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路上的创新与情怀
2017-08-08王素芬
王素芬
胡子花白的鼓手紧闭眼帘旁若无人地敲鼓高歌;刚出坑的热馕被系着围裙的打馕匠高高挂起当招牌;拄着拐杖、戴着巴旦姆图案花帽的白须长者垂首沉思……这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其实是一幅幅面塑作品。这些作品尺幅不大,不过一二十厘米高的人物,眼神、表情、手势却颇具神韵,极富生命力,将一幕幕生活的场景演绎得鲜活生动,浓郁的新疆气息扑面而来。
作者那鼎浩是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人,面塑是传自母亲的技艺,而新疆元素其实就是他儿时在乌鲁木齐二道桥的所见所闻。作为一个用面塑讲述新疆故事的艺术家,他说:“旧时,面塑艺人担着箱子走街串巷,捏小面人哄孩子。现在,我所考虑的是如何用面塑来讲述新疆故事,从而让这门民间艺术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家族技艺,新疆故事
初见那鼎浩,国字脸上蓄着胡子,身板结实,身着黑色运动衫。他喜欢小动物,养了一只叫“面包”的吉娃娃,面包很乖巧,喜欢跃到主人腿上讨喜。
问及为何喜欢面塑时,那鼎浩放下手中的家伙,娓娓道来。他父亲是满族,而母亲马英杰是山东青岛人。母亲幼时家中开了间点心店,逢年過节,她就成了姥姥的“小尾巴”,一起做些金鱼、仕女、童子、铜锁等哄孩子玩的小面花。慢慢的,母亲就掌握了捏面人的技巧,后来又传给了自己的孩子。对此,那鼎浩非常痴迷,自小就喜欢围在母亲跟前,模仿着母亲手中的一招一式。
“听母亲说,刚来新疆时,新疆面粉太筋道,是最好的拉条子用面,但做面塑不是很顺手。琢磨了很多次,不断进行调整,才解决了配方问题,现在再用内地面粉反而不顺手了。”那鼎浩的面塑作品温润自然,风干后不会开裂,这里面藏着家传配方,在面粉中掺入了一定比例的蜂蜜和甘油。
如今,年逾古稀的母亲依然是那鼎浩的良师益友。他的工作室中一直保留着母亲制作的玫瑰花,那花瓣薄如蝉翼,色彩娇艳,极为逼真。提及母亲,他总有聊不完的话,“母亲的作品朴实传统,用色大胆,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有种未经雕琢之美,像是年画里的形象。母亲不时到我工作室转转,瞧着哪儿不妥,会趁我不注意时悄悄捏两把、改一改,像个老小孩。”
师从母亲,可以说那鼎浩手中的面塑技艺来自内地,使用的却是新疆材料,作品融入了新疆元素。
“钟爱新疆元素,是因为我从小生活在这里,来源于生活的元素,骨子里都觉得亲切。”小时候,那鼎浩家在盐湖,每逢寒暑假就到和平南路的叔叔家玩,天天泡在二道桥,围着小商贩一看就是一天,那一招一式都印在脑海中,以至于他的面塑作品,自然而然地带入了这些元素和场景。
2011年,在一家维吾尔风情的宴会厅,那鼎浩见到了哈孜·艾买提的油画《木卡姆》复制品,立刻被画面上演奏者如痴如醉的神情抓住了,他当即决定将这些人物用面塑“再现”,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但这并非简单模仿,经过半年艰辛努力,作品呈现出来时,获得了诸多赞誉,并斩获多项大奖。这组作品圆了那鼎浩的梦,也成为他店里的非卖品,一直珍藏着。
为了丰富创作元素,那鼎浩每年都会到南疆采风。2016年春天,他跟随新疆艺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来到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走访了十几个乡村,采风的同时义务授课,还赠送出许多面塑小作品给孩子们。那鼎浩回忆道:“我们所到之处,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维吾尔族乡亲身着盛装迎接我们。当见到我手指间几下就捏出了鸽子、公鸡、牛羊时,小孩大人都惊奇不已,他们非常喜欢面塑艺术,这令我很欣慰。我更加意识到,接地气的艺术更有生命力。”
传承路上,创新与情怀
“那老师,我找到人生的方向(面塑艺术)了!”当一名学生兴冲冲地告诉那鼎浩时,他心里一震。
这名来自喀什的学生叫尼亚孜·玉素甫,大学学的是财会专业。2014年,他在乌鲁木齐7坊街看到那鼎浩的面塑作品,一下就迷恋上了,他托人想拜师。起初,那鼎浩觉得没有美术基础是他的硬伤,学起来会吃力,便有点儿顾虑。做面塑,不仅是对作者塑形基本功的考验、对大众审美的把握,更是对其文化积淀的考量,只有熟悉面塑对象的背景、个性、动作和神态,才能进行精准刻画。然而,尼亚孜·玉素甫并不气馁,再三恳求,那鼎浩决定给他尝试的机会。
这个维吾尔族小伙子的执着,令那鼎浩想起了自己在面塑道路上的经历。虽然童年受到母亲的启蒙,对面塑产生了浓厚兴趣,但他在四川上大学时学的却是实用美术专业,毕业后他开过设计室,从事平面设计工作。那个时候,他收入稳定,日子过得很滋润,但心中始终放不下面塑。后来,遵从心的指引,他关闭了设计室,创办了面塑工作室。因为不俗的表现,2009年,他被邀请进驻新疆7坊街创意产业集聚区,设立了“那鼎浩雕塑艺术工作室”,让更多人认识了他和面塑艺术。
“没想到这个零基础的维族小伙特别有毅力,我上课教了面塑手型制作,并布置作业给他,他每次都认真超额完成,进步很快。” 那鼎浩欣慰地说。常言道:“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他却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他希望学生们能有更好的发展。这些年,他前前后后收了近20名弟子,由弟子再培训的学生无以计数。那鼎浩和弟子们多次走进社区、学校、乡村,手把手地传授面塑技艺。那鼎浩认为,传承文化,要从孩子抓起,在他的推荐下,学生尼亚孜·玉素甫在乌鲁木齐市文化馆常年开设儿童面塑培训班。同时,这个授课点也成为面塑艺术的展示窗口。
如今,那鼎浩在乌鲁木齐拥有几间工作室,他的一件面塑艺术作品通常售价几万元,一些在内地销售新疆玉器的店家,喜欢将他的作品陈列在展柜间,以浓郁的新疆元素烘托出新疆味道。2014年,那鼎浩被评为新疆面塑艺术的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2016年,他的《幸福时光》《天山欢歌》两件作品入选“新疆礼物”。
“我的作品数量有限,不愁市场,但学生们的呢?学这门手艺,有人是业余爱好,有人想在喜欢的同时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养家糊口的本领。但目前,学生们的作品销售还不算太好。”那鼎浩在接受采访、出去比赛参展时,一直倾力推出学生的作品。有的学生还建议利用互联网进行销售,他们在做多渠道的尝试。
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传承,那鼎浩认为:“有些手艺传承人总是孤芳自赏,觉得非遗就应该是将老祖宗的东西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我个人认为不仅仅是这样,应该赋予传统艺术新的使命,有更好的发展,才能将面塑这个项目更好地保护下来。”
责编/樊婷
E-mail: fantingb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