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在青少年积极心理培育过程中的效用研究
2017-08-09刘衔华
尹 洁,刘衔华,尹 霞
团体辅导在青少年积极心理培育过程中的效用研究
尹 洁,刘衔华,尹 霞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湖南衡阳 421002)
选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对实施团体辅导的实验班级学生和未实施团体辅导的对照班级学生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前测时,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除“审美因子”外其他23项因子均无显著差异;实施团体辅导后,实验班学生各项积极心理品质的得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友善”“宽恕”“爱学习”等得分提高显著;对照班级学生前后测积极心理品质无显著变化.由此可见,团体辅导对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有一定效用的,且其效用与辅导内容直接相关.团体辅导还是一种学生喜欢且容易接纳的教育方式.
团体辅导;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效用
当今,青少年发展的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被要求具备的能力水平越来越高,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这无疑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挑战.就目前而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总体发展趋势偏低迷化,心理问题层出不穷.[1]92-94如何培养和塑造积极健康的青少年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咨询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校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很强的适用性.但是,它是否对培育青少年的24种积极心理品质有较显著的效果呢?本研究以湖南衡阳市二十三中、邵东阳光特训学校初一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设计了8个团体辅导活动.尝试通过该研究,在评定出以这两所中学初中生为代表的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现状的同时,剖析团体辅导对培育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是否存在时效性和显著影响,进而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新视角和新途径.[2]54-56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分别在湖南衡阳市二十三中和邵东市阳光特训学校初一年级随机选择两个班级,一个作为实验班,一个作为对照班.两个实验班的学生人数均为41人,包括20名男生和21名女生,平均年龄12.3岁;两个对照班学生人数均为40人,包括21名男生和19名女生,平均年龄12.5岁.
(二)研究工具
1.积极心理品质测量表
采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在研究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此量表共100个测试题目,采用5点评分.
2.团体辅导反馈表
针对此次团体辅导而自行编制了团体辅导反馈表,主要是为了收集辅导活动的参与者对这次团体辅导的感受和看法.量表前部分是选择题,采用1~5级评分制.后部分为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通过这个反馈表可以有效地验证积极心理品质测量的合理程度,并与量表统筹来看,才能在辅导效用这一问题上得出真实的结果.
(三)研究程序
1.围绕培养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这一目标,制定较为科学并行之有效的团体辅导实施方案.总体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组建阶段、运行阶段、结束阶段,细分为八个主题活动.(详见表1)
2.分别在湖南衡阳市二十三中、邵东阳光特训学校初一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设立实验班和对照班.
3.实验班进行团体辅导活动的干预,对照班则不加任何干预.
4.团体辅导活动结束后,让实验班同学填写«团体辅导反馈表»,并再一次对所有班级同时进行«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测量.作为后测,为防止重测效应的出现,在让学生填写量表前不作过多说明,且建议其凭借第一感觉填写问卷,不要犹豫和思考.
5.收集并整理问卷.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得出结论.
表1 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四)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统计方法有t检验、描述性统计等.
二、研究结果
(一)积极心理品质测评结果
1.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得分及差异性情况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得分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前测得分差异性不明显.除了审美因子p<0.05,差异显现比较大之外,在其他23项因子的得分上,两个班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2.实验班前后测得分及差异性情况
表3 实验班前后测对比统计表
续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实验班在参加团体辅导之后,各积极心理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爱学习”“开放的思想”“洞察力”“公平”“希望”“感恩”“社会智力”这几项品质上前后测的得分差异性显著(p<0.05),在“宽恕”“勇敢”“爱与被爱”“团队精神”“友善”这几项品质上前后测的得分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
3.对照班前后测得分及差异性情况
表4 对照班前后测对比统计表
续表4
从表4的数据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到,对照班在前后测得的数据上基本保持一致,无明显变化.
(二)团体辅导反馈情况
每一次团体辅导结束后,测试人员都会请一些同学对本次团体辅导做出口头评价.八次活动结束后,所有实验班同学填写了一份团体辅导反馈表.统计结果如下:
图5 团体辅导反馈情况统计图
图5表示:有73%的同学认为此团体活动可以很好地提高自我认识能力,20.75%的同学认为相对可以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仅有6.25%认为能一般地提高自我认识能力;100%的同学认为辅导活动很温暖,很喜欢团体辅导活动,表示能从活动中得到很大收获.93.75%的同学能在辅导活动中自由发言,6.25%的同学认为相对可以发言. 87.5%的同学能全身心投入到每次活动中去, 7.25%认为相对可以投入每次活动,仅有5.25%认为自己是一般投入.
三、分析讨论
(一)积极心理品质测评结果分析
1.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得分差异性不显著
实验班和对照班是随机抽取设定的,都是初一年级班级,学生年龄相当,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相当.测试是在被试都未加任何实验干预且不明白实验目的的情况下进行的,学生按自身第一反应填写积极心理品质测评量表,极大程度上保证了实验成员的同质性.
2.实验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得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实验班的同学在团体辅导活动中相互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班级凝聚力,彼此间更加了解,也更懂得包容,更加友善,思维更加活跃,其他相应积极心理品质也得到了提升.而对照班前后测数据对比(表4)表明,对照班的积极心理品质前后无明显变化.由此可知,团体辅导提升了实验班的积极心理品质,其对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一定效用.
3.团体辅导对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程度不同
团体辅导对实验班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中,“友善”“团队精神”“爱与被爱”“宽恕”等品质提高非常显著,其它品质的提升不及这些品质显著.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与辅导活动的设计相关,大部分活动都是要求成员间合作完成的,体现了交往、友善、信任等品质.辅导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参与辅导的学生内在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展现.现在的中学生大多过着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很难有机会去社会上接触他人,身心都难以得到锻炼,而团体心理辅导恰好能弥补现行教育体制带来的弊端.在学校情景内,通过设置各种活动任务,团体心理辅导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相仿于社会的训练情景,这其中,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沟通交流达到一个反思与进步的效果.同时亦是有了一个机会与同学更加深入的接触和了解,“友善”“团队精神”等品质便自然而然得到提升.而此次团体辅导活动较少针对“谨慎”“幽默”等品质,结果可以看到,这些品质的变化就不是很明显.所以,根据需要培养青少年的某项品质,选取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是非常关键的.
(二)团体辅导反馈情况分析
通过图5的数据展示以及每次团体辅导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并结合活动后与一些同学的交谈,我们可以发现团体辅导活动从总体上来讲是非常成功的,也深受中学生的喜爱.首先,实验班同学得知要参加团体辅导活动,班级气氛一下变得非常活跃,大家都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之后,实验人员与同学们很快就达成了参与团体辅导的要求协议,这为团体辅导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每次团体辅导活动中,学生都表现得很活跃,一些原本闷不吭声的内向型学生在第二、第三次辅导活动后,也能积极地参加,并且表现得非常投入和开心.由此可知,团体辅导活动显然能帮助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班集体当中去,真正成为其中的一员.每一次活动结束后的小结,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团体辅导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得到感悟.其次,根据«团体辅导反馈表»,可以发现实验班的同学都非常喜欢团体辅导活动,表示这样的团体很温暖,能从中获得很大收获.即使在自我认识的能力提升上反响比较低,这也和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青少年处于一个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抗争阶段,提升自我认识还需要年龄发展这一生理上的帮助.总体上说,团体辅导给青少年提供了比书本更为典型真实的社会现实环境,有趣而生动,青少年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时常呈现出“福流”状态[3]56-59,开心激动并能全身心投入进去.活动中,个体通过与他人更加深入的接触,可以观察学习到别人的优点,也更懂得换位思考.在团队合作实践中感悟一切,发自内心的感悟比简单说教有用的多.团体辅导活动是青少年喜欢且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
四、建 议
(一)青少年应提升塑造积极心理品质的意识
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青少年的自我塑造.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方面,青少年可以参考以下四个方面:1.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待事物.2.多参加社会实践,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感悟人生,学以致用.3.多与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可以从阅读一些人际交往的书籍开始,学会与人相处,并懂得换位思考.4.多关注身边发生的积极的生活事件[4]160-161,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并进行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接下来的每一天.
(二)学校应树立积极的教育理念,为青少年创建积极的校园环境
研究证实,团体辅导的效果与团体辅导活动的选取有直接关系,因此,学校可以从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出发去组织有较强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活动,创建一个积极的校园环境.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环境,积极教育理念提倡,教师应当鼓励多于责难,对待学生应更多体现出平等的交流沟通方式,多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多使用积极性词汇鼓励学生,例如“我相信你能做好”“你很棒”.
(三)社会应配合家庭、学校,共同完善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塑造系统
社会是淬炼积极心理品质的大熔炉,因此社会实践是健全青少年积极品质必不可少的途径.社会可以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去接受并支持青少年到社会生活中去历练,社会可以向青少年提供更多历练的机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到青少年的实践过程.[5]125-128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件任重道远的事情,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努力就能达到理想效果的,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的互相配合,共同为完善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塑造系统这一目标前进,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1]胡慧敏.团体辅导对研究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4.
[2]刘秀华,张杰.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影响的实践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3]Alan Carr.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M].郑雪,译.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8.
[4]方双燕,童欢欢.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初中生自信心水平的实证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
[5]王海燕.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人际信任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2(5).
(编校 舒易红)
On Effectiveness of -roup Counseling in Process of Active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Nurturing
YIN Jie,LIU Xian-hua,YIN Xia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 Hunan 421002,China)
The Chines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Scale has been selected to carry on the comparative measure about the students who
the group counseling and not receive the group counsel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fore the experiment test,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esthetic factor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nd the contrast class,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ther 23 factors.After the group counseling,the scores of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of experimental class have somewhat improved,among which the scores of“friendly”,“forgiveness”,“love learning”a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tudents of contrast class.Therefore,the group counseling for young people to cultivate a positive mental quality has a certain effect,the group counseling adolescent mental effect on the quality and content of counseling are directly related and the group counseling is an education method easily accepted by the students.
group counseling;teens;positive mental cultivation;utility
-444
A
1673-0313(2017)04-0105-05
2017-03-17
2015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亚健康家庭环境下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研究”(15YBA051);2015年度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亚健康家庭环境对12—18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对策研究——以衡阳市为例”(2015D117)阶段性成果.
尹洁(1980—),女,湖南祁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