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2017-08-09吕乐天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钢琴课程被更多学生选择。在高校钢琴教育中,对学生音乐素养进行提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首先阐述了音乐素养在钢琴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之后针对高校钢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钢琴教育 音乐素养 策略
一、音乐素养对钢琴教育的重要性
钢琴在乐器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其音乐表现力极强。钢琴属于演奏难度较高的乐器,在具体弹奏中变化丰富,这就使得初学者很难对钢琴的技巧进行把握。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学员自身的音乐素养对其具体的演奏情况会产生直接影响。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有些学生没有很强的领悟能力,基本功不够扎实,学习效率较为低下。如果学生没有较好的音乐素养,就算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在弹奏过程中也很难完成变通,不能在弹奏中进行创作。所以,在高校钢琴教育中,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提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高校钢琴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重视基础理论教学
就目前的音乐专业教学情况来说,有不少学生在入学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培训,也没有深入探究过音乐理论,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音乐理论知识严重匮乏。高校在钢琴教育中往往忽略这一问题,认为学生在之前的学习阶段完成了乐理知識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基础理论的教学,很多学生在钢琴训练中因此发生了很低级的错误。
(二)教学内容单一
社会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对各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使得钢琴教学的目标需要改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教学方法也还是沿袭惯用的应试教育,没有根据社会环境有所突破,缺乏创新意识。在钢琴教学中,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对钢琴的兴趣,从而对学习效率产生不良影响。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差
钢琴教育应该对学生的实际演奏能力进行关注,单纯强调乐理知识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所以在钢琴教学活动中,老师需要对乐曲的基本理论进行讲解,之后进行示范演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不能全面地完成授课工作,导致学生在自己演奏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使得理论知识与音乐实践不能进行有机结合,学生学到的知识大多较为死板,不能进行灵活的应用。
三、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措施
(一)重视因材施教
教学活动的开展对象是学生,只有教学目标、内容、方法都符合学生的现状,才能让教学活动取得最好的成效。这就要开展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的方式非常科学,在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取得的成果也较为显著。因材施教开展的前提是老师要对学生有较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方案的选择。所以,在钢琴教学中应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才能够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要求,保证教学活动有效开展,促进每一名学生的进步。因材施教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了解,及时根据发展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二)加强理论结合实践
钢琴教育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具有钢琴演奏的能力,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在具体教学中,老师首先要保证学生具有很强的乐理知识,之后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演奏能力。所以,老师需要在教学中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钢琴素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是先动脑后动手,给学生充足的理解时间,对老师所教授的内容进行理解消化,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通过钢琴演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学生要想培养起较高的音乐素养就需要正确的练琴习惯,良好的习惯还能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水平,掌握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开展科学的钢琴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的练琴习惯。老师要有意培养学生乐感,帮助学生熟练应用钢琴技能,在学生具有一定乐感的前提条件下,提升其日常训练的难度。在使演奏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时,节奏感也得到提高。钢琴演奏不是短时间就能有成效的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老师要起到有力的督促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还要善于鼓励学生,对其进步给予肯定,使其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充满热情,领会到钢琴演奏的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重大。目前,钢琴教学中存在问题较多,例如忽略理论教学、教学内容单一等。面对这样的现状,必须采取对策进行解决,让钢琴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汪丽萍.钢琴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索[J].咸宁学院学报,2006(02).
(作者简介:吕乐天,女,硕士,河北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教师,研究方向:钢琴、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