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废名《桥》的禅味研究
2017-08-09叶阳阳
摘要:废名是京派小说的鼻祖和诗话小说的开拓者。《桥》是其典型代表作,此小说就像是废名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的生活片段,每一章节单独拿出来都可以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小故事,即使没有一个连贯的故事框架。但是,在耐心读完后发现,原来这些景色中的景物加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图画,表现着浓郁的禅味。
关键词:废名 《桥》 禅味
《桥》这部小说是废名作品前期最具典型性的禅味小说,一种佛禅趣味是其追求的价值方向。这部小说虽不完整,但是依然堪称文坛经典之作。这部小说的最大亮点并不在于它完整的故事性和情节性,而在于其独特的意境美,即我们所说的禅味,小说的整体风格与佛教的意境不谋而合,但是小说并没有刻意地去阐释佛道,而是在整部作品的意境中傳递着禅味,废名小说主要描绘的是“一幅幅经过禅宗哲学与美学净化过的日常生活画面,他们没有多少人间烟火气,而是禅意盎然”[1]。他追求的是一种宁静致远,乐于自然之境界。
《桥》的意境表现在诸多方面,有动有静,有虚有实,有心有物,很巧妙地做到了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这也成为《桥》独树一帜的风格特色。流动着的水,安静的桥,实境有桥、塔和碑,虚境有梦中雨和暗中花,虚虚实实构成了似有似无的境界,这也正是禅的最高境界,空灵而又神秘。“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2],而《桥》正是这种理论思想的完美实践。
在佛家思想中,认为现实世界充满着生老病死等诸多人生苦难,只有从种种苦难中解脱出来,才能得到解脱和升华,回归本心方可重生。有时此岸非彼岸,有时此岸就是彼岸,这个道理在《桥》中有很好的说明,程小林、史琴子和青春美丽的女孩细竹一起过桥,细竹立于桥上,这至美的瞬间便深深印刻在小林的脑海中,这样美的画面便定格于此,《桥》的本意也许是想带着小林到达彼岸去感受至真的美,然而《桥》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和结果,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和期待,彼岸的美也许就定格于此了。这里的美,完全是作者心造的境界,他向往亲近自然、融入自然。
在这部作品中,最具有禅味特色的片段可谓是以下几点:其一,小说主人公之一的程小林独自进山寻找庙宇,在他一无所获困窘迷茫时,看到一块大石碑上刻着这样四个字“阿弥陀佛”,此时更加离奇的事情是突然飞来一位和尚,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这位和尚既超脱于现实的尘染,又离不开世俗的限制,看似人间天堂的境界一下子暴露了本质特征;其二,小说的另一位主人公琴子在沙滩上遇到一位恰好刚刚从她奶奶那里讨过米的老尼姑,老尼姑讲述的故事代表着忏悔和虔诚,出自她口中的现实人生,显得格外悲凉。
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它的故事,在于传达这故事的手法,也许废名带着这样的初衷形成了自己的异类创作风格。废名带着温和、同情和豁达的心态及眼光去审视这个外化的世界,从小就受到佛家理论的熏陶和感染,这对他的文学创作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他笔下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没有典型的人物个性,在阅读之后进入苦思冥想的精神境界,这样方可大彻大悟,豁然开朗。
《桥》中的人物大多是幻想心造出来的,内容的展开就像心灵自由的飞翔,不需要顾及现实的直接土壤,不需要受客观因素的束缚和制约,即我手写我心,自由即解脱正是禅味的最高追求。所谓的桥,可以理解为实际存在于河面上空间意义上的桥,也可以是心中永恒的桥、时间意义上的桥。程小林究竟有没有过这个桥呢?他感觉过了但又好像没有过,他只是跨过了空间意义上的桥,这里时间和空间混沌在一起,却又似乎被隔离肢解,把现实中不可能一下子跨越二十年的时间界限在那一瞬间实现了,融入到禅味中。
鹤西在《谈桥与莫须有先生传》中道:“这书给我的印象是一盘雨花台的石头,整个的故事是一盘水……读者可看见一颗一颗石头的境界与美,可是玩过雨花台的石头的又都会知道这些好看的石头如果离了水也就没有它的好看了。”[3]废名先生的句子都是“生命的结晶”“绮美的碎片”,然而我们不能孤立这一片片残梦,而忽略了其中互相闪耀的部分。
参考文献:
[1]罗成琰.废名的《桥》与禅[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01).
[2]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2)——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3]张晓文.破天荒的作品——论废名小说叙事艺术的独创性[J].山东电大学报,2007(10).
(作者简介:叶阳阳,女,研究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