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的期望——由《来吧孩子》想起

2017-08-07吴晓红

资治文摘 2017年4期
关键词:期望思考教育

【摘要】本文从池莉的小说《来吧孩子》引发的思考,抓住了中国教育体制弊病这一热门话题,引发人们对中国教育,对自己的儿女教育的深层次的思考。“来吧孩子”,这短短的一句呼唤,却被作者喊得如此的热情洋溢,体贴周到,充满着母爱和理解的温情。

【关键词】教育;期望;思考

看到池莉的小说《来吧孩子》后就爱不释手,通篇5万多字,我看到的是一位母亲用平凡的语句叙述着她和女儿一同成长的故事,每字每句无不深深地流露出母亲对于孩子的那份爱、那份关心、那份骄傲。

该书是诠释了教育的理念,让读者深层次地思考,人从出生到生命完结,图个什么,为什么而活。书本知识与自然的生命知识和生命快乐哪个更重要。抓住了中国教育体制弊病这一热门话题,通过亦池个案的成功,引发人们对中国教育,对自己的儿女教育的深层次的思考。尤其是做母亲的,你对儿女的期望是什么,怎样达到理想的彼岸。

书是看完了,心却久久难以平静,面对中国目前的主流教育方法潮流,很多家长自身在发出质疑或指责时,却仍旧投身于同样的教育中。大家都懂得孩子是需要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别人智力开发的早,你不抓紧行吗,为了将来的出人头地,不惜牺牲孩子快乐的童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流传在文化层次较高的父母中的至理名言。

教育是关系到种族延续和民族存亡的一种社会行为,教育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作者不想永久地沉默,她用自己女儿的成功,来反击中国的教育体制,用每个母亲、父亲都梦寐以求的孩子的金榜题名、出人头地,来教育中国的父母,孩子可以不以牺牲他们的童年快乐为代价,而有另外一种令人满意的成长方式,他们的人生一样精彩、完美。

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八种潜能,而每个人都不尽相同。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矿藏,教育应是发掘每个人的最佳潜能。而我们的当代教育中心是知识的传授,一样的知识,一样的方式,一样的标准。这从根本上否认了个体的差异,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教育应该是科学,学校应该是应用心理学的实验室,校长应该是教育家,教师应该是园艺师,学生应该是花朵。而现实中有些地方教育成了产业,学校成了工厂,校长成了私企主,教师成了“拿摩温”,学生成了“芦柴棒”。在升学率的催化下,新世纪的教育光辉有时竟然幻化出《包身工》般的“海市蜃楼”。

在以知识传授为宗旨的教育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学习知识就成了教育的中心,衡量学生的知识型考试成了必然。最终,分数成为终极的追求目标。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变成了“让所有的孩子都疯在起跑线上。”在有些人的心目中,“减负”往往会影响应试,而学生以应试跳“龙门”,家长也以应试得“龙凤”,学校以应试成“名校”……

譬如语文教育就是阅读、说话和写作。阅读可以培养自学,开开拓视野。说话,就是自我表达,语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寫作,就是可以说自己的心里话。可以系统的思考。

且不说现在的学生没时间阅读,就是阅读,也是整齐划一,统一思想的。有一回,作家周国平被邀做中学生的阅读题,结果,他自己写的答案,被老师评为错的。比较喜剧的是,周国平做题的这篇文章就是他自己写的。这不滑稽了吗?周国平自己写的文章,他自己不知道表达了什么,反而是考卷的标准答案知道什么是对的。没有比这个更神经错乱的逻辑了。不过,孩子们每天就在这些神经错乱中学习。为了考试,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理解了:你可以去假期学各门功课的衔接班;可以参加各种艺术、体育、英语和科创大赛;争取获得额外的加分;家长们必须每天晚上陪太子读书,在每门卷子后面签字,完成监督的任务,履行家长应尽的责任,大家都在恶性循环地抓学生学习成绩。学生已经丧失了生活起码的乐趣。学习的压力不断下移,现在已经压到小学一二年级的身上了,有的小孩子,才八九岁,二年级,晚上做作业就要做到九点甚至十点,写错一个字,罚抄几百遍。这叫教育吗?不是吧,这叫残害青少年!

归纳起来一句话:凡是考试的,我们就学得越难越好,越熟练越好;凡是不考试的,就不用管它。如果要想在学校里名列前茅,就必要这样干:提前学习,参加课外辅导班,然后,多做题。人们对中国教育的印象是:单薄、狭窄。培养出来的人,既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也缺乏基本的技术素养。

《爱尔兰时报》曾经以“中国孩子:只有功课,没有娱乐”为题对中国孩子的厌学情况作了报道,说是“有人在近1500名年龄在6到14岁的天津小学生间作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孩子感到有压力。一些孩子说自己在压力之下已经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此外,80%的孩子说他们的父母太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不闻不问。”

同样,《青年时报》也曾以“你厌学吗?”为题调查了杭州中学生的情况,经抽样统计,其中“厌学的占17。6%,有一点厌学或有时厌学的占54。9%,认为自己不厌学的占21。6%,表示喜欢学习的学生仅占5。9%”。中国时下的中高考竞争太惨烈了,它导致了几乎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厌学。而学有所成的第一前提是喜欢,是热爱。

我们不能不否认现在的学校的外表越来越漂亮,地盘越来越大,我们也不能不否认现在的学校教给孩子的东西似乎越来越少,孩子在学校获得的快乐也越来越少了,我们更不能不否认我们现在的孩子似乎越来越没有理想,越来越不会明白做人的道理,越来越不知道感恩,越来越不知道承担责任,也越来越不会尊重他人和帮助他人。

如果我们孩子只是一个考试机器,而不懂得情感,没有良知,没有应有的理想,没有起码的道德感,我们的民族的未来在哪里?

如果我们的孩子只是一个羸弱的考试人,没有强壮的身体,没有健康的心理,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我们的中华民族到底要走向哪里?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健康和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社会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适应孩子的身心特点,德育、智育、体育、审美、劳动和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因为应试教育,使许许多多优秀人才,被培养、造就成了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创造性的中等之才,就像工业生产线上产出的同一规格、同一型号、同一品质的物质产品;也因为应试教育,使以何川洋为代表的重庆31名民族成分造假的考生;还是因为应试教育,教育腐败、优质教育资源争夺,高考加分不公平、甚至高考中的违规舞弊年甚一年。

《来吧孩子》还就英国教育和我们国家的当代教育进行相比,他们的学生很高兴去上学,课程适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学生有很多自主权……关键是他们与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是不同的。英国重视的是孩子是否快乐的长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语文的学习中我们发现,英国很重视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语言的出现,就是为了交流。学习语言也是为了交流。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才是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英国重视的只是学习的过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所学知识本身。不同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教育,培养了不同的人。真正的教育实际就是孩子自由成长中的必要帮助。我们的当代教育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本质,片面追求知识的传承,在学生的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渐渐的成为知识的奴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真实的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远,慢慢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所学到的那些知识,完成了对前人经验的继承和复制,失去了每个人应有的不同——创造力。与众不同才是创造力的根源,才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我们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中心是创造力的培养,发扬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创新就是前人不曾有过的,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异想天开,就是对与众不同的实现。也许,创造力就是人类本能的差异;就是那一份与众不同的童真的保持和实现。

“来吧孩子”,这短短的一句呼唤,却被作者喊得如此的热情洋溢,体贴周到,充满着母爱和理解的温情,我觉得,作为这样的母亲的孩子,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作者简介:吴晓红,1966年,女,浙江省杭州市,中国美术学院,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育和文化学研究。

猜你喜欢

期望思考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国外过度劳动研究现状综述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国外过度劳动研究现状综述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