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

2017-08-09曹畅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敬业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曹畅

摘要:职业教育中缺乏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导致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不高、就业能力不强。研究者剖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文化渊源及缺失的原因,指出高职院校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浸润“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坚持不懈”的职业素养;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正心精心、敬业精业”的职业态度;要在技能大赛中磨炼“工匠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關键词:工匠精神;坚持不懈;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2015年随着《大国工匠》节目在央视的热播,引发了国人对“工匠精神”高度关注。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而言,如何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至关重要,要培养新时代的能工巧匠,就要让“工匠精神”在学生的职业素养中绽放。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工匠精神及其文化渊源

美国作者亚力克·福奇在《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一书中说:“工匠精神的拥有者并不单指手艺人,还有使用现成的技术工具,利用创新精神解决各种问题的发明家和发现者。他们不仅仅存在于街头巷尾,埋首在自己的工作室,也可以是默默在写字楼里敲着键盘的程序员。他们专注、仔细,用心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做到精益求精,通过自己拥有的一颗正心、真心、诚心、精心,去迎接当下的人和事。”因此,笔者认为,“工匠精神”就是真心、诚心地对待他人,热情、乐观地对待生活,正心、静心对待事业,坚强、忍耐地对待挫折。对人友善,真心诚意,不欺骗不哄骗,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坦诚相待,不卑不亢;对生活热情乐观,不悲切不狂喜,充满希望,充满力量;对事业对工作,正心静心,不为名不趋利,精益求精,专心雕琢,一丝不苟。

二、“工匠精神”的时代缺失

(一)农业文化的影响和垄断经营模式使“工匠精神”的传承缺乏土壤

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农业文明,自给自足的消费模式,使得国民养成独立于群体之外的生存习惯,“我生产我使用,好坏与你无关”,这样的思维模式不利于产品的精益求精。建国后,由于客观因素,长期的国有控制和计划经济形成的行业垄断,造成国企成为行业老大的角色和地位,而没有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导致产品更新速度变缓,同时,由于奖励机制的缺失,也使得“工匠精神”传承大打折扣。

(二)传统的就业理念影响“工匠精神”的传承

在独尊儒术,“学而优则仕”等观念的引导下,寒门子弟的就业只有一条道,即“做官”。尽管俗语说,“敲锣卖糖,各干一行”“行行出状元”,但行业的三六九等,“士、农、工、商”的行业排序,使得人们对工匠总是低看一眼。这样的行业认知偏见一直延续至今,这也是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低、工匠低人一等的重要原因。

(三)精英教育理念下的招考模式是“工匠精神”传承的主要障碍

长期以来,精英教育理念下的招考模式,在择优录取的环境中,使得优秀者走到了社会的上层,一些缺乏学习能力的人成了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再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社会负面的评价机制,使得“工匠精神”的传承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三、“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途径

(一)在校园活动中浸润“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院团委、学生会开展校园活动,在校园活动中浸润“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坚持不懈”的职业素养。

1.注重体验,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素质拓展训练是对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是对个人心理的挑战,让人直面真实的自我,体会团队的力量。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激发队员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可以将信任和感恩播种在每个人的心中。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对每一个新生班级以“行政班”为单位开展素质拓展轮训,素质拓展活动的项目可以从“组建团队”开始,然后逐步展开相关项目,如“人体多米诺”“破冰”“解手链”等,由简入难,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会合作、懂得协作、体验艰辛,坚定信念,学会感恩。素质拓展结束时可以安排学生代表回顾参训的感受、体悟与收获,让“工匠精神”扎根于学生心中。班级素质拓展轮训活动使得同学关系更加融洽、班级氛围更加温馨、集体凝聚力空前加强,学生“团队协作、坚持不懈”的职业素养在活动中初步养成。

2.强化实践,开展独具特色的“双百”活动

强化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以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为例,多年来,学院一直推行“双百”活动,即倡导学生在校期间做够一百天的社会实践,做够一百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活动。重视社会实践是发展职业能力的需要,是培养良好学风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坚持不懈”职业素养的需要。

3.重视设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型活动

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型活动,活动初期通过播放成功人士的成功经历和本院学生代表的求职经历等,让学生对职业规划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活动中期可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论坛和讲座,可以邀请上市公司的人事部总监、就业指导老师,以及已经签约的学长,就面试、职业选择、能力培养、自主创业等问题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如简历的写法、面试技巧、创业知识、实践经验积累、心理调适、社会就业形势等。论坛结束后,学院就业指导部门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招聘会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活动后期可以评选出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汇编成册。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强化个人认知,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学生督促自己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从准职业人到职业人应该如何转变,这对学生合理安排大学生活,实现职业发展目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面对国际竞争的大背景,只有在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正心精心、敬业精业”的职业态度。

1.教学生学会乐观对待生活

热情乐观对待生活,是做人之要,也是“工匠精神”的生命力。马克思指出,人有三大需要,即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乐需要。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最后归结为人的享乐,即人类幸福。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服务,而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即对幸福的追求。以满腔的热情和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整合,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始终都应该贯穿这一主线。

2.教学生学会正心精心、敬业精业

正心静心、敬业精业,培养做事的基本态度,是“工匠精神”之基。《大学》的开篇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是认知,正心诚意是态度,因此,态度的培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在完成这一任务时,重心不在于传授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而是要求学生不唯名利,不唯面子,对待每一件事情、每一个工序、每一个零件都要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一丝不苟,用心打造产品、用心提供服务、用心进行思考、用心感恩生活,只有持有这样的态度,才能打造品牌。

(三)在技能大赛中磨炼“工匠精神”

2016年8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是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手段。”技能大赛是培养中国年青一代能工巧匠的熔炉,高职院校要做到重视各类技能大赛,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借助大赛的平台磨炼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1.以赛代培,开展校级技能大赛活动

高职院校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以赛代培的方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开展校级技能大赛活动。校级技能大赛可以分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每一次技能大赛的开展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历练,教师可以在大赛前对学生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讲座,进而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让学生把所理解“工匠精神”的理论性知识付诸于大赛的实际行动中,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教师在指导学生比赛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个性化的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于那些喜欢独断专行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学会与别人沟通,学会团队合作。对于那些粗心马虎的学生,教师要培养他们细心认真的良好职业习惯;对于那些粗枝大叶的学生,教师要培养他们关注细节,追求极致。对于那些应付差事,得过且过,抱有“差不多思维”的学生,教师要努力训练他们的定力、耐心和专注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教师通过一次技能竞赛的指导就可以帮助学生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3.率先垂范,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

我们知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要在技能大赛中磨炼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无论任何时刻,对待任何事都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给学生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如在带领学生练习摆盤子的过程中,指导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指定的科学方法,精确到每一个动作、每一秒,为学生呈现出完美的作品,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备赛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于学生赛前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批评指正;对比赛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都要认真对待。

猜你喜欢

敬业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光影视界
“偶像来了”之吴亦凡:左右自己命运的小爷
职校班主任敬业爱生立德树人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试论当好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