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打好“去产能”这场硬仗

2017-08-09高孝平

人民论坛 2017年20期
关键词:去产能僵尸金融风险

高孝平

【摘要】“去产能”成为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去产能牵涉各方利益,不仅要淘汰已经过剩的产能,还需要防止一些正在建设和拟定建设的新增产能的扩张,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涉及淘汰产能企业的转型、资产处置、员工安置、债务债权等问题,政府需做好应对去产能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风险、金融风险。

【关键词】去产能 供给侧改革 挑战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在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提出2016年我国着重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计划,并提出了改革的五项任务,其中排在首位的去产能成为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

供给侧改革下我国去产能的障碍因素

首先,僵尸企业缺乏去产能意识。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2016年7月发布的报告,当前我国工业部门中有7.51%为僵尸企业,而且多存在于钢铁、煤炭和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这些僵尸企业没有实质性的经营活动,却占据土地、信贷、能源等资源。这些企业并不愿意主动退出市场,寄希望于去产能清除其他企业,进而带来市场价格反弹,从而获得发展机遇。这些僵尸企业缺乏去产能意识且抱有侥幸心理,持续消耗大量政府与社会资源,阻碍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其次,去产能带来价格波动,导致很多企业恢复生产。去产能政策实施后,大量剩余产能的退出必然会改变市场供需结构,而一些原本已经退出的企业因看到产品价格上涨而盲目再次生产,这无疑破坏了去产能成果。如在2013年到2015年间,我国的钢材价格因产能过剩而持续下跌。但在去产能政策实施后,因供需变化,我国的钢材价格有所回升,这使得部分企业开始重新生产。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自2016年3月以来,我国粗钢产量开始增加,在2016年4到11月,我国粗钢产量比2015年同期增加1159万吨,增长2.16%。

最后,我国的去产能政策在民企执行相对较好,但在国企执行不太理想。国企长期以来的盲目扩张,造成了大量工业产能过剩现象,因此在去产能中国企应首当其冲。以煤炭行业为例,我国的大型煤炭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2%以上,民营煤炭企业所占比例极小。但由于国企涉及到地方财税、就业、GDP、经济稳定等问题,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在去产能过程中,对这些国企往往采取优惠政策或是其他手段使之避免进入去产能范围。而地方政府又存在去产能任务,民营企业便成为地方政府去产能的重要对象。

供给侧改革下我国去产能的潜在风险

地方政府存在政绩压力。中央政府希望通过去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我国经济转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去产能却遭到部分地方政府的抵制,这主要是因为在现有的财税体制与政绩考核机制下,去产能既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影响,也会削弱地方官员的政绩。一般来说,很多产能过剩的行业会是当地的支柱性产业,长期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大量GDP,还吸纳了大量人口就业,一旦进行去产能,必然会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造成工人失业,威胁社会稳定。为此,地方政府并不愿意去产能,这便与中央政府的政策产生冲突,而二者的博弈结果决定着去产能成效。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去产能上有的还持观望、犹豫的态度,希望其他地区率先完成去产能任务而保住本地区的过剩产能行业。为此,有的地方政府便以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的方式来为当地的产能过剩企业“输血”,违背中央政策维持其生存。

企业债务问题带来金融风险。我国的产能过剩企业长期以来都以借款等维持生存,这意味着整个行业背负着大量债务,而且债务来源组成复杂,一旦进行去产能,借贷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将猛增,各种债务违约和纠纷也将纷纷出现,这容易引发地方金融风险。据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6年的调查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的负债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调查涉及钢铁、煤炭、水泥、造船、铝、玻璃等行业,其中钢铁与煤炭行业的负债最多,二者未偿付债务为7万亿元。在去产能过程中,大量产能过剩企业将破产重组,那些长期严重亏损的企业一旦破产关停,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其他企业坏账率增加,企业的非贷款信贷将会出现大量违约,而信贷银行则出现不良贷款率快速上升。为了防止债务问题带来金融风险,我国中央财政下拨了1000亿元的专项资金,但实际上这远远不能解决去产能带来的大量债务问题,一旦地方政府处理不当,则可能触发连锁效应而带来全面的金融风险。

去产能可能引发的失业问题不容忽视。去产能必然要关停那些长期亏损、效率低下的企业,这也意味着这些企业的员工面临下岗失业,如何安置这些失业员工成为去产能的一个重要难题,如果不能稳妥解决则可能引发社会风险。如钢铁行业在2015年的去产能比例大概为8.3%到12.5%之间,其当年的失业人数也在30—45万人左右;煤炭行业的去产能比例为12.28%,其失业人员数量为54.53万人。而从未来的去产能目标来看,仅钢铁、煤炭、电解铝三个行业将分流100—200万人员,加之其他过剩产能行业,我国去产能所造成的失业人数应在300万之上。这仅仅是因去产能直接造成的失业人数,而实际上考虑到与去产能行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必然也会受到去产能影响而减少生产,因而,去产能所带来的失业规模不可忽视。

供给侧改革下我国去产能的政策建议

要对僵尸企业加大处置力度。供给侧改革的主线是去产能,而去产能的一个主要突破口是淘汰僵尸企业。僵尸企业的大量存在阻碍了去产能工作的开展,也妨碍了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处理僵尸企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政府应对僵尸企业进行分析判断,一方面,对于那些依然具有存在价值的僵尸企业,政府可鼓励优质企业对之进行兼并重组,尽可能的避免因企业倒闭带来的债务风险和失业风险。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污染重、不符合环保标准且没有價值的僵尸企业应果断采取破产倒闭措施。关停僵尸企业必然会带来工人失业、企业债务偿还等问题,为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可设立专项财政资金用以安置失业员工、偿还债务等,这一方面能够确保僵尸企业顺利关停,推动去产能进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会稳定,降低金融风险。

在去产能过程中要加快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在产能过剩行业中占据较大比例,如果不对国企进行改革,那么我国的去产能将很难取得有效成果。但基于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以及政企、银行企业关系等,我国的国有企业去产能一直进展不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改革国有企业。政府可主导民间资本进入那些国有企业长期垄断的行业,与之形成竞争,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使之积极对自身进行改革。政府还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允许其对国有企业进行控股,推动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允许那些技术先进、生产高效的民企兼并低效的国有企业,这能带动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革,提升它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促进国企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去产能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减少对国企的补贴和政策优惠,让市场规律自发淘汰那些产能落后的国企。

政府需做好应对去产能引发社会风险、金融风险等准备。去产能会引起大量工人失业,给社会稳定带来威胁,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政府可采取买断工龄下岗或提前退休的方式,使得工人平稳退出倒闭企业。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被兼并重组的企业,政府可给予一定补贴,使得工人通过培训能够在新企业转岗就业。对于下岗职工,政府可设置安置金,在保障这一群体基本生活的同时,鼓励下岗职工积极创业。在解决去产能引发的金融债务风险上,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降低风险,通过这一方式来批量处置不良资产,并交由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运作。另外,对于那些主营业务依然有一定前景的企业,可以鼓励银行实施“债转股”举措,这也能较好地解决去产能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银行坏账问题,规避金融风险。

(作者为重庆邮电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张文馈:《国企改革才是货真价实的供给侧改革》,《化工管理》,2016年第2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猜你喜欢

去产能僵尸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僵大变尸身
僵尸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