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银川马拉松说起

2017-08-11唐渠

户外探险 2017年8期
关键词:贺兰山马拉松赛银川

唐渠

2017年上半年国内马拉松赛事中,一场普通的市级马拉松意外地引起了整个跑圈的热议,一开始是报名阶段的“官微小编怒怼跑友”,后有半马选手猝死成为“今年首例跑马猝死事件”,再有就是被广大跑者吐槽不停的“三高”“三无”赛道设计和补给服务。就这样,银马在一波接一波的热浪中成为了国内马拉松研讨课题中的反面教材。事已至此,不可能出现剧情大反转,但我们试图寻找一些不同的声音,从中总结出有律可循的东西……

5月29日上午7点,2017银川国际马拉松赛(下或简称“银马”)在银川贺兰山体育场开跑,这是银川历史上第一次正式举办的马拉松赛事。

银川是中国西北城市中的另类。传统黄土高原的想象,会在你来到银川后被惊异地颠覆。贺兰山挡住了西面腾格里、乌兰布和的沙漠,也分割出游牧与农耕的文化。黄河过了青铜峡后转道向北,似乎与贺兰山结伴而行,大山与大河之间涵养出了银川平原。湿地、连湖、水稻等在西北不寻常的“异象”不一而足,“塞上江南”的称谓倒显得平常无奇。与此相应的是文化的繁盛,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几千年碰撞交融的历史沉积,和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人口的迁入,让银川像北京、深圳等所有移民城市一样多样化而年轻活跃。

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全民体育的热潮也席卷到了贺兰山下,第一次的银川马拉松自然引起众多的关注与期待。然而,赛后跑者的反响却并非如事前预期的那样美好,评价毁誉参半,甚至批评的声音还更多一些。

“赛道不合理”“消失的补给站”“猝死”是热度最高的三个网友对赛事的评价词,直指赛道设置、全程补给和医疗保障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网友甚至给出了“三无马拉松”“高速公路马拉松”等评价。媒体也批评声不断,人民网发表了《马拉松赛究竟应该为谁服务》的文章,澎湃新闻的评论则是《银川首届马拉松遭跑友吐槽 优质赛事应做到哪些》,凤凰网更发表了网友对赛事主办方不专业的质疑,而宁夏和銀川本地的媒体则做出了积极肯定的报道与评论。

马拉松在我国早已不仅是一场赛事,作为一个大型社会活动,它承载了太多不同机构、不同人群的诉求和梦想。体育管理部门希望通过它来推动大众体育、全民运动的发展;赛事组织运营方的诉求则是利益与商誉;而更高一层的城市管理者在付出了数百万元的央视转播费后,一定期望可以借此把家乡展示到全国甚至海外,从而带来更多经济增长的机会并最终提振造福民生;马拉松运动员的目标是成绩与奖金;绝大多数非职业参赛者则希望能顺利完赛,享受完成自我突破的喜悦,或只是轻松美好的赛程体验。这些各自不同的目标被放入了一场赛事,被寄予厚望,于是必然导致相互的冲撞与最终相互的妥协。此次最有争议的赛道问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赛事组织方从原本设计的城区内环形赛道最终改为40公里的直线赛道,直接成本的增加就超过了130万元,应该说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达到了城市管理者把银川以及新建的滨河新区向全国推展的目的。央视的转播也不辱使命,航拍画面美轮美奂。但最终也造就了赛事最大的根源性问题,这或许是赛前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亦如银川美好的影像和参赛者的病诟在相互交织,银马的成败也绝非一个简单论点就可以描述清楚。

我们在银川采访到的多是本地跑友,他们绝大多数表现出的都是对银马的肯定、自豪与包容,这和网上的批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也试图把更多的信息和声音挖掘传递出来,但很遗憾,最终也没能采访到银川体育旅游局的相关负责人,赛事主办方北京世纪盛典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正式回复也只是赛事的官方描述资料,大家对银马的过程和细节都不愿再去回想。

面对难局,回到原点往往不失为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当有了多重目标、多个原点的存在后,结果就不再容易被有效掌控。各种或左或右的建议都难免偏颇和一厢情愿。或许今后对一个城市的马拉松来说,城市管理者、赛事主办方、运营者以及参赛者,每一方都能多去了解、思考和尊重其他方的诉求,能更多地对自我进行要求与改进,才能慢慢搭建和创造出一个良性的体育赛事和体育旅游新生态。

我们期待着明年的银川马拉松。

猜你喜欢

贺兰山马拉松赛银川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印象贺兰山
老银川的样子
男子蹭跑广马被终身禁赛
《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