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DELC 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设计
2017-08-07欧从容陈莉莉
欧从容 陈莉莉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聚焦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正不断向学前教育阶段延伸,其基本内核是培养学生成功应对实际生活中某种活动所需要的“胜任力或竞争力”的能力,而核心素养则是指关键少数高级的行为能力,是知识、技能、态度的统整与融合。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改革不仅在课程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成为这一教育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学习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高度契合之处。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样态,将幼儿的学习与深度学习进行联系是培养幼儿高阶思维能力,优化幼儿学习与发展观念的可能途径。
一、深度学习与深度学习路线
(一)深度学习与幼儿深度学习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类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深度学习(也称深层学习)已经成为人们掌握高阶知识、发展高阶思维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早在1956年,布卢姆在其《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关于认知维度层次的划分中就已蕴含了“学习有深浅层次之分”的思想。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为六个层次: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识记和领会属于浅层学习范畴,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属于深层学习范畴。1976年,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在基于学生的阅读实验中首次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它是针对孤立记忆和非批判性接受知识的浅层学习 (surface learning)而提出的一个关于学习层次的概念。许多现代教学模型中都纳入了深度学习这一观念,如抛锚式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基于目标的场景、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等等,这些模型均强调学习者进行理解性的学习、批判性的思维、主动的知识建构与有效的知识迁移。深度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其所蕴含的思想指向的是高阶思维的发展,是一种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发展为目的的学习。在建构主义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及元认知理论等理论的影响下,对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也日益深入,成为当前支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
与浅层学习只是通过简单描述、重复记忆和强化训练等方式来学习相比,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它是对学习状态的质性描述,涉及学习的投入程度、思维层次和认知体验等诸多层面,强调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对学习内容的批判性利用,追求有效的學习迁移和真实问题的解决,属于以高阶思维为主要认知活动的高投入性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探究式的、理解性的学习方式。与浅层学习相比,深度学习在记忆方式、知识体系、关注焦点、投入程度、反思状态、迁移能力、思维层次、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不同。
归结起来,深度学习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深度学习注重学习的批判理解,而非无辨别的吸收;二是深度学习强调学习内容的有机整合,包括学习内容的整合和学习过程的整合;三是深度学习着意学习过程的建构反思,这也是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本质区别;四是深度学习重视学习的迁移运用和问题解决。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深度学习并不一定是高难度学习,它是在学习者原有的学习基础之上,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批判性地、创造性地进行知识建构的思维发展过程。
幼儿深度学习可以促进幼儿高阶思维的发展,是实现高质量早期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提倡去小学化和强调游戏与生活的教育价值的背景下,需要对幼儿的学习有一个重新认识,要将幼儿教育幼稚化、庸俗化的观念与行为进行剥离。幼儿需要进行深度学习,一是幼儿的发展需要进行深度学习才能更为深刻地把握对事物规律的认识,从识别、记忆等初级智能过渡到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高级智能,最终指向问题的解决;二是幼儿的深度学习不等于高难度学习,深度学习是指学习结构的优化和深入加工,是建立在幼儿已有发展水平之上且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一种自主认知体验,而不是从知识的立场消极、过度地拔高幼儿的学习水平。此外,对幼儿深度学习的探索,可以有效地回应当前因强调游戏等教育手段而回避合理的集体教学的钟摆现象,集体教学、游戏、生活活动等都是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彼此不是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幼儿的学习应该逐步从经验走向抽象的知识,方式上也应该从浅层次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二)深度学习路线(DELC)
深度学习路线(Deeper Learning Cycle,简称DELC)是美国教学改革专家Erik Jensen与LeAnn Nickelsen为了回应在面对海量教学内容时,教师如何确保学生达到深入和持久的理解而提出的一种包含脑研究、标准和个体学习差异在内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也是为了回应“里广寸深”的课程结构以及有效帮助学习而开发的。DELC将深度学习界定为“新内容或技能的获得必须经过一步以上的学习和多水平的分析或加工,以便学生可以以改变思想、控制力或行为的方式来应用这些内容或技能”,被认为与“高水平思维、综合加工、多层抽象思维、分散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大部分的多步联系”等是同义词。这种教学模式为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性程序,它包含七个设计环节,并提供了“深度学习路线课程设计”模板以对所有要素进行整合和实现日常转换,以及超过45种的深度学习策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学生有目的地加工学习内容(见表1)。
在DELC模式中,其目标是为了使教师和学生在深层水平上成为成功学习者,给予教师一种描述深度学习步骤的建议学习方式,在稍高于其能力水平的层次上激发所有学生并让其可以体验成功,展示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的加工步骤(建构活动中的从无到有、从易到难的操作探索活动),恰当地采取步骤以使所有学生在其当前水平上实现深度学习,组织学习步骤和明确定义每一步骤以便能在每一项课程设计中轻松应用。由于具有明确的目标、步骤和策略支持体系,相较于纯粹的理论或者思想,DELC对教师而言更具吸引力。
二、基于DELC的幼儿园活动案例设计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诸如活动设计、环境创设、材料投放等都会影响活动开展的深度和效果。一个设计存在缺陷的活动导致的是幼儿经验不断的低水平重复,其结果将是低质量或者无效的学习。因此,设计结构良好的活动是促进幼儿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在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中,DELC不仅适用于设计单一的教学活动,还可以以领域和主题为单元,从不同层次加强幼儿的深度学习。本文以为大班幼儿设计的“生活探究”活动为例,运用DELC的理论和步骤,采用微格的呈现形式对幼儿的深度学习活动进行研究和设计(见表2),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展现幼儿深度学习的过程。“生活探究”是由幼儿自身关注的问题引申出课程,将相似或相关的内容安排在一起,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提炼有意义的课程资源,引发幼儿投身学习的兴趣,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基本生活技能。
在生活探究“角落取物”主题活动的设计过程中,经过严谨的思考设计了幼儿在该主题上的深度学习路径,引导幼儿的学习一部一步走向深入,其关键步骤有:幼儿已有发展水平评估、活动目标设置、先期知识激活、新知识获取与信息深度加工、教师评价,而其中又以幼儿新知识的获取和信息加工设计为核心。在核心环节,幼儿通过尝试—总结—改进螺旋上升的模式,对不同物体的性质,以及运用不同材料达成问题解决目标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在不同的任务情境下通过知识的迁移创造性的解决各种问题。例如,在1号场地,幼儿就经过了以下不同的信息加工模式:1.鉗子夹纸,纸夹出来了,但钳子掉进缝里,幼儿信息加工过程为“钳子的功能利于取纸,但钳子力臂无法延长”;2.磁铁取物,幼儿信息加工过程为“磁铁可以吸住铁制物,辅助物与磁铁如何联结”;3.绳子绑住磁块取物失败;幼儿信息加工过程为“打结方式与取物的关系”;4.移动柜子取物是否违规讨论,幼儿信息加工过程为“一类策略失败后的思维调整,即不损坏物品不算违规”。这一模板包含了许多对幼儿深度学习至关重要的步骤,包括:明确地下指令,给出实例、解释、联结、示范,为澄清而提问,提供自主练习和更多反馈,为课内加工提供充裕时间。
深度学习强调理解性学习、批判性思维、主动知识建构以及有效的迁移,而幼儿的深度学习是一个从经验性走向规范性的过程,也就是从表层的映像转向深层的认知。从上述案例中可以发现,幼儿的深度学习是可能发生的,也是必要的。通过设置不同的任务情境,幼儿对不同物体的物理属性和功能更为了解,对任务情境和问题解决策略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并且能够通过判别任务特点对规则进行重新定义和修正,以及在任务解决过程中发展交往与合作能力等等。幼儿深度学习最大的阻碍来自于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自主规划性不足,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对教学过程把握就十分关键,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统整:一是对幼儿先期经验的把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二是设置符合儿童学习规律的渐进活动目标,注重对事物结构的深入掌握;三是设计有效的活动策略,引发幼儿认知冲突,提升深度学习水平;四是提供有效的教师支持,帮助幼儿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关键困难,引导学习顺利进行;五是给予恰当的反馈和评价,强化幼儿深度学习效果。DELC是深度学习理论的具体化,在幼儿深度学习中运用DELC的主要意义在于,它能够为教师提供一种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操作框架,帮助教师顺利地实施深度教学。经过反复实践,这种操作模式就会内化为教师的一种认知图式,加深教师对深度学习的认识和理解,最后形成自己的深度学习和教学理念,推动幼儿高阶认知的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第一幼儿园,浙江省诸暨市浣江幼教集团城西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