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日子里的小仪式

2017-08-07林雨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日子私事大寿

林雨

话说老伴七十大寿那天早上,正是寒冬时节。

我一贯早起,拿出头天买来的一束扶郎花,姹紫嫣红甚有活力,插好;再拿出生日礼物:红色跑步鞋、红色的新年手账,当然还有每年一封手写的信。

把这些都放在最醒目的餐桌上面,候着。一般他会睡到自然醒,用膳。那天也是,起来出了卧室就看见了。不动声色习以为常,看完了信,说:谢谢老婆,小同学心真细。

然后,撤台,开饭,开始新一天。

70岁的生日仪式结束了,虽简单虽随意,但小仪式也是仪式。并且小仪式多是给自己的,不似大仪式,多数是做给别人看。所以特别在意的不是自己的感受,而是人家观看的意见和评价。

在大时代过小日子,这个理念非常聪明。再大的时代,恢宏到伟大,我们切实的饮食男女只能取一瓢饮。所以期待国泰民安,没有争战和天灾,稳稳妥妥地把自家小日子过好。

但在小日子里做大仪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形式这些年很被追捧。

先是婚礼越做越大,越来越有仪式感。有些比西方还西方、还欧化。有些则走复古路线,回到汉朝礼俗。但一定是比汉朝还表面文章和仪式感强。毕竟汉朝那会儿没这些声光电高科技啥的啊。

然后生子满月生日金婚银婚纸婚棉婚……一系列的纪念日缺一不可都要仪式都要聚会都要庆贺的啊。敏感的市场抓住了这所有需求,各种私事仪式高大上,浪漫得不真实,感动得稀里哗啦。有时看到晕,心里则盘算着:这得要多少钱那?

办仪式的花钱,参加的也不能空手啊。各种仪式参与频度高的人,心里都会叫苦不迭。不去吧,失礼;去吧,实在囊中羞涩感觉不舒适。如果说,婚庆是礼尚往来,大家互相庆贺和礼尚,但别的私事就……红包真的包得有些使人肝颤胆颤手颤啊。

旁观之后感觉,很多私家的事儿,真的没必要兴师动众。得了宝宝庆贺生日这婚那婚几十大寿……都是自己家的事,自己的大事也是自己家的,别人来不舒适也不合适。我们都是小家小户的日子,小日子的小仪式就好了就够了。

不惊扰别人,也不仅是礼尚中的礼节,还是保有私密。自己日子自己过,很多情感是不分享的。

老伴生日之前,我问:你想和谁过七十大寿?他毫不犹豫说,“自己过啊”!于是我们就这么着开始了70岁的日子。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大时代过小日子,小日子做小仪式,小仪式是自己小日子的,因此更真实也更温情。常常我们重视那些大事件大人物大环境,但很多事和人与自己家的小生活小日子没有半毛关系。反而被我们忽视的小日子的小仪式小温情,却切实带给我们幸福感受的。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里的小仪式不做何必去做大仪式,话看着有点牵强,但道理都大差不差吧。每天看到社交媒体大家转发“70岁活出30岁的样”那类关注人家生活的文字,心里都會想:大家目前的样子是几十岁呢?

把自己的日子过好,经常给小日子加点小佐料,而不是用人家的日子当佐料,这似乎便是我们应该的状态。

我不会养花,因此家里会常买些鲜切花,老伴生日买的扶郎花,也叫非洲菊,很常见,批发市场一元一支。买这束花也是感觉寓意很好。

这花不是很经时候,几天就枯萎了。好看的东西很多都转瞬即逝。世间值得珍惜的事物和人,也都这样。

且行且珍惜的话,每天说说也不多。

至于仪式这东西呢,大仪式有大仪式的气派,一辈子似乎应该有值得记忆的大仪式;小仪式则有小仪式的情调,会给日子增添趣味。

但生活的仪式感和仪式是不可或缺的。小大由之,自选。

猜你喜欢

小日子私事大寿
贺张炳祺老先生90大寿
幸福小日子
难当的“桌长”
办公室里“沉默是金”
小日子
在小日子里生长与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