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班”的背后是对优秀生源的垄断
2017-08-09北京马进彪
(北京)马进彪
“学霸班”的背后是对优秀生源的垄断
(北京)马进彪
今年高考到来前,在众多学子埋头复习时,合肥一中的几十名“学霸”却早已被全球顶尖名校录取。6月4日下午,该校加拿大班的48名学子获得来自加拿大及其他国家高校的308份录取通知书。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19的多伦多大学录取率突破95%。据合肥一中校长介绍, “良好的师生氛围和独特的教育方式,让这些学生相较于同龄人思维更加积极发散”。 (见央广网)
在当今语境下,不管哪个学校,若能培养出令国外大学青睐的“学霸”,当然就是最能说出口的硬成绩。而作为合肥一中来说,它属于省级重点中学,并且更是重点中的重点,它能取得这样骄人的业绩,既是这所学校的亮点,当然也是安徽省集全省之力不可小视的浓重一笔。有了这样的业绩,今后更会招来大批优秀的中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合肥一中的业绩就是一个最好的形象广告,它告诉学生和家长,只有这样的中学,才可能培养出令国外大学青睐的 “学霸”。
然而,合肥一中的业绩,其实与全国各地所有重点中学一样,都有着国家资源的集中性,这样的学校,优秀教师愿意来,优秀的学生愿意来,因为那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海拔最高的起点。进了这样的学校,考上大学绝对不成问题,而考上更好的一流大学才是学校定下的最高目标,在这样的氛围里,当然就更容易出大业绩。
在目前,可以说所有的重点学校,都有着极大且极多的优先选取权限。就拿招生来说,重点学校有着普通学校所没有的 “掐尖权”,这使得好的生源都被这样的重点学校掐走,而所有的普通学生则只能到非重点学校就读,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重点中学已经走在了不公平的前列。而同时,这样的 “掐尖权”也一年比一年大, “掐尖”力度也一年猛过一年。因而,长久以来这些学校的 “掐尖”权,就已经形成了对好生源的绝对垄断。
回到最本质的问题上:究竟何为教育?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众所周知,将普通的学生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优秀生就是教育的基本目标。换言之,就是要使起点最普通甚至是起点最差的学生,也能通过学校的培养产生相应能力的提升与超越,这才能显示学校的根本功能和水平,而这也是社会教育目标中的原则性本意。
然而,像诸多合肥一中这样的重点学校,它们从生源上已经注定了一定会取得前因后果式的 “大业绩”,但这种 “大业绩”的取得,并不是学校 “培养”出来的,而是某种 “拿来主义”的结果。换言之,如果将这些优秀的生源集中在任何一所学校,也都一定会取得不俗的业绩。在重点学校的 “掐尖”权之下,不是学校成就了优秀学生,而是优秀生源成就了学校的名份,其中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些学生在上重点中学之前,就已经是最优秀的学生,而并不是到了这些重点中学之后才优秀起来的。
因此,合肥一中取得的,其实并不是什么奇迹,但这里面却包含了一个奇怪的问题,那就是从社会教育原则本意上讲,到底是应当让重点学校将普通学生培养成优秀学生,还是要让优秀生源成就重点学校的名份?如果答案是前者,那当然就是社会教育的本意;而如果答案是后者,那只能说明,一些重点学校的 “重点”其实并没有落在“培养”二字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掐尖”权之下的 “拿来主义”,才是这些学校教育理念上的 “重点”,但这是一种对社会教育目标的扭曲。
责任编辑 邹韵文
门也是一个提醒。高考经济的虚火不但陡增家长经济负担,而且背后有商家的虚假宣传和商业炒作在作祟,这些行为破坏了高考的正常社会环境,是典型的 “不道德经济”甚至是 “违法经济”。健康的市场经济应该是道德经济和守法经济,“高考经济”中出现的种种变味现象,如借机哄抬价格、欺客宰客、虚假宣传等不良行为,应该引起有关部门警惕并加以引导和管理,特别是对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以还家长一个公平的消费环境,还考生一个和谐的考试环境,还 “高考经济”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