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外衣下的承袭和发展
2017-08-11王博
摘 要:虽然鲁迅在自己的创作生命中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早已深入人心,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学说的态度是不能一锤定音的。本文重在提出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对“故”事的演绎和对“新”手法的运用,指出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西方先锋手法的喜爱,呈现一个新旧交织的鲁迅。
关键词:鲁迅;《故事新编》;传承和发展;新旧交织
作者简介:王博(1993-),女,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读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01
鲁迅自写作以来,就蜚声世界各个领域,鲁学者针对《呐喊》、《彷徨》的研究结果早已卓有成就。但有趣的是,虽然《故事新编》自问世以来就伴随着各种论争和质疑:对于“油滑”是欣赏还是批判的态度之辩;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之争等,但较之《呐喊》、《彷徨》斐然的实质成就,《故事新编》的研究成果却远远不及。作为鲁迅的最后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对我们更加正确地审视晚年鲁迅的思想观念和文学趣味起着重要作用,理应受到比现在更为重视的对待。况且,我们要着眼《故事新编》的文本本身,再放眼鲁迅作品的全局,继而窥探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中自由游走的鲁迅。
一、“故”事演绎传承
鲁迅先生在《呐喊》、《彷徨》中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当我们看到他在《晨报副刊》上竭力劝青年不要读古书时便自作聪明地以为他烦透了传统文化。而《故事新编》却偏偏以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最核心、最基础的“神话、传说与史实”为题材,给了我们当头一棒。有人说这是鲁迅对传统文化的解构,“是鲁迅晚年向中国传统文化掷出的最后、最致命的一杆标枪”。但我认为创作《故事新编》的鲁迅正是凭借自己对古籍的熟知才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解构的外衣下,演绎着传承。
《补天》选取了女娲“抟土作人”和“炼石补天”的故事,让她完成了从享受创造的乐趣,到用自己的躯壳平息灾难的过程,颂扬了这位古人造福天下苍生的创造和奉献精神。《理水》用讽刺的语调塑造了文化山上看似高深莫測实则一无是处的学者们,而实地考察洪水灾区后选择用“导”法治水的禹身上则闪耀着实干家的光芒,这也是古代的榜样。《铸剑》中那砍下自己头颅的少年眉间尺;那纯粹且成熟的战士宴之敖;那二人视死如归、快意恩仇的江湖意味,凝结成充满血性的复仇精神,从古书中弥漫开去,感染了后人。这都是鲁迅口中的“中国的脊梁”。我们习惯于关注那些被批判的丑陋,却忽视了值得褒奖的美善,除却这个东方顺民族自带的劣根性,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那些闪闪发光的灵魂。通过《故事新编》,鲁迅用实践证明了古往今来的脊梁一直用行动和精神的力量托举着一个古老的中国。
二、“新”编见证现代
1930年,鲁迅在《<浮士德与城>后记》中写道:“新文化仍然有所承传,于旧文化也仍然有所择取。”除却那些他从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中挖掘的有价值的东西,新文化的介入也让他的创作在借鉴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使他的作品更加别具一格,充满活力。
故事的“新”编,不仅体现在鲁迅为“演我之义”而对原有的“神话、传说与史实”添枝加叶进而为其所用方面,还体现在鲁迅在语词选用、形式突破以及意识超前性方面闪现着西方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等创作方法的光点。《理水》中“古貌林”、“好杜有图”等音译词的调侃;《采薇》用“烙三百五十二张大饼的工夫”来计算时间的无聊;《铸剑》中那些难以理解的歌词的象征意义;《起死》打破文体的限制,借用戏剧的体裁,实现的形式的突破等,每个故事都在这些多样又富于变化的外在形式中实现了奇幻的进展。这些看似随意通过古人的嘴撇出来的现代的语词,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产生了一种荒唐的黑色幽默效果,同时获得了令人骇怪、惊异的艺术张力,加强了故事的浪漫色彩和荒诞意味。凡此种种“新”气象都见证了“拿来”的手法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也使鲁迅和他的讽刺与荒诞渐渐步入了现代主义的行列。
三、新旧交织表达真情
鲁迅先生作为五四文坛先声、现代文学奠基人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他的文字和战斗精神对启蒙中国民众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无法替代的。这种与中国现代文坛之间的血肉联系使他收获了名利和地位,但他却从来都坚持做一个纯粹且坦荡的人:敢爱真理、敢恨欺瞒、敢说真话、敢做实事、敢当战士;同时也做一个矛盾的人:深切关心底层疾苦却又尖锐批判国民劣根性、提倡“拿来主义”又不主张“全盘西化”……我们在鲁迅的作品中更多的是看到了他理智冷静的“横眉冷对”,而在《故事新编》的创作时期即新旧交织的节点,鲁迅表现出来的是感性的一面,是他不能割舍的复杂情感:对传统文化的无法忘却、对天下大众的不忍放弃。才华和气度让他不能只用悲悯独善其身,情怀和责任让他不得不用文学兼济天下。这样的胸襟和文字造就了永恒的鲁迅。
《故事新编》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鉴西方学术精华的基础上,实现了在思想观念和文学趣味上的转变和走向现代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奠定在继承和发展上的新旧交织,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感性的、富于变化的、有历史纵深感的鲁迅。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王得后、钱理群编:《鲁迅作品全编·杂文卷下》,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
[3]胡永良:《解构之美——鲁迅<故事新编>思想艺术探析》,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