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抢购中国货的美国时代
2017-08-10纪思雨郭英剑
纪思雨+郭英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出国的人们越来越多,大家借此机会到国外扫货,已然成风。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像奥特莱斯各大品牌门店中,人们到处看到的都是手握货币在购买中的国人群体,甚至会出现奢侈品店被一扫而空的现象。近年来,代购热兴起,或者托亲朋好友帮忙代购种种物品,或者通过网络从国外购得自己中意的商品,这种现象对于我们来说也已经司空见惯了。
然而,这种“代购”商品的方式,在美国由来已久,所不同的是那时人们代购的物品乃是中国商品。事实上,早在18世纪初期,美国就开始对中国出产的物品产生了一种狂热的购买欲望。光彩熠熠的绫罗绸缎,素坯勾勒的青花瓷,唇齿飘香的茶叶,全都是美国人所倾心的物品。
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卡罗琳·弗兰克(Caroline Frank)博士在其《物化中国,想象美国——早期美国的中国商品》(Objectifying China, Imagining America: Chinese Commodities in Early Americ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2)中,别开生面地以流传在美国的中国器物为视角,将中美之间这段历史渊源做了详尽的历史回顾。
早期美國人的“代购”有多疯狂?
今天,代购或者寻找代购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各大购物网站上也有各种直营或者代购的商品,内容涵盖了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全世界似乎都知道中国游客的大手笔,在扫货时毫不犹豫的那种疯狂。
殊不知,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数百年前,这群外国人的祖先为了中国制造打得不可开交,早在殖民地时期就豁出性命做海盗,截获商船,走私夹带,贿赂海关甚至一言不合开炮打仗,这些在书中都有极为详尽的介绍。
实际上,早在美国独立之前,已经来到美洲土地上的早期移民,有些人可以乘船到亚洲,致使早期来到美国的水手、商人和消费者都已经意识到了东印度群岛的存在,因此,为到那里去旅行做好了准备。弗兰克博士将目光投向了当时的贸易往来,特别是研究了当时为世人所爱的瓷器、茶叶和具有中国装饰风格的物品,进而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即还处于开拓时期的美国,当时不仅与宗主国英国与欧洲有着广泛的联系,同样与亚洲有着甚至更加广泛的贸易往来。
弗兰克博士在著作中既向我们描述了这种“中国风”的热度,也谈到了究竟有哪些商品为早期的美国人所喜爱。
弗兰克在书中说道,“美国完全卷入了这场中国热”。虽然中美直接贸易关系直到18世纪70年代才建立,但是早期美国人购买的热情看来已经燃烧了上百年。条条大路通中华。美国当年开发了五条线路扫货,可谓费尽周折:通过东印度公司进口,合法规范但要交税;在印度洋和加勒比海做自在海盗私掠船只;利用荷兰的全球贸易网从荷兰加勒比海和阿姆斯特丹直邮到纽约;借道英法西班牙加勒比海,合法走私;或者趁往南欧运输鱼和粮食的时候塞点中国宝贝。
当然,人们会说,当时是否有像今天的奢侈品商店呢?答案是有的。只可惜,就像今天的奢侈品商店一样,东西齐全,但价格昂贵。英国专设的进口店东印度公司征收高额税款,还得从海关起层层贿赂,成本太高。
于是,人们只好另辟蹊径。比如本来是去买粮食,结果买了点茶叶回来泡茶,或者本来想买点生活用品,结果看到中国瓷器摆家里气派就顺路扛了回来。借道荷兰、法国、西班牙都是常有的事,或者有亲人朋友出海,就赶紧写信捎东西。
正如书中所描述的丽芬斯顿(Alida Livingston)那样,因为有个常年出海的丈夫,几十年的家信中,相当的篇幅都是在要求丈夫代购。书中还提到过,1787年,弗朗西斯(John Francis)先生哪怕拖着病体,也得顺老丈人的意思,从罗得岛开船到中国。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中国风的产品都到了何种痴迷的地步。
那么,当时的美国人都乐意“代购”些什么呢?
美洲与亚洲的结缘来自一场误打误撞的探险。奉命寻找东方的哥伦布在美洲大陆上了岸,“异域的木材、食物、生丝甚至陶土和窃取的白银……不知怎么都指向了中国”。(第7页)?如果仔细看,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还真不少,光瓷器除了杯碟碗盏外,还有各种叫不上名的祭祀或装饰的大小件,造型各异,颜色繁多;类似的还有各种漆器或者镀漆家具;雕着中国风物的木制屏风、柜子;还有必不可少的茶叶和丝绸等数不胜数。
这场热潮刮了几个世纪,碰上宝贝物件甚至会一次次拍卖转手或者代代相传,循环利用。到18世纪初,基本每片殖民地的土地上都布满了中国瓷器。地缘上的陌生,文化上的差异使得遥远的中国简化为一件件物品,甚至以“瓷器(china)”命名了中国。
有趣的是,有真就有假;有正品,自然就有高仿品。就拿茶杯来说,意大利和荷兰的工匠都想从中分一杯羹。意大利产的马略尔卡陶器(majolica),瓷白以及其他各种颜色的釉质显然是在模仿中国瓷器。荷兰的代夫特镇早在17世纪初就成了瓷器大镇,生产的镀锡杯碟(Delfware)将中国瓷器蓝白相间的风格发展到了极致。然而,山寨终归是山寨,作为传家宝流传下来的还是经过高温煅烧,保温性能极佳,轻巧结实的瓷器。
“代购”商品的文化身份
购物时,人们往往看重的是外在的品牌标识。但名牌之所以成为大牌,靠的还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卓越的品质。香奈儿创作鼻祖是特立独行的Coco小姐,勇敢打破世俗,解放女性;爱马仕以制作马具起家,坚持手工,至精至美;路易威登是一个穷小子靠自己的才智和双手打造的箱包王国……这些带有异国风味的物品,除了其本身的精良品质,也逐渐被赋予了一种象征的价值。带有中国风的物品所具有的谜一样的品质,被物化到了这些物品之中,在异国的接受过程中,它们又成为购物者身份、地位以及文化品位的一种符号。
在当时的美国,呷一杯茶,手里要捧着配套的中国茶杯,把代购的茶具妥帖排开,才是体面人家的正确打开方式。家里陈设着中国器具,更是贵族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按照弗兰克所描述的,中国风风靡一时的时候,就连崇尚节俭的美国国父富兰克林家里,也都换上了几件中国的瓷器,为的是不要在邻居面前失了脸面。
中国商品一旦进入美国,在与当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作用下,就拥有了独特的文化身份。弗兰克博士提供了一种极为新颖的分析视角:女人像瓷器,因为她们精致迷人,但是脆弱易碎;捧着茶杯悠闲品茗的,往往不是赚钱养家的男人,所以对中国器物的追崇,被视为是女性软弱腐败、无知无能的象征。相比之下,欧洲白银坚固持久,保值保价,象征男性坚强的品质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可见,这些商品中往往携带着不同于西方的文化观念,异国对它们的接受,虽然常常有着歪曲的事实,然而却不乏人们可以深思的因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就是与“代购”有关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为什么往返商船上运输的各国商品中,唯独中国茶叶参与到了美国独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呢?弗兰克博士给出的答案颇有启发性。
她认为有三方面原因:第一,英国与美洲殖民地积怨已深,之前就已经强行征收了各种苛捐杂税,茶叶税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第二,茶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渗入各种气味而变质,变成入口毒药。因此殖民地领袖利用茶叶进行政治宣传,称其为英国殖民者用来腐蚀美洲人民的“鸦片”。第三,因为茶叶在美洲市场巨大,垄断美国的茶叶贸易是英国牟取暴利的主要渠道。因此,抵制茶叶,才能给英国殖民者重创。
由此可见,这段“代购”的历史并没有那么简单,它不仅涉及伴随着商品货物的文化交流,同时也包含着在这段历史时期中的民族政治文化心理。
“代购”商品的文化误读
与今日外国商品的代购不同,在那时对于中国商品的追捧,更多的还是基于一知半解的意会以及一种错误的想象。虽然对中国商品的代购风潮一时,然而,若是问起瓷器上的绘图,屏风上的雕纹,那些殖民地上的人们就只能面面相觑了。
典型的具有中国风韵的图案,如“岁寒三友”只是一种自然装饰,佛像往往做成送子观音才能得到大卖,因为契合基督教义。甚至是刑法图,难登大雅之堂的赤身捆绑和穿刺等酷刑,反而成为一种潮流广受美国人的追捧,堂而皇之地摆在家里炫耀。从木刻、漆器等图案中零星拼凑和揣测的中国,是一个富有浪漫气息的东方童话,其背后真正的精髓和道义难为人知。“……(它们)失去了最初的中国文化身份,简化为一种中国商品,灵魂被抽空,置换为一种资本贪婪和消费自恋。纯粹成为一种欣欣向荣的贸易。……‘中国风成了对蕴含在物品中的文化精髓故意不敬的代名词。”重物而轻文化,是当时普遍的美国社会常态。
当然,这种现象非一开始就是如此。从《马可·波罗游记》起,關于中国的作品和传记就层出不穷且极为畅销,但是这种热情没能持续下去,就转换成了一种文化欣赏和崇拜。当然,这跟清朝皇帝的政治忧虑有一定关系,担心西方传教士借机煽动人心动摇江山,使得尚处萌芽期的文化交流戛然而止,消费中国器物止步为一种只关乎物质的风潮。
但是,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够,还有一个方面,是因为这种大量进口中国器物的贸易动机并非仅是文化欣赏,而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吸引。商人们有时候故意把商品的进口地在“印度”与“中国”之间随意切换,甚至故意混淆产地,其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种异域风情,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也不能不提的是,或许是来自欧洲的消费心理,早期美国人认为花钱买了产品,也就相当于买下了制作工匠的劳动成果;只要给钱,就能让中国工人日夜干活,因此中国工匠们变相地成了美国的奴仆。这种重物不重人的心理,在近代中国屈辱史上并不罕见。
弗兰克博士的非凡之处在于,她从展览在博物馆、陈列在拍卖行、记录在档案内甚至流传在民间的图画文字等的记录中,构想出了诞生之初的美国社会风貌。在她那看似纷乱的章节之间,实际上包含着统一的线索,那便是“代购”商品所包含的文化、政治、社会等因素,也就是说通过这些商品反映出早期的美国人对于中国的想象,以及美国人通过这种想象对自身身份的塑造。其实,作为一种跨文化研究的视角,这何尝不是作者以这段“代购”史的特殊视角,对美国曾经的历史状况的一种另类考察与想象?
《物化中国,想象美国》既是一部论据详实的学术专著,又是一部不乏故事的回忆录,它由具体人物的经历出发勾勒出了美洲大陆的一段东方邂逅。作者在朴素的叙述中不乏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由此,它不仅能够加强我们对于这段对中国商品以及文化的接受史中美国的文化心态的认识,同时也会开启我们对于自身曾经乃至当下的商品文化中诸多因素的想象与反思。
(作者简介:纪思雨,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