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效果观察

2017-08-09孙建平李洁琪廖菲张仁岚卢微王宏娟丁吟孙逊贵州医科大学贵阳550004贵州电力医院

山东医药 2017年26期
关键词:肥胖型米沙坦糖耐量

孙建平,李洁琪,廖菲,张仁岚,卢微,王宏娟,丁吟,孙逊(贵州医科大学,贵阳550004;贵州电力医院)



二甲双胍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效果观察

孙建平1,李洁琪1,廖菲2,张仁岚2,卢微2,王宏娟2,丁吟2,孙逊2
(1贵州医科大学,贵阳550004;2贵州电力医院)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及替米沙坦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12周观察临床降压效果,取静脉血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BMI,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降压总有效率76.09%,高于对照组的41.30%(P<0.05);两组治疗后FBG、2 h BG、FINS、2 h INS、HOMA-IR、BMI均降低而ISI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不仅有助于降压,还可降低BMI、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且安全性较好。

高血压;二甲双胍;替米沙坦;肥胖;糖耐量减低

临床发现,糖代谢异常者易患高血压,高血压也易发生糖代谢异常;其原因为原发性高血压、肥胖及糖耐量减低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胰岛素抵抗。大约50%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参与了高血压的形成机制[1]。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可降低或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而改善其预后[2],但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却难以有效控制其血压。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糖治疗药物,其具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及治疗糖尿病等效果[3];替米沙坦不仅可降压,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等[4]。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们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5]中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②符合《实用糖尿病学》中糖耐量减低诊断标准且为初次治疗[6];③BMI>28 kg/m2;④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及过敏体质、多次治疗等。选择同期贵州电力医院收治的92例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61.8±4.1)岁,高血压病程(3.6±0.4)年;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62.0±3.7)岁,高血压病程(3.8±0.3)年。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服用复方卡托普利(每片含卡托普利10 mg,氢氯噻嗪6 mg)1~2片,3次/d;尼莫地平片30~90 mg/d,阿司匹林肠溶片75 mg/d,治疗期间调整复方卡托普利、尼莫地平用量,使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对照组外加替米沙坦片80 mg/d,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片0.85 g/次,3次/d。两组均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测量血压,评价降压效果。显效:DBP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Hg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舒张压下降但降幅≤10 mmHg,收缩压下降10~19 mmHg;无效:以上标准均未达到。分别于治疗前后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7];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身高、体质量,计算BMI;治疗过程中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降压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09%,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41.3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ISI、HOMA-IR、BMI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ISI、HOMA-IR、BMI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1例服药1周后出现恶心、上腹不适等症状,逐渐自行缓解;无肝肾功能损害,血、尿常规未见明显变化,未发生低血糖。对照组1例腹痛,1例呕吐,症状轻微且自行缓解。两组偶有干咳,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伴肥胖、糖耐量异常情况,而糖耐量异常又是新发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糖耐量异常人群中,每年有10%~15%会转变为糖尿病,而糖耐量异常是可逆的,因此纠正患者糖耐量异常有助于避免糖尿病的发生[8]。糖耐量异常的原因并非胰岛素细胞功能障碍,而是出现胰岛素抵抗,从而致患者血糖水平升高,进一步诱发高胰岛素血症而降低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然而,高胰岛素血症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导致血压升高[9];高血糖可抑制患者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而致其内皮功能受损,加重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此外,高胰岛素还可促进肾小管重吸收Na+,兴奋交感神经,增加其心排血量而影响患者细胞膜外离子转移,最终致其细胞内Na+、Ca2+浓度升高,增加患者周围小动脉血管阻力而致高血压。所以,如此反复循环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甚至可引发多种并发症而致其死亡[10]。临床治疗高血压不仅要控制其血压水平,还需改善其代谢紊乱以预防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往临床单纯性采用降压药物治疗可使患者血压下降,但却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替米沙坦是一种强力高选择性口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其半衰期长,具有持久降压效果。替米沙坦可完全阻断由AT1受体所介导的血管紧张素Ⅱ的全部活性,降低血浆醛固酮水平[11,12];该药物通过特异性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阻断所有促进高血压及并发症的循环系统,从而起到降压效果;此外,其还可扩张患者微血管,打开新的血管,增加骨骼肌流量及血流速度,从而提高胰岛素介导的骨骼肌葡萄糖摄取及其利用率,并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13];并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本身对胰岛素分泌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二甲双胍为口服双胍类降糖药物,其可增加外周组织中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及对胰岛素的亲和力,提高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转位,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及利用;该药物不会增加胰岛素释放,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止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14];其在控制患者体质量及血糖同时,还可较好地纠正患者胰岛素抵抗,并发挥较好的降压作用[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降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患者FBG、2 h BG、FINS、2 h INS、HOMA-IR、BMI均降低,而ISI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显著;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性不良反应。因此,我们认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降低患者效果显著且安全。

[1] 王晓春,李海涛.高血压前期人群胰岛素抵抗情况、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6,56(12):57-58.

[2] 冯宝玉,陈纪春,李莹,等.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随访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5):606-611.

[3] 吴越阳,赵威,张幼怡,等.二甲双胍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室重塑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44):3570-3574.

[4] 顾平,陈岷,李晋奇,等.替米沙坦对比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4):203-206.

[5] 华琦.解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一)高血压诊疗新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4(2):85-88.

[6] 张蕙芬,迟家敏,王瑞萍.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4-171.

[7] 尉耘翠,祝茸,夏丽莉,等.超重及肥胖人群中不同胰岛素抵抗计算指数准确性评价[J].山东医药,2015,55(46):14-16.

[8] 蔡冬梅,林杰,林书坡,等.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2351-2353.

[9] 尹绢,寇光,邱元芝,等.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9):5382-5383.

[10] 吴宏,孙立娟,吕斌,等.高血糖高渗状态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血钠增高时皮质醇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0):2384-2386.

[11] 官继超,龚淑文,吴秀娟,等.黄芪联合替米沙坦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0):3717-3721.

[12] 刘慧,李海剑,高传玉,等.替米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4):335-338.

[13] 邹文淑,王慧玲,王剑峰,等.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左室肥厚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2):3283-3284.

[14] 陈亮,姚志灵,刘文浩,等.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6,45(11):1502-1504.

[15] 王雯,陈一丁,钱铁镛,等.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332-333.

李洁琪(E-mail: 1469052469@qq.com)

10.3969/j.issn.1002-266X.2017.26.016

R587

B

1002-266X(2017)26-0052-03

2017-02-24)

猜你喜欢

肥胖型米沙坦糖耐量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揿针联合化痰逐瘀方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
随访护理对肥胖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评价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胰岛素抵抗OLETF大鼠血清IL-18水平变化及替米沙坦的干预研究
奥利司他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替米沙坦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BMP-7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