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跑马》有感
2017-08-11江鑫洁
摘 要:《申报》作为中国近代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通过研读《申报》中的体育评论,有助于我们了解近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了解当时国人对待体育的态度。本文通过研读《申报》中的《论跑马》一文,对当时的体育新闻评论的语言和内容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申报;体育新闻评论;近代体育
作者简介:江鑫洁(1994.7-),女,汉族,湖南省株洲市人,硕士。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1
这篇评论是发表于1880年的《申报》上,笔者读完全文,感慨颇深。作者作为一个旅居上海七年的知识分子,见证了西方的跑马运动在中国的兴起,以自身的所见所听所闻为证,抒发了个人对于跑马运动的一些看法和见解。开篇,作者先大致介绍了跑马这一项新兴运动以及它目前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指出“附彩之中,即中人亦有出资本者。要皆洋行中人,而他人不兴马。”,说明此时赌跑马之人大多还是洋人,中国人占少数。作者认为:跑马运动之所以在西方如此盛行,是因为西人有“争胜之心”。接下来,引出设问:若夬华人,则何兴于斯?然后直指问题矛头:“姑借跑马以资艳福者,故其于跑马场左右,或往或来,足无停履。不见马上之人,而惟见车中之美也。”在当时,借跑马之名,行嫖娼之实,已经成为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大多数人开始随波逐流罢了。文末,作者提出异议,认为:在上海,中国人为东道主,外国人为客,中国亦有跑马之举,为何不是客人学习主人,而是反而主人学习客人了?这实在有失国人之颜面!中国跑马之举不同于西方的跑马活动,西方的跑馬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娱乐赌博活动在进行,而中国的跑马之举是作为一种官方的比武取士活动在进行,两者有根本性差别。国人应该更多地去观看这类肃穆之赛,这样可以知礼,也就不会出现跑马赛时,万人空巷的局面,究其原因,还是不良风气迷惑了百姓造成的。
其实,跑马运动成为西方流传甚广的体育运动,与日耳曼民族的崇力尚争的民族性格分不开。就体育的本质而言,体育运动本来就具有娱乐身心的作用,特别是竞技体育,由于多种因素的不确定性,竞技体育运动天生就充满了看点。但是由于当时,赛马举行之时,成千上百人聚集,事故频发,并且有人借赛马行嫖娼、赌博之事,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所以当时的报人才开始质疑跑马比赛,由最初的好奇和崇奢心理逐渐变得批判重重。
结合当时“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在李鸿章、曾国藩的带领下,中国的官僚、知识分子和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美好构想,奈何“技”只是表面,内里的核心儒家思想还是根深蒂固。从《论跑马》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西方赛马活动在中国变了性质,已经成为败坏社会风气之源头。然而,我们中国本身也有跑马之举,气氛庄严肃穆,观赏价值极高,并且可以知“礼”,所以国人应该多观看本国的此类比试。上海作为商贾聚集之埠地,国际知名的大都市,洋行数不胜数,外国人遍布全市,这毫无疑问地将带来文化的交融。虽然在西人影响下兴起了新兴的体育竞技运动,但国人的民族性格和内里思想还是深深根植于传统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大义经典之中,我想这也是跑马未能长时间在中国兴盛的原因吧。将目光聚焦到现在的中国,马术依然在中国属于冷门运动。2016年里约奥运会,唯一代表中国参赛的选手——华天,他还是华裔,为了代表祖国参赛,还特意放弃英国贵族身份,加入中国籍。就这样,一个人,一匹马,撑起了中国马术队。
另外,除了对于跑马运动有些自己的想法之外,笔者对这个时代的体育新闻评论也有自己的一些见解。在此之前,笔者也看过有关的新闻评论,总的来说,给笔者最深感触的是现今的体育新闻评论更多的是注重评论运动员的专业技巧和体育精神,而在19世纪末那个时代,可能受时代局限的影响,体育新闻评论中更多的是夹杂着政治文化元素,至于体育本身只是一个由头和附属,并没有成为真正的主角。以《论跑马》这篇文章为例,论述完整,层层递进,逻辑性强,但更多是注重评述跑马造成的社会影响,而不是赛马运动本身。
退而言之,我们对前人的思想不能过分苛责,在当时清王朝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志士更多想的是如何救国,如何唤醒国民。从这个角度来看,《论跑马》这篇文章就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论跑马 申报[N].1880-10-2.
[2]马光仁 上海新闻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谷世权 中国体育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4]蔡雯 新闻编辑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范继忠 晚晴《申报》市场在上海的初步形成(1872-1877)[J].清史研究2005(01).
[6]钱晓文 论早期《申报》言论的倾向性[J].新闻大学,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