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江《梁园飞雪图》赏析

2017-08-07

老年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飞雪

□ 边 稷

袁江《梁园飞雪图》赏析

□ 边 稷

袁江(约1671~1746后),字文涛,晚年号岫泉,江苏江都人,清代宫廷画家。其擅长山水,尤长界画。早年师法仇英,中年“得无名氏所临古人画稿,技遂大进”,山石多作鬼面皴,设色承赵伯驹、刘松年等青绿山水一脉,亭台楼阁之法学郭忠恕。后期多以大幅巨制画古代宫苑图,有时将十几幅联在一起,称为“通景”或“联屏”。作品构景有奇想,章法曲折,丘壑险奇,将结构精严的殿宇楼台点缀于崇岩曲涧、崖海隅等佳山胜水之间,恍如仙山琼阁,令人悠然神往。清康熙年间,往来于扬州、江宁(今南京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等地作画,并且一度为画家高其佩的大幅作品着色烘染。

袁江笔下反复描绘的界画题材,多为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宫阙殿宇和民间传说中的阆苑琼楼。此幅《梁园飞雪图》,即选择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梁园为题,画出了群山与宫阙的雪景。此作为绢本设色,纵202.8厘米,横118.5厘米,画上题款:“梁园飞雪,庚子徂暑,邗上袁江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梁园,是西汉时梁孝王刘武在其封国梁国修建的一处大型园圃,又名“兔园”,亦名梁苑,旧址在今河南省商丘东,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园林之一。

袁江将梁园安排在冬天的雪景中:豪华的宴筵,殿堂中灯火通明,人来人往,杯觥交错,在雪片纷纷扬扬中,别有一番风味。而且,由于大雪的覆盖,屋顶的瓦楞模糊地与细密的格窗、文饰等形成强烈的对比。色彩的敷着利用屋顶的白色,衬托出建筑物绚丽斑斓的彩画,同样别具风味。

刘武本有当皇帝的机会,可后来让汉武帝刘彻占了便宜,心中不爽。武帝也觉得有点对不起他,于是一个故意胡闹,一个有意放纵。梁王便在自己的封地内大起园林,其规模仅次于皇帝的上林。梁园不但规模惊人,其园林质量亦为一流。梁王手下,又纠集了许多门客,在其中享受游览,诗赋唱和。这些门客,有的是文士,有的是政治家。养一群文人倒也罢了,有些人却有政治头脑,才华外露,不免让皇帝侧目,担心梁王与这些人混在一起,出大乱子。于是也暗暗准备,找机会剪除这些人。但这些人与梁王,不知大厦将倾,依然在园中快活。

《梁园飞雪图》就是描绘的这一场景,用一场大雪作为象征:履霜坚冰至,严寒将到。而这些不知死亡将至的人,还在园中优哉游哉。画家笔墨中还暗藏伏笔,以示其为险境。你看其园中之山,有若怪兽群狼,势欲搏人;远山则如卧虎醒狮,狰狞可畏,随时可动。美丽的楼宇之间,隐隐约约间透出一阵阵杀气、寒气。作者的匠心,不细心看则不易体会。意象之技,常常于似与不似之间,最得三昧。像极则呆,极不像则牵强。此中诸山,正在似与不似之间,也正得其妙。梁园飞雪这种设计,让这幅图画远胜一般画师的景观临摹,更加耐品耐看,真是“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种绘画技巧,为今人少有,读者当细品焉。

古人曰: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信哉!

《梁园飞雪图》清·袁江 绢本设色 202.8cm×118.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飞雪
《与·游》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选刊
冉茂列
偶见飞雪闲吟
芦花飞雪
传世名画
飞雪迎春到
《鹿鸣》绢本设色
吉祥法螺-11 45×68cm 绢本重彩 2018年
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风文创品牌传播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