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芜杂的心性趋于简约明净
——张正绘画清赏

2017-08-07商登贵

南风 2017年23期
关键词:书法展作品展色彩

文/商登贵

让芜杂的心性趋于简约明净
——张正绘画清赏

文/商登贵

张正 垛庄温桑村写生 69cm×34cm 2017年

古人推崇书画同源、诗画一体论。那时的画家、书法家、诗人、学者大多都是集各种技能于一身的全才,无论从哪种艺术形式审视,其造诣都达到了一个不可轻易超越的高度。时至今日,许多艺术家都与其相关联的姊妹艺术之间形成了隔膜或者脱节。文人多不书写、不作画,书法家、画家又多不注重读书为文。因此,集各种修养、修炼于一身的大家也越来越不多见。书画同源、诗画一体,如果依然可以视作一种有迹可寻的法理或者审美依据,我们认为,从表现形式到语境,张正的绘画都可以用明清时期的散曲、小令或者当下的新诗而喻之。是的,张正似乎并不注重于纷繁冗长的叙事,他更倾向于简洁明快的抒情。不论什么艺术,能简洁,就是一种境界。这首先取决于艺术家的修养,看他的内心清净、清明与否,其次是艺术家对这种艺术形式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开拓。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度取决于认识,深度取决于理念,而不仅仅是技法问题。

张正的大部分作品,表现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人文关怀。在张正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的更多的不是人物,而是自然物象。因此,我们认为他是在有意识地表现一种自然精神。虽然创作过程乃至作品都流露着他的学养、气质和情操,但是,从素材到表现主题,依然是以自然为主体的,是一种理想中的人文自然。他常常通过再现濒危动物或者已经灭绝的远古生物,加以颓败的树木、萧条冷落的山岗,甚至有些怪异诡谲的意象渲染,营造出一种神话乃至宗教般的神秘氛围,旨在观照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唤醒对于环境的忧患意识,抑或对生命、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体现出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难能可贵的艺术品格和责任感。

从画面上审视张正的作品,乍一看,除了线条勾勒的板块被色彩渲染所呈现的丰富以外,似乎没有更多的笔墨细节可以探究。其实不然,我们更应该深入机理,透过现象看其画面中的隐喻或者象征。简洁的画面,能够营造更加丰富的审美空间,意象的、音乐的、色彩的、诗意的,等等。因此,我们能够感觉到生发于画面之上的天籁、地籁、人籁互为伴奏的交响乐,以及在近似于空白或者空寂之中,所能呈现的洪荒般的空灵之美。

张正的绘画语言粗放率真,坚砺劲挺,然而,其画面和意境却因细腻更富于阴柔之美。

他在具象与抽象、繁与简之间寻求一种既朦胧又传神达意的契合方式,力求使画面定格在二者的融汇点上。他把色彩斑斓的颜料直接转换为极具表现力的语汇,像是骈体文或者诗词歌赋,紧凑而明快、华丽而高贵。这是宣纸的晕化作用与西画颜料相结合的产物,当然其中也不乏文化思潮、艺术理念和笔墨意象的碰撞与交融。他试图把令人费解的复杂事物提炼至精华才舍得展示。他笔下的一些物象甚至可以用裸石、裸树、裸山而喻之,但我们依然不能以裸画而直呼。这是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他让世界和自然之美回到了初级萌发的原始状态,一切都简单而又明了,这也许就是“大象无形”在绘画中的张正式体现。可能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张正才注重意象注重传神达情。我们也可以设想,一切乱象和额外的欲念也都能够省略得像他笔下的山川,人也可以像混沌初开的自然一样,简单而简朴的生存。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喧嚣的时代大潮和文化背景之下,张正依然故我地坚守着他的艺术理念及其特立独行的姿态。正如他的导师张志民先生所言:“他是众多弟子中的一个异己。”他极其冷静地让内心涌动的情感有节制地倾注于画面,让变幻莫测的色彩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美感。他对于色彩的渐变与突变的处理,采取了比较中庸的态度。除了渐变之外,更多情况下,我们看到两种色彩之间,往往由于第三种色彩以衔接或者割裂的方式介入,给人的感觉常常是西画中采用的突变手法,而同一种色彩内部,又不乏传统国画的浓淡干湿之别和破墨法形成的丰富多变,这就有了从粗犷到细腻的深化,同时,也由渐变增加了意象的多重性,掩盖并削弱了画面强烈的动感和跳跃性,引领观赏者在温和明净的画面中与画家产生共鸣,这是画风中的个性与艺术欣赏的共性之间不可或缺的,张正用他的画笔和色彩实现了这个目标。他力求摆脱模糊与平面感,从中可以看出,张正对于画面中色彩基调的掌控既游刃有余,又恰到好处。这也是张正的新水墨画,能够成功规避刻板而生动的原因之一。

我们看到,张正作画时运笔有种大刀阔斧的胆略和气势,入笔果断,行笔有力,收笔利落。这可能就是“骨法用笔”被张正个性化的成功运用。当然,其中也不乏绣花针式的纤巧和细腻。他极其注重摒弃传统中模式化的成分,力求保留其核心特征。

张正 垛庄温桑村外写生 69cm×34cm 2017年

张正 垛庄温桑村晨曲写生 69cm×34cm 2017年

从张正的某些作品中,我们似乎能够看到黄宾虹大师对他的积极影响,从而使他的作品流露出浑厚华滋的笔墨风采和山水意境。

受文化艺术全球化的影响,具有开拓精神的艺术家,都不可避免地把目光投向西方画坛。中国画传统的延续以及如何与当今世界艺术并驾齐驱,这是一个坚守本色与突破创新的问题,如何处理好继承、借鉴和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要消化吸收一种艺术,首先需要消化吸收其赖以生存的文化,正是由于文化的重叠和融汇,以及价值取向的差异,才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艺术的多元性。每个画家都有其独立的创作理念和自主空间,我们应当尊重画家的选择和劳动。不过,中国画从表现技法到形式上再怎么变,其服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旨和内在精神都不能动摇。否则,就从本质上改变了中国画的传统。任何一种艺术,都没有捷径可循。张正用他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创作实践证明,他的探索之路是艰辛而漫长的,我们相信他的路子会越走越明朗、越走越正统。

德库宁曾经说过:“任何一种绘画都是今天生活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一种生存方式。”这位抽象主义的灵魂人物,也正是张正较为崇拜的艺术家之一。我们知道,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每个画家才因其不同年龄段的阅历和修养、艺术造诣使其作品打上了那一时期的个性特征。用张正自己的话说:“艺术离不开传统,只有坚实的基础与对传统的正确理解才能画好画。无论你怎么变,最后还是要复归传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正虽然给自己确立了方向,但是还没有给自己定位,他依然行进在通往艺术殿堂的朝圣之路上。他还说:“艺术语言是一个人对绘画的总结,不断思索,不断创新,不断与大师对话,加之在观念上改变,才会有自己的语言。”这也在说明,他的绘画语言还有很大的可塑性,他的终极目标一定会令我们耳目一新。因此,我们相信,未来的张正和他的绘画不是一成不变的,那时,再对他的创作进行赏析,我们肯定会有更多的谈资、感受和接近其本质的话语权。

商登贵,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履痕》、诗集《时间背后的手术刀》。

王 力

祖籍山东潍坊。200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助教班,2006年毕业于俄罗斯国立师范油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原北京总参信息化部书法美术创作员,北京某高校美术教师,现中国文联《神州艺术》刊物副主编。书法油画经常参加国内大展。主要展览有: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作品展,中国油画家静物作品展,首届中国风景油画展,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全军作品展,中国艺术大展,亚太艺术展,新加坡华人作品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美术作品展。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展,第二届中西部书法展,国粹杯全国书法展,中国百里杜鹃书法展,信得杯全国书法作品展,首届全国普洱茶香书法展,第二届四堂杯中国书法精品展,作品作者书法油画多次获奖并为德、日、瑞士等国及北京、上海等地广泛收藏。主要作品有:《周恩来在陕北》《早春》《暮色》《鸢都印象》《月夜》《边缘》《残荷》等。

王力 艺人 100cm×70cm

猜你喜欢

书法展作品展色彩
祝北京冬奥会书法展开幕
向彬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作品展
小主编作品展
神奇的色彩(上)
小主编入选作品展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