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
2017-08-07黄琴玲兰小媛陈幼华
黄琴玲,兰小媛,陈幼华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 200240)
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
黄琴玲,兰小媛,陈幼华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 200240)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分析,将现有共享空间研究分为概念内涵阐释、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典型案例、馆员素养、绩效评估。在研究主题上,各类共享空间的研究共存但本质一致;研究内容上,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存互促;研究方法上,强调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基于此提出未来可以加强的研究方向:共享空间作用和效果的深度评估、大视野下共享空间建设思路、共享空间内涵与图书馆服务渗透、各馆自身特色挖掘,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共享空间建设;共享空间发展
共享空间理念起源于欧美的高校,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打造一站式、协作式科研环境的先进服务模式[1]。自1992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构建“信息拱廊”后,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以培育用户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为目标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开始形成和发展[1],并朝着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LC)、知识共享空间(Knowledge Commons,KC)、学术共享空间(Scholarly Commons,SC;Academic Commons,AC)、研究共享空间(Research Commons,RC)等方向发展。
各类共享空间研究方向的发展和兴盛源于建构主义理论,理论认为知识并非客观存在,而是学生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2]。学者将该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原则、内容、步骤,及对传统教学的革新,促进高等教育模式由以教师为主的知识传授模式向以学生为主的知识建构模式转变。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用户信息获取方式与学习方法发生深刻变革,对图书馆服务方式和内容的需求不断变化。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引入共享空间建设理念,主动改变自身服务结构与功能,建设各类共享空间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以满足用户对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为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1 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研究文献总况
本文以“Information Commons”“Learning Commons”“Knowledge Commons”“Scholarly Commons”“Academic Commons”“Research Commons”“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知识共享空间”“学术共享空间”“研究共享空间”“共享空间”为主题词,在Scopus、Web of Science、Emerald、中国知网、Google Scholar、读秀学术搜索、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数据库或搜索引擎检索相关论文和图书,检索时间为2017年5月31日,共获得共享空间相关论文1 825篇,图书共24本。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等,提炼和归纳共享空间的研究现状。
2 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研究现状
2.1 概念内涵阐释
本文从定义、用户需求、内涵比较等角度对共享空间的理念内涵进行阐释。其中,Beagle的观点最经典,其指出IC是一种可被各类数字服务访问的网络环境,以及在集成的数字化环境下组织工作空间和提供服务的物理设施,同时也是一种新型学术图书馆服务传递模式,包括两种可能状态:一种专门的在线环境,可通过单一的图形用户界面和网络工作站的搜索引擎获取尽可能广泛的数字服务;一种专门设计的新型物理设施,组织工作区和数字环境中的服务传递[2]。2005年,吴建中将IC的概念引入中国,指出其是一个为图书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等各类用户提供交流的动态空间服务模式[3]。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以及教学方法和理论的变革,IC的定义演变为图书馆、技术、教学支持研究、教学和知识创新的场所。其中Beagle的总结指出IC潜在地提供连续性服务,该服务可帮助用户跨越信息访问和检索所建立的制度,经过进一步阐释、处理和操作对新知识进行开发、包装和呈现[4]。此外,吴四彦等提出KC、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Digital Learning Commons,DLC)、泛在学习共享空间(Ubiquitous Learning Commons,ULC)等概念,认为DLC是集成高校图书馆、融合虚拟网络、学习环境等为一体的新型学习支持方式,其构成要素以资源层、服务层和门户层三层架构为依托[5];Ren等认为KC强调对知识获取、共享和创造活动的支持,包括IC或LC、特别形式的数字图书馆、视知识为共享空间和共享资源的网络知识库[6];许春漫指出ULC是由信息资源、服务、计算和通信构成的信息空间,是将学生学习研究的空间和过程有机融合的智能化学习空间,支持泛在、协作式和情境学习[7]。当前对各类单独的共享空间内涵研究较多,对共享空间整体内涵与概念方面的研究较少。
从功能、服务内容、侧重点等方面的比较对各共享空间内涵进行研究。任树怀等认为LC与IC均由实体、虚拟和支持环境组成;LC是IC的进一步发展和聚焦,早期IC侧重于信息资源的开放获取和信息技术支持,以及参考咨询、信息技术和现场交流的一站式服务;目前LC更加强调对协同学习过程的全面支持[1]。Harland认为各共享空间共同的目标是提供集中的信息和咨询辅导服务,从而更大范围地满足大学社区的研究、教学和学习需求[8]。Turner等提出,IC理念将用户视作信息消费者而非学习者,但LC理念则认为用户具有信息消费者与学习者的双重身份,支持用户的信息互动与知识创造,该区别是IC向LC的关键转变[9]。从长远发展看,将呈现各类共享空间逐渐融合为一体的趋势。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对共享空间概念内涵进行探讨。Spencer提出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通过改变其写作中心、辅导服务、计算机实验室、融合服务等,建设新的共享空间,旨在满足用户协作、多任务执行、教学科研支持等方面的需求[10]。Seal认为,作为场所的图书馆(library as space)对提高高校图书馆地位的作用日益凸显;学术机构在图书馆馆员的推进下,可响应用户对技术、小组学习、社会交往、知识创造等方面的需求,创建各类共享空间;各共享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不断适应持续变化的技术、教学方法和用户需求[11]。目前,从不同层次、性别、种族、国别的用户需求角度出发,对共享空间概念内涵进行的研究较缺乏。
2.2 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是共享空间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如表1所示,学者们从环境构建、用户和管理层支持、规划文档设计、用户需求评估、未来改善方向等维度对共享空间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
总体而言,高校图书馆建设共享空间需要全面规划和考虑。(1)要与高校发展目标紧密相连,支持高校发展战略,即共享空间建设目标是全面支持高校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等核心活动,将图书馆建成高校的信息中心、学习中心、研究与交流中心。(2)要争取得到高校相关部门在资源、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只有在全校范围内建设共享空间、调动多方力量,才能显著提升共享空间的建设成效,扩大共享空间的影响力。(3)要做好整体规划,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分阶段建设,实现共享空间建设的生态可持续发展。(4)要秉承“以用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以“帮助师生学习、科研获得成功”作为主要宗旨,打造一站式协作互联、便捷高效、环保生态的虚实空间共享环境。
2.3 建设实施与典型案例
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的实践蓬勃发展,各馆根据自身需求、内外环境、硬件设施、资金、人员等情况,为共享空间构建各具特色的实体层、虚拟层、支持层等。如表2所示,学者们从实践特点、使用效果、存在问题、发展建议等视角进行总结分析。目前,世界各地图书馆建有大量共享空间,其中少数共享空间为独立建筑,而大多数为建筑物的一部分[8]。根据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对74个成员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实施IC服务模式的图书馆占比30%;在图书情报领域,运用不同资源建设IC的理念与实践日趋普遍[15]。
表1 共享空间规划设计的代表性研究
表2 共享空间建设实施与典型案例代表性研究
在国内,自2006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图书馆IC建成开放以来,高校图书馆的共享空间建设实现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在112所“211”高校中16所高校图书馆开设了共享空间或类似服务[16]。
基于各馆不同的建设理念、建设思路及现实条件,产生3种不同阶段的共享空间,可划分为初具雏形阶段、双项整合阶段、高度融合阶段。
(1)初具雏形阶段。该阶段的共享空间刚起步,强调信息技术与信息的整合,图书馆由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向信息资源的导航者转变,提供文献借阅、参考咨询、培训辅导等基础信息共享服务,尚未进行服务整合及馆员、教师、学生三方人员的协同融合,对学术、科研的支持尚显不足。该阶段的共享空间管理模式单一,管理工作主要由图书馆承担,学校内其他机构的参与较少,因此所提供的服务并不能满足高端用户的需求[19]。例如,北京大学多媒体共享中心主要面向全校师生提供多媒体资源的制作、共享、点播、试听服务,属于初具雏形阶段的共享空间[20]。
(2)双项整合阶段。虽在共享空间完成资源与服务的双项整合,但在三方人员协同合作方面存在不足,图书馆对学习科研的主动促进作用尚不明显。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LC即属于双项整合的共享空间,其是一个为全校师生提供互联网、计算机软硬件、各种信息资源及服务的综合场所,由工具书、IC咨询台、有线阅览座位、上网机位、教学科研辅助软件和研讨休闲区组成,并配有精通计算机软硬件的工作人员提供咨询和辅导,满足各类用户不同需求[21]。
(3)高度融合阶段。共享空间实现资源、服务和三方人员最大程度的整合,以读者为中心提供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支持用户通过互动、交流、协作开展学习和研究,在信息与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造。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从用户视角出发,将图书馆的资源、设备、技术、场所、馆员、师生等有效整合,信息共享空间(IC1)和创新社区(IC2)两种先进服务模式有机融合,设计由物理和虚拟环境共同构成的IC2(IC1×IC2)创新服务模式,融入用户的教、学、研全过程,提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泛学科化服务[22]。随着IC2服务理念深化,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对其共享空间服务形式和内容进行改进和创新,先后推出创新交流社区、学业分享中心、新技术体验区等新型共享空间和服务。
2.4 馆员素养
馆员良好的综合素养是共享空间建设实施的重要保障与核心要素。学者们从馆员能力要求、馆员能力培养、培训项目等方面对共享空间的馆员素养进行探讨。(1)馆员能力要求角度的研究。共享空间环境下的科技、组织文化、人际关系等方面压力对图书馆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业务素养、科研能力、沟通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对IC馆员角色提出在专业技能(如对IC服务理念的认同、信息咨询能力和技术素养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新要求[24]。澳大利亚TAFE学院图书馆开展了LC馆员必备技能调查,发现图书馆管理人员中,认为LC馆员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分别为技术技能(90%)、充分了解岗位(86%)、知晓业务相关的绩效标准(79%)、熟练查找与使用纸质和在线资源(64%),提出复合型馆员应具备人际交往沟通能力、通用计算能力与相关专业知识[25]。(2)馆员能力培养角度的研究。Kloppenborg等认为多技能馆员应具备全面的能力,为此,馆员培训模块应涵盖传统服务、工作场所、工作技术、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等部分[25]。胡娴洁等主张,为改进高校图书馆IC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需要聘请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人员,IC参考咨询人员可定期培训并建立学习团队、开展信息检索大赛、建立服务打分制度等[26]。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使用朗之万训练方法培训IC馆员,开展由9个培训时段、2个在线课程模块、自定进度讲义、需求点培训、面对面会议等核心板块组成的培训项目,促使馆员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辅导服务。其调研结果表明,用户对馆员责任心和解答能力的满意度非常高[27]。
近年来馆员素养方面的研究不多,且以实体共享空间馆员素养研究为主,虚拟共享空间环境下的馆员素养研究缺乏,有待加强。
2.5 绩效评估
共享空间的不断完善与持续改进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学者们从评价方法、评估指标、结果分析等角度对共享空间绩效评估进行研究,为全面合理地评价共享空间提供参考依据。(1)绩效评估方法角度的研究。如詹华清等主张使用调查、访谈、观察、实验、报告卡、意见箱、监督机制、在线评论等方法对共享空间进行评价[28];Andrews等使用问卷调查、访谈、可用性测试、参与式设计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对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改造后的共享空间用户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户满意度从72%上升至90%,其中,对空间舒适感、便于小组讨论、环境好等最满意[29];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对IC馆员的评价,结果表明,在IC获得过馆员帮助或参加过图书馆信息素养培训的用户对其IC使用经历持积极态度[30];Daniels等使用Lippincott评估网格从服务效率、效果、质量、广泛性、实用性等维度评估RC,结合定量和定性方法记录开普敦大学图书馆RC中各设施使用的范围和性质,结果表明,该RC的使用深受用户欢迎[31]。(2)绩效评估指标角度的研究。如黄付艳根据建立的图书馆IC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建立IC评价的数学模型,其综合评价指标可准确分配权重,并反映IC服务与发展的影响因子,为综合评价IC提供更客观的依据[32];王素芳等提出实体空间、信息控制、服务效果三个层面21个指标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浙江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用户使用模式和满意度等进行评估[33]。(3)绩效评估结果分析角度的研究。如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对LC学生焦点小组与服务合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LC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向学校管理者证明图书馆的影响力,焦点小组学生的体验也有助于图书馆改善LC服务和设施[34]。
共享空间绩效评估方面的研究以与案例结合的论述为主,相关系统性的理论阐述及针对性的综述性研究不多,且以实体共享空间绩效评估为主,缺乏虚拟共享空间方面的有关研究,不同共享空间针对性的评估方法研究尚显不足。
3 研究现状总结与发展展望
3.1 研究现状总结
综上,国内外共享空间研究呈现三方面特点。
(1)在研究主题上,IC、LC等各类共享空间研究主题共存,无论是共享空间内涵阐释、规划设计,还是典型案例,都可看到界限分明的研究主题,这主要是共享空间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导致的。尽管研究者对各共享空间内涵的见解不一,对其服务对象与功能侧重点的认识亦不尽相同。如认为LC是为满足学生协作式学习而兴起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空间,而SC、AC、RC则侧重为研究人员打造协作式的科研环境,但从本质看,各类共享空间是为顺应现代高校教、学、科研方式的变革趋势而出现;以用户为中心是各类共享空间共同的核心建设理念,围绕用户需求整合与配置虚拟和实体空间、设施、人员、文献信息等各类资源是其共同遵循的建设思路;从发展现状看,各类共享空间的构成要素基本一致,包括实体空间、虚拟空间、支持环境等,功能日趋交叉,服务对象基本为高校师生;未来的共享空间将既融合学习共享的服务内容,又加强对研究过程的支持和实现。
(2)在研究内容上,如图1所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共同存在、相互促进,理论研究集中在内涵阐释、规划设计、馆员素养等方面,实践研究重点关注建设实施、典型案例、绩效评估等方面。对共享空间概念内涵的认识和界定决定共享空间的规划设计、馆员素养、建设实施,同时,对共享空间概念内涵的认识又来源于共享空间实践。
图1 共享空间的主要研究内容
(3)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可用性测试、参与式设计等方法。研究前期以概念内涵的探讨、案例介绍等为主,而后逐步深化和细化,研究方法也更多样,如焦点小组调查、模糊聚类分析法等。
3.2 发展展望
未来共享空间的发展将在以下三方面得到加强。
(1)共享空间作用和效果的深度评估。虽然国内外共享空间研究的角度多样,但对共享空间资源和服务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共享空间对用户学习和研究的影响等方面的深度研究仍不足,以及读者身份、学习方式、个性特征等个体差异对图书馆共享空间使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此类研究会随着共享空间的日益发展而逐渐增多。
(2)大格局、大视野下的共享空间建设思路。较多高校图书馆将其局部空间改造成共享空间,在内配置相应的信息资源、馆员、物理设施、虚拟环境等,但有些缺乏主动融入读者学习与科研过程的经验,以及高水平的咨询馆员,这限制了共享空间的实质性进展。若采用大格局、大视野下的共享空间建设思路,将整个图书馆大楼建设为共享空间,使共享空间成为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有机载体,从而突破共享空间建设布局局限,通过全盘规划与布局,实现服务理念的变革、进步与提升,有利于建成实质性、成效显著的共享空间。高校图书馆建设共享空间,意味着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的升级与转变,需从建设目标、思路、管理、运营等多方面全盘规划和考虑。
(3)共享空间内涵与图书馆服务的渗透,各馆自身特色的挖掘。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共享空间建设既是一次发展契机与机遇,也是整合各类资源与服务的严峻挑战。建设一个成功的共享空间,不能拘泥于其空间设施建设,而需将共享空间的内涵渗透到具体的图书馆服务工作,成为超越空间泛在的共享、交流、互动、协同的服务模式。不同的高校图书馆,由于现实基础和所处高校环境对图书馆资源需求的不同,要更进一步挖掘自身特色,扬长避短,在借鉴先进模式和成功案例的同时,逐步拓展与延伸图书馆的服务触角,真正深入高校师生的教学、学习和科研活动。
未来,随着高校教学、学习、科研环境的持续变化、用户需求的日趋多样化与新型共享空间的不断涌现,共享空间的研究与实践将会吸引业界学者更多的关注。
[1]任树怀,盛兴军.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20-26.
[2]BEAGLE D.Conceptualiz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s[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999,25(2):82-89.
[3]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7-10.
[4]BEAGLE D.The emergent information commons:philosophy,models,and 21st century learning paradigms[J].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2010,52(6/7):9-10,17.
[5]吴四彦,詹庆东.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模型的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9):18-22.
[6]REN S, SHENG X, LIN H, et al.From information commons to knowledge commons building a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sharing environment for innovative communities[J].Electronic Library,2009,27(2):247-257.
[7]许春漫.当代学习理论视阈下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3(1):27-32.
[8]HARLAND P C.The learning commons:seven simple steps to transform your library[M].Englewood: Libraries Unlimited Inc,2011.
[9]TURNER A,WELCH B,REYNOLDS S.Learning spaces in academic libraries:a review of the evolving trends[J].Australian Academic & Research Libraries,2013,44(4):226-234.
[10]SPENCER M E.Evolving a new model:the information commons[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06,34(2):242-247.
[11]SEAL R A.Library spaces in the 21st century: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user need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xpertise[J].Library Management,2015,36(8/9):558-569.
[12]WHITCHURCH M J.Plann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s[J].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2010,50(1):39-50.
[13]YOO-LEE E Y, VELEZ L T, LEE T H. Planning library spaces and services for Millennials: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J].Library Management,2013,34(6/7):498-511.
[14]SANTOS I M,ALI N,HILL A.Students as co-designers of a virtual learning commons:results of a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study[J].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6,42(1):8-14.
[15]ACCARDI M T,CORDOVA M,LEEDER K.Reviewing the library learning commons:history,models,and perspectives[J]. College &Undergraduate Libraries,2010,17(2/3):310-329.
[16]王迪,司莉.“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4(1):22-26.
[17]THOMAS B,HORNE S V,JACOBSON W,et al.The design and assessment of the learning commons at the University of Iowa[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5,41(6):804-813.
[18]PEASE L. A new learning commons connection with art students and their faculty[J].College & Undergraduate Libraries,2015,22(1):107-116.
[19]王婉,王萍.从IC到AC:国外大学图书馆学术共享空间的发展与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1(16):82-86,89.
[20]孙玉玲,赵瑾.面向研究生的集成信息服务——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IC案例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9(3):56-60.
[21]孙权.立体化多功能全开放——从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新馆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谈起[J].晋图学刊,2012(2):5-8.
[22]上海交通大学.IC2创新支持计划[EB/OL].[2016-06-16].http://www.lib.sjtu.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66.
[23]张建军,廉莲.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4]袁代蓉.信息共享空间下的图书馆员角色变革[J].图书馆,2011(5):98-100.
[25]KLOPPENBORG P,LODGE D.Forgotten anything: library staff competencies for the learning commons[J].Library Management,2010,31(3):169-185.
[26]胡娴洁,陈明.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参考咨询服务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2):85-88.
[27]SULT L,EVANGELISTE M.We are all librarians:training in the ever evolving information commons[J].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09(50):248-258.
[28]詹华清,卢志国.学习共享空间的规划过程及其评价方法[J].图书馆建设,2009(7):57-60,63.
[29]ANDREWS C,WRIGHT S E,RASKIN H. Library learning spaces: investigating libraries and investing in student feedback[J].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2015,56(6):647-672.
[30]BICKLEY R,CORRALL S.Student perceptions of staff in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a survey at the University of Shef fi eld[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11,39(2):223-243.
[31]DANIELS W,DARCH C,JAGER K.The research commons: a new creature in the library? [J].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Metrics,2010,11(2):116-130.
[32]黄付艳.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信息共享空间评价[J].图书馆,2012(1):96-98.
[33]王素芳,白晋铭,黄晨.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质量评估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2):26-38.
[34]WAI W G K. Using strategic assessment to demonstrate impact: a case study at the HKUST learning commons[J].Library Management,2014,35(6/7):433-443.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University Library Commons
HUANG QinLing, LAN XiaoYuan, CHEN YouHua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Library, Shanghai 200240, China)
By reviewing literature on commons at academic libraries, this paper divides the current research into concept explan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ing,implementation, representative cases, librarian literacy,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garding the research topics, different commons’nature tends to be similar.Concerning the research content, theory and practice analysis coexist and promote each other. As to the research method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are combined. Based on current research and the writers’ re fl ection,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research on the following directions will be strengthened: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effect and impact of commons, overal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ommons, embedment of commons’ connotation in library services, each library showing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cademic Libraries; Commons; Commons Construction; Commons Development
G250
10.3772/j.issn.1673-2286.2017.07.007
黄琴玲,女,1981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信息素养教育,E-mail:qlhuang@lib.sjtu.edu.cn。
兰小媛,女,1976年生,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特藏资源建设,E-mail:xylan@lib.sjtu.edu.cn。
陈幼华,女,1975年生,博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素养教育,E-mail:yhchen@lib.sjtu.edu.cn。
2017-05-16)
*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14BTQ016)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