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族新贵斑马鱼

2017-08-07水族世界

农家之友 2017年7期
关键词:水族箱仔鱼亲鱼

水族新贵斑马鱼

斑马鱼又名蓝条鱼、花条鱼、蓝斑马鱼、印度鱼、印度斑马鱼,鲤科属,原产印度。因体色艳丽,深受水族爱好者喜爱。

斑马鱼的生活特征

斑马鱼的品种:斑马鱼体长为4~6厘米,最大体长可达8厘米。体呈纺锤形,稍侧扁。斑马鱼头稍尖身上有斑马样的条纹,故得名斑马鱼。其背部为橄榄色,体侧从头至尾布满多条蓝色条纹,雄鱼为深蓝间柠檬色条纹,雌鱼为蓝色间银灰色条纹。斑马鱼眼眶虹膜黄色,泛红光。斑马鱼的臀鳍宽大。与背鳍相对应,胸鳍较小。斑马鱼的品种约有10多种,有长鳍斑马鱼、金丝斑马鱼、闪电斑马鱼、大斑马鱼等,品种区别主要在于条纹和色彩、鳍也有所不同。

生活习性:斑马鱼性情温和,活泼好动,适宜混养。对水质要求不苛刻,喜在酸碱度中性的水中生活,喜新水,适宜水温22~30℃,极限低温为10℃。斑马鱼在热带鱼中算是适温范围最广的鱼类之一,水温在15~40℃之间都可生存。斑马鱼喜在上层水域活动觅食,对饵料不挑剔,各种鱼虫及人工饵料均可投喂。斑马鱼色彩美丽,对饲养条件要求较低,因而是人们最喜欢养的热带鱼之一。

雌雄区别及繁殖习性:雄斑马鱼鱼体修长,鳍大,体色偏黄,臀鳍呈棕黄色,条纹明显;雌鱼鱼体较肥大,体色较淡,偏蓝,臀鳍呈淡黄色,怀卵期鱼腹膨大明显。斑马鱼属卵生鱼类,4月龄进入性成熟期,一般用6月龄鱼繁殖较好。斑马鱼的繁殖周期约10天左右,一年可连续繁殖许多次,而且产卵量较多,卵为无粘性的沉性卵。

斑马鱼养殖方法

水质要求不高:饲养水温20~23℃,在水温11~15℃时仍能生存,对水质的要求不高,斑马鱼的饲养水质呈中性即可,但喜偏软性水,若在繁殖下一代的期间,水质需要用软水,软水可以提高受精和孵化率。

鱼缸日常饲养:日常饲养之时,可以在水族箱底部放些鹅卵石,可以使水质比较清澈。饲养鱼缸最好选用30米的水族箱。因斑马鱼体型是体长3~4厘米,为比较小型的观赏鱼.但具体鱼缸大小视饲养量而定。

天然人工饵料:斑马鱼的食性相当的简单,不论是天然的饵料,还是人工配合饲料都可以满足它的生长需要,斑马鱼也都会摄食。

其他品种混养:斑马鱼的性情温和,体型3~4厘米而已,小巧玲珑,几乎终日在水族箱中不停地游动。易于饲养,可与其他品种小型且温和的热带鱼混合养殖。

亲鱼年龄选择:斑马鱼是属于卵生鱼类,4月龄进入性成熟期,一般是选择做用5月龄鱼来作亲鱼再加上鱼只应该是身强体壮,以进行繁殖比较好。

繁殖产卵量高:斑马鱼的繁殖周期约7天左右,一年可连续繁殖6~7次,而且产卵量高。其繁殖力很强,是初学饲养热带鱼的首选品种。

雌雄鱼体鉴别:斑马鱼的雌雄不难区分:雄斑马鱼鱼体修长,鳍大,体色偏黄,臀鳍呈棕黄色,条纹显著;雌鱼鱼体较肥大,体色较淡,偏蓝,臀鳍呈淡黄色,怀卵期鱼腹膨大明显。

水质温度要求:斑马鱼繁殖并不困难,要求繁殖用水其pH值是6.5~7.5,适合繁殖水质的硬度6~8,适合繁殖水温25~26℃。

产出后即散落:在25厘米X25厘米X25厘米的方形缸底铺一层尼龙网板,或铺些鹅卵石,繁殖时产出后即落入网板下面或散落在小卵石的空隙中。斑马鱼之亲鱼产卵结束后,将斑马鱼之亲鱼捞出。

鱼缸底部产卵:选取2~3对斑马鱼之亲鱼,同时放入繁殖水族缸中,喜欢在水族箱底部产卵,一般在黎明到第二天上午10时左右产卵结束。

产卵结束须知:等斑马鱼之亲鱼产卵结束后,将斑马鱼之亲鱼捞出。其卵无粘性,直接落入缸底,到晚上10时左右,没有受精的鱼卵发白,可用吸管吸出。

孵出水温注意:孵出水温24℃时,受精卵经2~3天孵出仔鱼;水温28℃时,受精卵经36小时孵出仔鱼。雌鱼每次产卵300余枚,最多可达上千枚。

仔鱼饲养概要:繁殖仔鱼的水温约为25℃左右,仔鱼孵出后7~8天,仔鱼才会开始进食,此时投喂蛋黄灰水,以后再投喂小鱼虫。

(水族世界)

猜你喜欢

水族箱仔鱼亲鱼
浅析影响仔鱼开口摄食的因素
饥饿对似鱼句早期仔鱼发育、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促进家鱼亲鱼性腺发育提早成熟的关键技术
黄颡鱼亲鱼培育的技术要点
花䱻亲鱼池塘套养培育及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水族箱里“宝贝”多
鲨鱼的大小
注水在四大家鱼亲鱼中繁育的作用
斑鳜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Alice台风对东海鲐鱼鱼卵仔鱼的输运和存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