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民短期培训中的分层教学

2017-08-11张春梅

农民科技培训 2017年8期
关键词:短期培训参训分层

张春梅

分层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中的成效已得到公认,作为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之一,分层教学在农民短期培训中的有效性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一种教学新模式要推广,通常要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该模式在技术上能否实施,即“可行性”的问题;二是如何实施才能取得最佳培训效果,也就是“效率”的问题。在对教学对象进行常态化分组的基础上,教师实施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和分层指导。这个模式的关键是教学对象的常态化分组,所谓教学对象的常态化分组,就是把每一期参加短期培训的农民学员都分成消费者、生产自给户、管理者和生产大户这四个层次。至于分层教学在农民短期培训中的效率问题,唐山市农广校在培训中也作了反复验证,从培训现场秩序变化、学员参训能动性起伏、学员意见反馈等方面证实了这一教学新模式在提高培训效率上的积极作用。因此提出分层教学在农民短期培训中实施可有助于调节农民参训积极性,促进农民参训的能动性,从而提高參训农民的素质和能力。如何在农民短期培训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关注以下策略。

一、对参训农民知识需求进行分类

农民短期培训普遍存在着参训学员情况的不确定性,培训专业固然可以框定受训对象的某些共性,但即使是规定了培训专业,哪些人一定来、是不是一定有专业需求的人来等仍难以确定,也就是说农民短期培训中的学员个性是培训教师无法对号掌控的。一期培训能不能让所有学员都有兴趣,一期培训能不能兼顾所有学员的受训意愿,一期培训能不能让所有学员都有所得,对受训学员的预前准确分类是十分必要的。

对参训农民知识需求进行分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对培训知识的需求要与当地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符合地方政府的农业规划要求。农民短期培训教学内容是以提升农业技术为宗旨的,所以短期培训的内容必须有针对性,这样才能让培训立竿见影,有助于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

第二,培训知识的需求人数要形成一定规模。短期培训的目的是带动农业的发展,对农村的生产经营提供技术支援。如果参加培训的人数非常少,这项农业活动开展起来的概率也不大,与培训宗旨相悖。所以,农民对培训知识的需求,一定要有一定的人数作保障。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短期培训是在为农民的生产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第三,在培训需求分析时要照顾大多数,满足大多数人的求学渴望。培训需求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实施,大部分培训知识是拟定的,小部分是农民自己提议的。拟定的培训内容具有农业发展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小部分提议的培训内容具有地方农业发展的特色,两者要兼顾。

总之,农民短期培训活动之前,对参训农民知识需求进行分类,有利于后续的分层教学活动实施,有利于培训讲师充分备课。

二、对农民的知识背景进行分层

农民的年龄结构不同,知识背景也有很大差异。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丰富农业生产经营的专职农民,另一类是受过不同程度教育的学生农民。这些人的知识背景不同,农业常识不同,在进行培训时候培训进度不一样,容易造成相互干扰,最终影响了培训效果。

对农民知识背景进行分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调查问卷对农民的学历背景知识进行分类。这样可以了解参训学员的文化知识,从而在培训过程中对人员进行分层,对于文化程度高的学员讲得深入些,对文化基础薄弱的学员讲一些基础知识。这样能够让所有农民经过培训在原有基础上都进行提升。根据学习成绩,可以选择一到两位学员作为技术员进行培养。这样就能够在日后生产中,以技术员为核心,掌握基础技能的农民从事具体的农业活动,中层的农民观察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技术员带领大家一同分析。这就能让短期培训成为农业技术小分队的雏形。

第二,针对培训内容对农民进行常识性测试,根据测试成绩来进行划分。对于部分新的农业知识,尤其是对于地方试验田的农业技术培训,就需要具有生产经验的农民来主持完成。这时候,培训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来筛选出具有良好潜质的工作者。

第三,要对农民的农耕经验进行分析,分成农业技术理论型和农业技术经验型。这两个层次的农民的培训知识是不同的,培养方向也是不同的,前者侧重于经验总结方法和研究方法,后者侧重于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的培训。

三、对农民学习知识的习惯进行分层

不同农民有不同的获取知识的习惯。年龄较大的农民的识字能力较弱,通常是通过广播和电视等渠道了获取农业信息。青年农民与社会同步,习惯通过互联网、微信和微博等渠道获取信息。不同学习习惯的人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在培训中讲师的语言风格、准备的配套教学资料都不一样。这样就在有限的时空里产生了混乱,不利于同步教学的进行。所以,需要将农民学员按照获取知识的习惯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农民的学习知识习惯进行分层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对传统学习习惯的农民进行统计。对这类农民提供广播、电视、视频和图片等学习材料。这些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需要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

第二,要对现代化学习习惯的农民进行统计。为这些农业学员提供网络、微信、微博、微课等学习素材。这些农民的科学技术接纳能力强,要在学习模式上与时代接轨。

对不同学习习惯的农民提供不同的培训辅助材料,这样能够让两者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将知识学到极致,有利于培训效果的提升。

四、对农民所学知识的深浅进行分层

短期培训对于农民整体专业知识的学习来说是不够的,短期培训活动会根据具体需要调整举办频率和培训内容。所以,讲师要对农民所学的知识进行梯度划分,按照学习的深浅程度进行划分。一期培训,农民能够学习一定知识,然后根据学习需要,可以在下一期培训中继续深入讲解。这样就能够实现农民将某一项农业技术知识学得通透。

对农民所学知识的深浅进行分层,讲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定梯度,在培训过程中要让学员意识到自己所在的位置。这样可以激励学员进行深入学习,让短期培训除了给予农民相关知识之外,还具有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积极性的作用。这样能够切实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能力。

综上所述,在农村短期培训中实施分层教学是由于农民文化水平差异性大决定的,也是受农民对培训知识需求差异性大影响的。所以,在农村短期培训中实行分层教学是科技下乡现状的需要。在农民短期培训教学中,培训人员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以求培训效果;要对农民的知识背景进行分析,因材施教以提高讲课效率,尽可能多的进行延伸和拓展;要对农民获取知识的习惯进行分层,对不同的农民提供不同的辅导材料以便于农民理解培训内容;要对农民需要的培训知识进行深浅划分,由浅入深地展开培训,制定好培训进度。

(作者单位: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唐山分校)

猜你喜欢

短期培训参训分层
短期培训在提高超声助理报告水平中的应用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短期培训学员综合素质提升方法研究
雨林的分层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士官短期培训中的“短板”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对师训中钢琴短期培训教学的思考
“师太”扛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