发展方针, 对接“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国内外产业发展新方向,努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水平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2016年工业增加值达到714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9%,利润增长8.1%,“201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上榜37个。当前,上海产业结构“退二进三”,制造业发展“由轻到重”,研发型、资本密集型特征明显;全市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创新转型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本次调研正是了解新常态下上海制造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聆听“企业声音”,发现薄弱环节,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上海制造业发展的大局出发提出改进建议。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活动采取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利用调查问卷和企业访谈两种形式推进具体工作。在定量方面,本次调研,设计、发放了企业质量管理现状问卷开展调查,共回收上海制造企业质量管理样本数据420份,其中大中型企业样本288份、小型企业样本132份。在定性方面,研究小组共组织开展4场综合性的企业座谈会,覆盖国企、合资、私营企业以及机械、电子电器、船舶、化工、轻工等多个行业,参会企业累计43家,其中浦东17家、松江10家、青浦10家、杨浦6家;2场行业性(电子、化工)专题座谈会;一次有6位审核员参加的质量专家座谈会;专项走访企业8家。在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小组还组织相关专家开展多场专题研讨会,对调研过程的发现进行深入的讨论分析。

二、调研分析与发现

在信息、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研究小组对新的时期上海制造业质量管理与发展状况进行了客观、深入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发现:

(一)企业对国际标准了解和采用程度较高,但标准建设观念仍需改进

企业经营管理所依据的标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及基准。调查中发现,89.2%的企业对自己制造产品的国际标准表示了解,高于2015年82.9%的全国水平;了解国际标准的大中型企业比例为92.5%,小型企业的这一指标为82.2%,其中小型企业该指标比例较2015年全国水平提高了7.5个百分点。不适用 、没途径、缺人才也导致10.8%的企业对国际标准缺乏了解和关注。在了解生产产品国际标准的样本中,71.2%的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大中型企业及小型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分别为71.8%和69.8%。如果考虑企业规模及市场覆盖面,则大中小型企业没有明显差异。

尽管如此,调研也发现企业标准观念仍需改进。部分企业“期待”在其生产产品方面出台国家标准,但没有从企业出发关注“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的领先作用;个别企业主观上制定或依赖较低标准,但在执行中仍然“宽进宽出”。另一方面,在标准应用方面滞后于市场需求,不能跟随客户或市场的要求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二)大中型企业质量信息化水平较高,但小型企业及传统制造领域差别明显

“工业4.0”环境下,制造型企业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须强化信息化技术对质量管理的推进和提升。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制造企业的质量信息化水平保持提升势头,2016年建立质量管理系统覆盖50%业务的企业比例达26.4%。大中型企业的质量信息化具有明显优势,“建立质量管理系统覆盖50%业务”和“全面实施质管信息系统实现在线协同”的大中型企业比例分别为31.5%和25.2%(见图1),而小企业则分别仅为17.5%和8.7%。在企业的质量数据分析应用方面,大中型企业中有27.8%的企业建立了全面的质量信息系统,实现了公司内部各系统集成交互,以及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而小型企业中这一指标为21.4%。而样本企业实现与核心供应商或用户的在线质量业务协同的比例不足3%,说明上海市企业在质量信息协同方面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而从专题访谈情况来看,传统制造领域质量信息化差距明显,部分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质量及绩效数据零散、碎片化,“仅做简单的台账”,多部件、多环节、多模式的质量管理缺乏自动化、系统化,质量保障能力不足,在生产管理方面也仅仅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

(三)企业已经关注质量损失,但在质量成本管控方面仍缺少有效抓手

图1 上海制造业企业质量信息化水平

质量管理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质量损失却能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企业经营投入成本中。近年来的调查发现,上海制造企业已经着重关注质量损失及其表现,并为减少质量损失作了积极的努力。2016年,超过70%的大中型企业在统计企业内外部质量损失情况,小型企业也达到了50%以上(见图2),企业总体质量损失率为1.5%,较2015年下降了0.33个百分点。在当前形势下,制造企业特别是小型制造企业更应关注质量成本及其损失的情况;而仍没有关注质量损失的企业则“缺乏针对质量损失的明确要求”,“认为质量损失的统计不适用或没有意义”。部分企业还认为质量为“小问题、小瑕疵”,质量损失影响不大。反之,“如果质量成本太高就要放弃质量了”。除了认识不足以外,企业质量成本管控方面还缺乏有效抓手,对退换货、索赔、维修、召回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记录,对质量成本管理控制的指标体系、降低质量成本的机制和措施等方面缺乏系统性、持续性。

图2 制造业企业对质量损失的关注和统计情况

(四)企业积极开展质量改进,但质量责任考核尚未落实到全员、全过程

质量持续改进与责任考核是上海制造业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调查发现,81.0%的制造业企业开展团队性的质量改进活动,这些活动的方式包括QC小组、精益改善团队、8D等,总体比例分别为55.4%、44.9%、38.5%(见图3);在开展质量改进的各类方式应用水平上,大中企业好于小型企业,而且“实施但没有效果”的比率低于5%,这说明团队性的质量改进活动确实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绩效。但令人遗憾的是,调查反映的企业质量改进员工参与率平均为35.1%,距离全员、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仍有不小的差距,而质量责任考核尚未有效落实可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访谈中发现,部分制造企业在质量责任考核、推进质量改进方面仍有差距,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局面尚未形成,高级管理者往往更加重视销售额、利润率等财务性指标,对质量的认识和要求还停留在“不要有安全隐患”、“不要有大量退货”的程度上;另外,在方法层,质量考核指标往往需要更高的考核评价成本、鉴定成本,数据获取不易,有些还过度强调技术性,使得一般的经理人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其内涵和作用。

(五)政府宏观质量管理得到了企业认可,但被认为仍有提升的空间

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区域宏观质量管理,通过品牌建设、质量奖评选等政策措施引导,激励企业关注、改进、提升质量。本次调研也深入了解了上海制造业企业对当前宏观质量管理的感受和建议,结果显示,企业积极评价各级政府提供的各类优惠和扶持政策,如专项技术研发、两化融合等方面的资金支持或税收减免,但企业认为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优惠政策的针对性,从而提升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而在质量政策激励方面,尽管样本企业对政府质量激励政策的总体评价较高,但认为政府在质量管理方面优惠扶持的措施数量及资金规模方面占比不高,如对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明显大于对质量改进的支持力度等。另一方面,还有部分企业没有获得过来自政府的质量激励,除了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以外,这些企业中有68.4%表示主要是不了解相关政策内容,还有26.2%的企业表示激励政策不适用,7.0%的企业因申请复杂而放弃。说明在宏观质量管理和激励引导方面还有一定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图3 企业开展的团队性质量改进活动情况

三、上海制造业质量提升的政策建议

“上海制造”是中国工业多年来的标志,有着辉煌的历史。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情况下,上海制造业经受了巨大的挑战并艰难前行。在经济新常态下,上海制造业正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实现美好的未来。因此,需要深入探寻新常态下上海制造业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的道路,为“十三五”末期形成高质量、可持续、有活力的工业发展格局提供“质量”基础和方向。

(1)注重标准化引领制造业。聚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及大型客机、海工装备、卫星导航等重大工程,推进核心技术向标准成果转化力,培育标准化专业服务机构和市场,完善标准化公共服务功能特别是加强针对中小型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标准化提升服务,打造“全标准、大质量”的公共服务平台。围绕“上海品质”战略,通过政府提供补贴、社会团体公益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标准化知识、意识、管理方法的培训;加强标杆企业标准化示范,推进“以先进带后进”方式的制造业全行业标准化发展,积极鼓励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大力推进有竞争优势行业的团体标准建设;围绕“上海品质”战略,大力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工程,以开放创新的模式健全代表上海水平的标准、认证体制。

(2)提高质量信息化水平。质量管理信息化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建立起质量信息分析与利用网络,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实现实时、自动、精准,并通过人力、设备等各类资源的高效配置,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其市场竞争力。当前,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这为上海企业推进质量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上海制造业应加强质量信息化的意识培养,积极利用内外部资源如公司信息平台、质量专业人员、外部大数据技术公司等,搭建质量信息化管理与应用系统和机制,推进全员、全过程贯彻质量信息的规整、上系统、协同共享,并通过自动收集数据分析后反馈给公司领导及全员岗位,以利于其决策、生产与服务利用。另一方面,企业在推进质量信息化时还应注重与企业整体信息化系统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集成系统、制造资源规划、柔性制造系统的融合,从全局角度统筹规划,加强质量数据与企业经营数据的关联分析,从质量数据信息中挖掘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方向及应采取的举措。

(3)提升质量成本管理绩效。质量成本也是企业成本投入的重要方面之一,特别是在新常态下如何把握降低质量成本和提升质量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求生存、促发展亟待有效处置的问题。首先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强化企业质量成本的概念,努力推进在全员、全过程中关注质量损失,提高质量投入在质量建设中的成效。其次是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质量成本和质量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包括退换货损失,维修、索赔、质量事故处理、质量人员、质量培训等费用,并可在专家指导下利用因素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形成合力的权重体系,定期开展质量成本及损失评估,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及决策。第三是建立有效的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机制体制,明确研发、生产、营销、售后服务、质量管理及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及持续降低质量损失的义务,并结合评估分析及应用情况,形成公司上下关注质量损失、提高质量成本管理绩效的氛围和机制。

(4)深化上海制造业质量建设的宏观政策引导。把优质发展作为上海制造业发展的第一原则和指导思想,着力推进质量战略发展的支持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对支撑性、战略性、代表性的制造业类型从制度、措施、资金、宣传等方面制定落实上海特色的质量扶持政策;进一步明确政府质量工作与市场、社会组织、企业的事权边界,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创新质量信息公共服务机制,增加质量信息供给;积极引导企业品质建设与品牌培育,推动完善面向三次产业、各类规模组织的政府质量奖励制度,更加关注组织质量绩效、特色模式等要素;指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如对中国质量奖和提名奖、上海市政府质量奖、上海名牌等的宣传、推广、认可,引导企业进一步关注质量,关注品牌,强化政府在质量工作方面宏观政策的社会效应。

猜你喜欢

制造业信息化质量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质量”知识巩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质量投诉超六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