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没有车,出门怎么走

2017-08-08王月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辘轳牛车独轮车

●文/王月

古人没有车,出门怎么走

●文/王月

如今,因为有各种交通工具,想要出个门就方便不过了。但出门这件事,放在以前还真不容易,像徐霞客走完大半个中国,就用了整整34年。当然古人也是有交通工具的,就是现在看起来很奇葩。

最牛的车,是牛车。

今天可能很难想象,很长时间以来,牛车都是古代中国的主流交通工具。在历史上,马车和牛车差不多是同时期的产物,起源于商代。但相比牛车,马车的地位显然要更高,毕竟跑得快,打仗用得上。但马匹的消耗就很大了,仗打到了西汉初年,马匹奇缺,连皇帝出行都找不到四匹毛色相同的马拉车,官员们就只能乘牛车出行了。

牛车一是走得太慢,二是牛还要兼职耕田,不体面。所以经济一好转,大家还是要换上马车。东汉章帝时,有个叫谢夷吾的太守,甚至因为坐牛车出巡,丢了朝廷的脸面,被刺史劾奏,直接贬为县令。

但到了魏晋时期,牛车又成了好东西。这是因为那时的名士整日空谈,吃药喝酒,不干正事,也不赶时间,那么牛车速度慢的致命缺陷也就无所谓了。更何况,当时道路条件差,速度慢的牛车坐起来也比较舒适。因为速度慢,所以不用学习专门的驾驶技巧。“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就经常一个人驾着牛车,载着一坛好酒,边行边喝,走到没有路了,就放声痛哭一场。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恐怕都会对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很好奇。在小说中,这是运粮利器,能顺利穿越险恶的蜀道,把军粮运到前方。

在现实中,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虽然有些争议,但说它是独轮车,大体是不错的。独轮车俗称“鸡公车”,汉代就有了,当时叫“辘车”。汉代井上汲水多用辘轳,是一种轮轴类的引重传动器,而这种手推车就是由一个轻便的独轮向前滚动,形似“辘轳”,所以称其为“辘车”。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应该就是从辘车改制而成的。“木牛”说的是这车像一头不吃草的牛,“流马”说的是独轮转动灵便,运行轻快,如同能流转疾奔的马。

在道路不发达的古代,独轮车是南方丘陵地区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它比肩挑手提省力多了,哪怕走山路也是平稳轻巧的。车夫还会把一条布条系在两个车把上。推车的时候就把布条挂在肩上,这样能保持平衡,也能利用肩膀来分担一些重量,省些力气。

(节选自《看历史》)

猜你喜欢

辘轳牛车独轮车
惹祸的牛车
赶牛车
运大米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村头的那口老井
推独轮车
辘轳
牛车之“牛”
故乡的辘轳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