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见

2017-08-09施星宇

参花(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视野主观班主任

施星宇

在我们的生活中,“偏见”无处不在。比如:优秀的老师要能写一手漂亮的黑板字;女生在理科竞赛上不可能获高等奖;网瘾者都是差等生或街边混混……这,都是个人偏见,既然“偏”,难免就会有不全面、不彻底,甚至贬义的成分。可见,偏见是人所持有的主观印象,往往掺杂了个人情感,并不是理性的结果。

在学校里,若是有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接连交不上作业,毋庸置疑,他会立即受到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关注。通常情况的发展是:班主任面谈,一上来面有愠色地问为什么没交作业,一听到“没写完”的回答便不由分说地开始说教,经常牵扯到学习习惯拖拉、态度懒散;但若是成绩好的优等生,还未等学生开口,老师便会主观地认为其生病或有别的事耽误了。这便是“偏见”。当然,我不以偏概全,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这样,如果我绝对地说,那不也成“偏见”了?

处在我们这个年龄段,叛逆似乎成为定性标签,不交作业往往有很多原因,部分学生也许是老师家长们普遍认为的那样,偷懒或者贪玩等恶意不完成作业;但有的学生则是受到了客观环境的影响或者是作业太难无法下笔,这时候恰恰需要来自老师的安慰与鼓励。这样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好,那么所谓的“差等生”在老师眼里也只会越来越“差”。而学生呢?基于对老师的反感也会连带着讨厌学习。这时候,偏见成为了学生与家长、老师之间矛盾不断滋生的最隐秘内核,从表面看是长期以来沟通的缺乏、理解的滞后形成的偏见。可事实上,从比这早得多的日子里开始算,人的主观偏见才是罪魁祸首,轻则影响成绩,重则影响一生。这听上去有些夸张,可细想之下,的确是这样。可见,一个人性格上的主观偏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大。如果这个人是教育者或官员,那么后果是不是更加不堪设想?

我曾一度混淆偏见与成见,直到最近才渐渐意识到,正是固有的、不变的成见,在潜移默化中将个人生活经验里消极片面的观念强行赋予一件事物,创造出新的思维联系时,偏见就产生了。这种联系不断被各种现象、同类型案例“佐证”,负面色彩亦愈來愈浓重,最后演变为情绪开关的旋钮。

偏见,事实上会受到个人经历、视野的限制与束缚,是难以避免的。你拓宽了视野,消除了一种偏见,又极可能增添新的一种。因此,如何处理自身的偏见甚至他人偏见对你造成的影响十分重要。

诗人林贤治说:“任何选择,同时是一种背弃。”面对他人的偏见、误解,有些人选择了屈服,以忍气吞声为手段“维护”了他人的偏见,这就是背叛自己内心的表现;有些人选择沟通,然而结果可能会是事情的圆满、人际关系的裂痕,这也不是我们乐见其成的。无论哪一种,都无法达到完美。因此,谨慎自身的偏见思维才是最正确的。至于他人,尽力就好,就好像我们生活在处处有偏见的世界,总是渴望发现对方真诚的眼神。

猜你喜欢

视野主观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居· 视野
夸夸我的班主任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真相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