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无物
2017-08-10杨剑平
杨剑平
王阳明是儒家四大夫子之一,是圣人之心学的创始人,又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所以要想通晓儒学则不得不认真研究他的心學理论,他是儒家修道之集大成者。尽管有些教授在讲解王阳明,但他们也仅是依文说义而已,故从修道实修上,我需要再深入地讲几句。
一、心外无物是儒家心学的理论根据
有人说王阳明其心学的“心外无物”与西方哲学史上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我思故我在”是一致的。其理由是来自“岩石树花”的一个典故。一天,王阳明与学生们到野外看到山的岩石上有一棵花树,十分艳丽。一个学生问:“老师你说‘心外无物,难道说我们在没有看到这个花树时它就不存在吗?”这个典故颇似西方主观唯心主义的“石头碰到了我脚时,由于我感觉到了它所以才存在”。难道真是这样吗?实则非也。
王阳明当时回答学生说:“你未看到此花树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当你看到此花时则,花色一时明艳起来,便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其意思是说,没见到花树时,你的心与花树没有任何联系,故你不知道有这个花树。但当你看到了这个花树时才知道有这个花树的存在,而且此花树之灿然并在你心中引起了深刻的印象。并不是没有看到花树时花树便不存在。而是你不知道它的存在罢了。这是从认知层面上来讲的。
这说明了主观反映了客观才会有感知,这也正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万物都在你心中。而当你无感知一事物时,你又怎么能断定是否有此事物呢?即使间接的知识,也是别人的主观反映了客观的结果。人的心就像一面镜子照之则映,不照则不映是一样的。故他的学生也理解道“人心如镜者何也?本无物也,故物来则照,物去不照,照与不照而镜之本体自如也,照在物而不在镜也,故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与哲学上的主观唯心主义是风马牛而不相及的。
禅宗有一个典故“心动还是幡动”,这与之是一个道理。你心不动,你又怎么能断定是幡在动呢?同理,如果你心不动,即使花树再灿然你也会视而不见。为什么有的科学家一边极度思考一个问题,一边吃着早点,过后竟然不知吃了什么,其道理是一样的。
而王阳明的真意还不是仅上述的解释。“心外无物”是说,人类求知识有两条道路,一种是外求法,即我们凡人通过不断地读书学习或者亲自在三大实践中去积累经验;但还有一条路即不向外求,而是通过空静修心的内求法。这个内求法便是圣人之法,圣学之道。这是凡俗的人们所无法理解的。当时儒学朱熹是主张先由博返约,而王阳明则是先修道,先得良知再去博取各种知识。因为“心即道”、“心即天”、“心即理”、“心即宇宙”、“心即万物”。当人心达到极度虚无时,便会产生一个心理质变,即开悟,明心见性。一旦达到这个成果,万事万物皆备于我心,一切知识便会自然在心中显现。这也便是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良知”。所以在圣人们看来,外求法是少、慢、差、废,而内求法才是完全彻底的真正的求知之道,故曰“心外无物”也。在形而下的层次中,可以讲意识是人的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但在形而上的境界里则是完全相反,山河大地尽是内心中之妙物也。故老子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甚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儒家的心学与道家的认知是一致的。而对佛家来说也是如此看法,故六祖曰:“人之自性,本自具足一切。”由于我们是凡人没有达到明心见性之层次,所以才会望文生义,胡乱解释圣人之言,瞎判断“心外无物”是主观唯心主义,这便是天大的笑话。
二、“良知”乃圣学开悟之成果
王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便是指开悟后的那种不学而会,不求自得的大智慧、大知识,在佛学来说则便是般若正智。这种智慧则必须在身心合一,神气合一,时空合一,体用合一,人天合一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这是修道者开悟后的成果。所以,自古以来,大圣人们都走的是这条路线。只不过王阳明在这方面重点发挥,更加突出地提倡这个圣人之说罢了。王阳明曰:“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即道,心即天。”“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万物皆备于我。”一言以蔽之,良知者乃人之自性,本性,本体的自然本能,非禅定甚深者不可得也。对此王阳明是多有论述的:
“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此良知一说,是从万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到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眼法藏。”
“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不假外求,心自然会知。”“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本来面目,即吾圣门之良知。”“良知本体,皎如明镜,略无仟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良知在我,操得其要,譬如舟之得舵。”“良知之发见流行,光明园莹,更无挂碍遮隔处,此所以谓之大知。”“夫唯有道士真有以见其良知之昭明灵觉,圆融洞彻,廓然与太虚同体,太虚之中何物不有,而无一物能为太虚之障碍。”“灵灵明明,触而立,感而通,无所不照,无所不觉,无所不达,千圣同途,万贤合辙……真乾坤之灵体吾人之妙用也。”
由此可见,良知也乃佛学中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即心之本体也,乃禅宗之开悟,道家之打开天门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也。得之者,即得道,得宇宙也。也正是陆九渊所言:“我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之谓也。故王阳明曰:“心外无物”,“心即是道”。因为真心乃道,乃天理。真心显露,宇宙便一览无余,还用再去外求什么知识吗?宇宙尽在我心中,还有什么内外之分吗?这种良知乃大知也、是胜知也、是圣人之知也。不学佛修道者是绝不会理解的,因为这是形而上的东西。释迦摩尼曾说过的:“心即是佛”,与王阳明说的:“心即是道”是同义语。
三、王阳明是如何开悟得道
“自古英才多磨难”,王阳明也不例外。尽管他父亲是状元及第,尽管他5岁便能背诵儒家经典是个神童,从小就立志当圣人。可是他的人生路并不平坦,十三岁母亲病故,便在感情上受到不小的打击。然后又因批评朝政被重责四十军棍,打入监牢,受尽百般折磨。受贬之后在流放路上又被锦衣卫一路追杀。到了贵州瘴疠之地却又病倒,再次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可谓是受尽了人间苦难。因此,才激发了他重新审视人生。他看到奸臣当道,皇帝昏庸,社会腐败,发现必须得重新走修道的路子,他的人生才能有希望,这也正是“置于死地而后生”。尽管他也曾因修道无果彷徨苦闷过,他感慨道:“一生学道终为虚也。”就是说一生修佛学道没有任何收获,空度了光阴。但是,这次重修他是下了必死的决心。“年谱”中记载他做了一具石头棺材,其意“不成功毋宁死”。他每天夜卧其中练功。功夫不负有心人,忽一日,他呼啸而起,大声喊到”我开悟了“,即得道了。何谓开悟,即在虚极静笃中内外两忘,光照天地,与宇宙合为一体,明心见性了。换他的心学语言说是“致良知了”。而从中我们可以得知他是在练睡功时得道的。
睡在石棺中当活死人,其方法是想象自己已经死了,身心俱灭一念不存,彻底空掉了。这对排除杂念入静是很有效的,这种方法在道学中又叫做“摊死”功法。白天可以练别的功法,但到了晚上还可以通过练睡功继续练功。故古人云“圣人有息无睡”。意思就是,圣人们晚上不睡觉,免得颠倒梦想杂念乱生,白白浪费了一整夜的光阴。睡功便是睡醒合一,也不属于睡,也不属于醒,而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唯在胎息的禅定度过一宿。
王阳明的睡功,又叫作调息之法。正如朱熹所言“古人有息无睡,故曰‘向晦入燕息,世人终日扰扰,全赖后天渣滓厚味培养,方够一日之用,夜间全赖一觉熟睡方能休息,不知此一觉熟睡,阳气尽为阴浊所陷,如死人一般。若知燕息之法,当向晦时,耳无闻目无见,口无吐纳,鼻无呼吸,手足无动静,心无私累,一点元神与先天清气相依相息,如炉中种火相似,比之后天昏气所养,奚啻千百?是谓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谓之息者……先天元神元气停育相抱,真意绵绵,开合自然,与虚空同体,自与虚空同寿,始方寿徵也”。
王阳明曰:“所谓其所不睹,其所不闻者何事物?此乃道家真种子也。试看吾儒真种子安在?寻得见时,便如下文武火也。”他所说的真种子即禅定态。
王阳明一生当与道有缘,在他新婚之夜时,他却不由自主地跑到一个庙里,与一个老道畅谈修道方法,两人竟通宵达旦谈了一夜。天亮了他还依依不舍地问老道“我们何时还能再见?”当时已九十高龄的老道笑笑说“二十年以后吧”。果然,20年后王阳明发配来到贵州又不期而遇见到了他。所以王阳明的成功不能说和这个老道没有关系。如果说被贬之前他学佛修道是一个渐进打基础的量变的过程,那么到了贵州后这两年便是猛打猛冲的质变的过程了。按道家语不舍得自家性命到真空境界便不得开悟也。所以王阳明的修道是偶然,也是人生之必然。
王阳明开悟后对学生曰:“一日在龙场静坐到寂处,形骸全忘了,偶因家人开门惊觉香汗遍体,谓释家所谓见性是如此。”在《年谱》中记载“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四、知行合一的真意
这正是王阳明心学“致良知”的一种修持方法与原则。静中也是修,动中也是修。故王阳明曰:“我当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之处,便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个不善的念头克制了,须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胸中。”他的意思是,修行必须要在一起心动念时开始,只有在生活中点点滴滴不断地修持,你的心才能静定下来,不能因小而不为。否则,你就无法靠近大道。修道的理论再好,如果你不认认真真地从一言一行中去修持,那修道只能是一句空话。
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这是一般人所不理解的,即“体即是用,用也即是体,体用是合一的”。
他说道“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统”。
“良知是未发之中,寂然是大公的本体,便自然感而遂通,便自能物来则应,令此心光光地,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寂然不动,自然发而中节,自然感而遂通,自然物来则应”。
“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窍之灵处,是心一点灵明……昭明灵觉,圆融洞彻,廓然与太虚同体……本无不中,本无不公,终日酬酢,不见其有功,终日闲居,不见其有静,真乾坤之灵体,吾人之妙用也”。
王阳明一生南征北战是个常胜将军,从未打过败仗。故他的学生问他“用兵有术否?”他却答曰:“用兵何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凡人智能相去不甚远,胜负之决不卜诸临阵,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平时智术皆有不足,临事忙失若此,智术将安施。”其意是,人们的智慧差距不大,关键在你的心有没有定力,如果平时你兵法学的就不够,临阵你又慌乱,那么兵法智慧还有何用呢?你的心真的空静下来了,你就能准确地判断战局。如果你的心已达“良知”了,那你就能走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前面了,良知大于兵法也。所以王阳明不无感叹地说:“天理是一大头脑,千圣万贤共此头脑,终日终身只此一大事,立志者,立乎此而已。”其意思是说,心学乃圣人之学,每一个有志向的人都应花一生的精力去追求这个真正的大智慧。
王阳明的心学告知人们,要想真正完全彻底地认识宇宙和外部世事,那有一条路最根本,最便捷,即莫过于“心外无物”的手段,达到“心既是道”的成果。只如此你就会有了完全彻底地了解整个万事万物世界的头脑。此外,学心学不但要在书本上、课堂上学,更重要的也要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去修行。不苦修、不实际去求道,那再好的道学理论也是白费。
王阳明的心学实乃整个儒家心学的集大成。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意思即是,我15歲就开始立志学习圣人大道之学了,30岁就基本上了解了心学的大概内容,40岁就已经有了心得体会与修道方法,没有什么疑问了,50岁就已经开悟而知天理了,60岁就已经达到闻声而了知一切,有了神通了,70岁便达天人合一与道合真了,无所不能而成圣了。
王阳明接过了孔、孟、朱熹儒学的接力棒而成了中国儒学上的第四代的领军人物,为中华民族文化添上了非常浓重的一笔。尽管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少有的立功、立德、立言的不朽杰出人物,但由于当时政治的腐败,却使他一生坎坷,最终也只能采取避世退休一法,过早地退出了当时勾心斗角肮脏的政治舞台。但他的心学却并没有因他的急流勇退而销声匿迹,反而耀灿长空,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及全世界的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