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另外一种真诚

2017-08-11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7年25期
关键词:红布小刀同情

有那么一个瞬间,我在清醒的上当意识中当了一次真诚的施主。

事件发生在果城南充的一个街心花园。两个小孩在电影院前玩魔术,一男一女,年龄在十一二岁之间。男孩站在那里手捧着碗向路人行乞,女孩低头坐在地上玩着一块红布。女孩的手距布有盈尺之离,红布下面似有活物在动。女孩抬起头来,一张污垢的脸上充满成人才有的悲戚和皱纹。女孩揭开红布,布下并无活物。她看着我和我的朋友。我没看清她眼神的内容她便沉重地低头躬身,作痛苦状。我这才发现她左手腕上插着一把足足八寸长的匕首,真是惊心动魄。我不敢相信这种残酷,既迷惑又同情。是什么人如此狠心把刀插在她手腕上的?干吗不取下来?简直惨不忍睹。

我被这个情形触动,千真万确。我慢慢地把手伸向了衣包。男孩端碗走近我。友人捋了捋我正伸向衣包的手,他的眼神告诉我:别上当。我看到女孩那血迹模糊的手掌和痛苦乞怜的神情便坚决地掏出了钱包,将零钞放进了小碗。

这些年,街头上各式各样的行乞把戏见多了也听多了,十之八九是假的。但这次,俩小孩打动了我少有的同情心。

女孩手腕上那把小刀似乎插进了我心底,让我放心不下。我们在花园逛了逛又回到刚才见到小孩的地方。小孩不见了,但我老丢不开那把小刀和女孩。尽管,经验告诉自己刚才看到的只是一个假象,是行乞者为了获取同情的一种表演,但同情心一旦被唤醒,总是难以释怀。

在电影院附近的一家电子游戏室里,我又发现了他们。男孩正在玩游戏机,女孩在一旁笑得很开心,和刚才的模样截然有别。同时,我注意到女孩左手腕上的小刀没有了。我丝毫没有上当后的愤怒,倒生出一种莫名的悲哀。

我想把这事给忘了,站在书摊前翻看杂志,直到暮色苍茫。在回酒店的路上,忽见前面围着一群人像是在观看杂耍马戏。我又兴奋地挤了进去,又是那俩小孩,玩着同样的把戏。我居然一点都不惊异,我想认真看看那刀子究竟是怎样刺穿手腕的。

开始的节目和刚才看到的无别。末了,那女孩一边发出“看啦,嗨嗨,啊”的声音,双手非常熟练地玩着水果和两个小碗。手腕上包扎着一根红布条。最后,女孩揭开左手腕包着的布条。腕节上没有伤口,完好无损。

她老练地看了看围观的人群,从一个黑色小包里取出盛有白色粉末的小瓶,撮了一团撒在腕上。随即她在红布下面摸索着。我又开始莫名地紧张起来,又是那种既恐惧又同情的心理。

我尚未作出任何反应,一把血淋淋的小刀又插在了女孩的左手腕上,且淌着鲜血。男孩向围观者举起了小碗。我无论如何审视都看不出破绽。

这次,那女孩清瘦的脸颊上流着眼泪。

我被眼前发生的一切弄糊涂了。那刀那血那眼淚,一切的理智都认为是假的;但一切的现象和感觉似乎又是真的。

我又一次掏出了钱包。

我两次都是自愿而真诚的。只是不明白,这真诚属于哪一种?

(选自《今日文摘》)

【赏析】

十一二岁,正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本该在明亮的教室里接受教育,两个孩子却做着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事情——街头卖艺。这让我们不禁疑惑:他们怎么会在这里?为什么会这样?对此,作者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悲哀”,并且在再次遇上他们时出手相助。这不是因为作者相信两个孩子,而是因为同情,这种同情已经战胜了识破骗局的理智,是作者内心良知的呼唤。这样的结果,无疑能引发读者对人性真假善恶的思考。

猜你喜欢

红布小刀同情
轻便方便的小刀
理解即同情——以明清以来限制对外交往为例
那些理财被骗的人,有多少真正值得同情?
静物
爱笑的红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