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勇:我愿做个快乐的傻子

2017-08-11雷露

四川劳动保障 2017年7期
关键词:吉列刘勇社厅

文/雷露

刘勇:我愿做个快乐的傻子

文/雷露

【我的民情日记】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又去了村里的幼教点,送了一批御寒冬衣过去。孩子们穿上新棉衣,虎头虎脑的样子真可爱。买衣服的这笔钱,本来是单位发的“第一书记”补贴钱,我原来想将这笔钱孝敬给父母,可是看着孩子们单薄的衣衫,最终改变了主意。我并不伟大,只是看不得别人委屈。如果洛作村能够人人脱贫,那我愿意做个快乐的傻子。

从成都北站出发乘坐10个小时火车到达凉山州西昌市,然后转乘客运大巴,4小时后到达布拖县,再坐30分钟汽车才抵达乌科乡。而要去位于乌科乡场镇西南方向一处山坳里的洛作村,还需乘坐20分钟的班车。一路翻山越岭,这便是刘勇从一名四川省医保局机关科员成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要走的路。

心里装着一本民情账

2016年3月,刘勇初到洛作村,冰天雪地和强烈的高原反应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而村里的情况更是让他心惊——没有硬化公路,也没什么基础设施;破旧的土坯房连成片,人畜共居的生活习惯依然存在;小孩成天光着脚丫在泥里打滚……“这是我见过最穷的地方。”尽管前路难行,但刘勇很清楚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责任源于共产党员的信仰,也源于对群众脱贫致富的担当。

“就是走走过场,回去好当官。”“外来的和尚念不好经。”……然而,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村民们对这位新来的书记并不买账。刘勇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村民的观念必须慢慢来,要走心。

学彝家话、进彝家门、做彝家人。这便是刘勇走出的第一步。在随后的2个月里,他用双腿丈量着洛作村的每个角落,察实情、听民意,入户走访达65次。每次走访,刘勇都会带上一个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全村612人、39户贫困户、163名贫困人口以及15名孤儿的生活生产情况,事无巨细。“这一户没有经济来源”“这家人只有一个劳动力却有两个病人”“这一家3个小孩都没有上学”……每当闲下来,刘勇就会翻开笔记本查看,或是补录上最新情况。村民信息不仅被他记在本子上,更记在了心里,“这就是本扶贫的民情账。有了这本账,精准施策才有底气”。

在一次走访途中,刘勇注意到路边有个10来岁的男孩独自赶着羊群,衣着破旧,流着鼻涕光着脚,个子还没羊高。他上前询问得知,这个“鼻涕娃”名叫吉火尔聪,是个孤儿,现借住在远房叔叔家,平时帮着放羊做家务,没上学。刘勇听了心里不是滋味,决定改变工作计划,先找吉火尔聪的叔叔商量让孩子去上学。但没想到,吉火尔聪的叔叔干脆地拒绝:“我们家没钱,而且他去上学了谁来放羊?”刘勇随后又上门劝说过几次,依然无果。最终,在他做出“只要孩子认真学习,以后读书的费用都由我来解决”的承诺后,对方才点头同意。

如今,吉火尔聪已入住布拖县福利院,并如愿走进了校园。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刘勇还拿出1万元积蓄用于其学习、生活所需,并向省医保局申请到6000元特殊党费和价值4000元的学习用品捐赠给福利院。“这点援助微不足道,却或许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一切为了群众顺心满意

刘勇(左三)和群众打成一片

60多岁的吉列力且是洛作村的一名五保户,常年独居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一天,刘勇在走访时,吉列力且上前拉着他诉苦:“我晚上不敢睡觉,怕房子倒下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住进一间安全的房子。”刘勇记住了吉列力且的话。随后,他多次到县扶贫移民局等相关单位积极争取,落实到3万元的建房资金。但这对建房来说还远远不够。经过再三考虑,他瞒着家人,把自己的3万元住房公积金偷偷取出来用于房屋修建。资金一到位,他又忙着选址、请工人……最终,一间40余平方米的安全住房建了起来。刘勇至今还记得,吉列力且搬入新家的那一天,“笑得像朵花儿”。

2016年,全村共修建安全住房60套,基本覆盖全村所有贫困户,未修建的也已纳入2017年彝家新寨建设项目。“今年年底全村群众都能住上好房子。”刘勇说。

解决了“住”的问题,解决“行”的问题又摆上日程。“行路难”是很多贫困地区的共性问题,洛作村的情况特别严重。在过去,村民出行全靠一条条的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汽车到村里也只能推着走”,不仅影响村民的生产和生活,也极大制约了村子经济的发展。为了疏通“输血造血主动脉”,刘勇通过省人社厅协调,申请到省交通厅专项资金240万元用于启动村道建设。如今,洛作村的硬化路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原来的“糟心路”正一步步变成村民的“顺心路”。

让产业成为村民的“金钥匙”

随着工作开展的深入,刘勇发现村民的贫困问题突出在思想方面——长期以来,许多人养成了“等靠要”的思想,没有奔康致富的意愿和动力。“必须转变观念!”刘勇认为,要变“给予式扶贫”为“生产式扶贫”,关键就在于发展产业。于是,他和村干部结合洛作村地域特点和市场需求,在前期民情民意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以畜牧业为主线,山村旅游业为副线”的脱贫之路,“要让产业发展成为打开贫穷枷锁的‘金钥匙’。”

通过刘勇争取,省人社厅为洛作村协调了10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成立了“布拖县乌科乡洛作村黑绵羊专业养殖合作社”,聘用专业人员传授养殖技术。同时,合作社还给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每年可为村里集体经济创收6万元。在合作社的另一端,刘勇还别出心裁地开辟出一个养猪场,并以年租金5万的价格承包出去,大大提高了村民收入。

随后,刘勇又将目光投向了山村旅游。凉山州重点打造的旅游景点乌科牧场靠近洛作村,春夏更替时,满山盛开的索玛花引来大量游客。“有人就有商机。”刘勇敏锐地觉察到,这是洛作村发展旅游相关产品的契机。为搭乘乌科牧场的“顺风车”,非科班出身的刘勇认真查阅相关资料,编制完成了《洛作村旅游发展规划》,并向有关单位争取协调到1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修建占地3000平方米的鱼塘和农家乐,吸引赏花的游客前来钓鱼、吃彝家饭、体验彝家风情,以此带动当地旅游相关服务的发展。一位村干部感叹:“别看咱书记年纪轻,点子真不少!”

而立之年的承诺

今年2月22日,是刘勇30岁的生日。他没告诉任何人,只是早上下馆子吃了碗米线,讨个好彩头,然后就下乡去了。夜晚,忙碌了一整天的刘勇总算有空闲思考自己三十而立之后的人生。“有人说我傻,自己舍不得享受,却为不相干的人出钱又出力图个啥?其实,我内心也曾迷茫过,但看到村子一天一个样,也就觉得值了。眼下,这里就是我奋斗的广阔天地,一定要坚定前进!”他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带给他信心的,正是最初那些不信任他的村民。如今,在洛作村,每个人说起刘勇都会竖起大拇指点赞。不少人有事总喜欢找刘勇聊一聊,请他拿个主意。每每听到他们讲是省人社厅派干部来才有了新房子、村委会、合作社,刘勇就觉得心里高兴。

“驻村帮扶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大经历,我亲眼目睹了贫困山村在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双轮驱动下的华美蝶变。”6月30日,在省人社厅举行的庆祝建党96周年诗文朗诵比赛暨刘勇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刘勇庄严承诺,“接下来,我将带着责任与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干好自己的驻村帮扶工作,不辜负山区群众的期待。”

四季更迭,时光荏苒,漫山遍野红艳艳的索玛花煞是喜人。刘勇深信,自己当初在洛作村百姓心里埋下的那颗脱贫致富的种子,也将开出灿烂的花朵。而这,也将是他最大的快乐。

(图片由刘勇本人提供)

猜你喜欢

吉列刘勇社厅
河南省人社厅组织收听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
Dispersion and damping rate of Langmuir wave in space plasma with regularized Kappa distributed electrons
“吉列”如何成为全球第一?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三)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呱啦鸡
福建省委第六巡视组走访福建省人社厅离退休干部开展巡视延伸工作
福建省人社厅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传达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我校成功举办省人社厅2019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
——金融风险防控高级研修班
吉列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