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失地农民就业适应度与城市融合实证研究
2017-08-07刘智勇钟宗炬
□刘智勇 陈 苹 钟宗炬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城郊失地农民就业适应度与城市融合实证研究
□刘智勇 陈 苹 钟宗炬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乡结合部大量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失地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与城市融合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理论,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研究模型,并以国家首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城郊10区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收集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旨在研究影响城郊失地农民就业适应的若干因素,并探讨城郊失地农民就业适应与城市融合的关系。结果表明,就业适应度与城郊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呈现正相关,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个人属性、社会资本则与就业适应度呈现正相关,是影响其就业适应度的具体因素,并通过就业适应度间接影响其城市融合。
失地农民;就业适应度;城市融合;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引言
我国已进入高速城市化发展阶段,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市化是一条不可逆转的城市发展道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业用地将会被转化成建设用地。按照世界上每1万城镇人口平均需要不少于1平方公里土地的基本要求以及我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将增加1270万城市人口的实际,我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则需要占用耕地约12.7万公顷[1]。从经验数据来看,一般每征用0.067公顷(1亩)耕地,就会产生1.5个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数量将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而相应增加,他们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是否能顺利地完成从农民身份到市民身份的转化,成功实现市民化,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稳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失地农民特别是其城市融合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据现有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失地农民因其自身内在原因或受外部客观环境所制约,都面临不同程度的生活困境,他们既没有农地可耕种,在城市也没有工作,更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某些地方政府也只是一味地通过给予失地农民以极低的补偿征用土地,这对失地农民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在原因探究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身份认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的主要影响因素[2];部分学者也认为户籍制度、就业困境、地理空间等影响了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合[3~4]。在策略路径方面,Berry提出在个体试图融合异质文化的过程中,有“同化”(Assimilation)、“分离”(Separation)、“整合”(Integration)和“边缘化”(Marginalization)四种策略[5];也有某些学者认为政府是影响失地农民是否能融入城市的关键性因素。
总体而言,在有关失地农民城市融合问题的研究中,主要以研究失地农民融入城市新环境的影响因素、方法策略以及路径为核心,少有通过就业维度纵向深入研究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合状况。因此,本研究将探寻城郊失地农民就业适应度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就业适应度来分析城郊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合。采用问卷方式在四川省成都市城郊10区县进行调查,运用SPSS22.0进行因子分析,并采用AMOS20.0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和检验假设,展开实证研究。以期为同类课题研究和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一)理论基础
城市融合是移民个体或群体被包容进主流社会和各种社会领域的状态与过程[6]。国外关于移民城市融合测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二维度”模型(戈登等)、“三维度”模型(杨格-塔斯等)以及“四维度模型”(恩泽格尔)。这些模型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融合是多维度的,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方面进行测量。在移民城市融入的归因解释上,国内外学术界主要认为有人力资本归因论、社会资本归因论、制度归因论等[7~8]。然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因素一方面可以促进移民的城市融合,另一方面也会限制阻碍其城市融合的广度和深度。田凯认为农民工实现城市融入既要有相对稳定的职业、较好的经济收入,也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失地农民与农民工在某些特征上也有一些共性,本文通过就业适应度研究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合,并引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理论探究失地农民的城市经济融合、社会文化融合以及心理融合情况。
所谓“就业适应度”,张芮菱认为就是在既定的禀赋条件下,人在经济机会变化过程中采取行动改变自身福利时所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征总和,这种总和也是其能动性的结果。就业适应度是职业安全保障的关键因素,就业适应度高的人对职业环境具有较高的耐力性和适应性,尤其是在适应新环境的初期阶段[9]。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就业,他们所面对的是新工作、新环境以及新同事,因此本文将失地农民的就业适应度界定为三个层面:工作内容变换层面、环境适应层面以及人际关系层面。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是世界上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建构者,他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职业培训、医疗保健和迁移等方面的费用,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10],反过来就业所得的福利津贴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11]。失地农民从农民身份转变为市民身份,其教育水平的高低、职业培训的次数、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就业以及就业稳定性和适应性。因此,本研究将失地农民人力资本作为其就业适应度的重要变量。
一般认为,社会资本的理论框架是由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三位学者建立起来的,帕特南首次将社会资本引入政治领域,而前两位学者在社会学范围内阐释了社会资本概念[12]。“社会资本”在多个学科被广泛地作为研究主题和分析工具,研究视角也各有侧重。其中以个体视角作为研究切入点的学者主要有林南、弗拉普(Henk D.Flap)、伯特(Ronald Burt)、边燕杰等。个体社会资本包括:“(1)在个人网络中,‘当要帮助时,准备帮助或者有义务提供帮助’的人数;(2)这些人愿意帮忙的关系强度;(3)这些人拥有的资源”[13]。即社会资本的个体网视角主要探讨个体的社会网络规模大小、网络密度以及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在中国社会,失地农民通过社会资本实现就业,且多以地缘、血缘关系为主,那么目前失地农民在就业过程中是否已经开始形成以趣缘、业缘为主的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是否能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适应度?这也是本文所研究的重点之一。
2004年彼得•奈特和曼兹•约克(Peter Knight &Mantz Yorke)合作提出了USEM就业理论模型,主要由理解力(Understanding)、技能(Skills)、自我效能(Efficacy Beliefs)、元认知(Metacognition) 四部分组成。其中,理解力是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技能包括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自我效能即相信自己能胜任工作的信念;元认知表现在对自我的认知和反思[14]。通过分析可看出,失地农民在进入城市后是否能成功就业并稳定就业与他们的技能水平、反思总结以及信心等息息相关。
(二)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
根据上述文献梳理,结合文章的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人力资本与其就业适应度呈正相关;
H2:社会资本与其就业适应度呈正相关;
H3:个人属性与其就业适应度呈正相关;
H4:就业适应度与城市融合呈正相关;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下研究模型,见图1。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编制与数据收集
研究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对人力资本、个人因素、社会资本、就业适应度,以及城市融合度等变量编制问卷。同时,为了体现失地农民个体特征对城市融合的影响,问卷中还设置了7个人口变量,分别为性别、年龄、婚姻、家庭经济情况、失地时长、文化程度、就业岗位进行辅助分析。
图1 城郊失地农民就业适应度与城市融合关系模型
为了确保问卷的质量与可行性,开展了60份小样本预测。同时还对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问卷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确定最终问卷,共计23项问题。按照Gorsuch的观点,在因子分析时样本数量应该为变量数量10~25倍。本研究中包含12个变量,在采取随机抽样法中,共发放360份问卷。
此次调查共收回336份问卷,剔除不完整和无效问卷,剩下298份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2.67%。数据样本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总体而言,在抽取样本中,男女人数相当;年龄主要集中在31~50岁之间;大部分婚姻状况良好;69.1%的被调查者自认为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说明失地农民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的经济收入水平;从失地时间来看,以5~10年居多,这也和我国2007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升温,政府大量拍卖城郊土地,由此带来的城市化加速相吻合。大部分失地农民多为初中及小学,学历普遍偏低;从就业情况来看,主要以商业服务业、个体户为主,呈现出低水平的就业层次。
(二)统计方法
首先运用SPSS22.0对数据样本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同时,研究中涉及到多个变量,为了直接测量变量的相互间关系,还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并运用AMOS20.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辅助SPSS进行数据分析。
三、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一)信度和效度分析
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是进行模型拟合与假设检验的前提。研究采用Cronbach a来检验问卷的信度,即各项的内部一致性。如表2所示,所有变量的Cronbach a值均大于0.6,表明量表数据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即信度较高。
效度主要是数据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通常用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和KMO来衡量。研究中,各项因子的KMO值均高于0.6。此外,各观测变量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50,经过最大方差旋转法提取特征值4个因子均大于1,表明问卷测量的题项能够准确地反映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个人属性、就业适应度和城市融合5个因子的特征。具体信效度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信度、效度分析数据
(二)模型检验与修正
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结构方程的拟合度,并修正模型。本文研究中运用统计软件AMOS20.0对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指标参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即X2/df的值应小于3,GFI、AGFI、IFI和CFI的值应大于0.9,且越接近1越好,RMR和RMSEA的值应小于0.05,PGFI和PNFI的值应大于0.05。根据参数值对模型进行修正,得到Chi-square为 137.890;自由度为93,X2/df〈3;P值为0.02,>0。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模型拟合度指标
根据表4,可以发现各项指标均达标,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但在模型假设检验中,我们发现人力资本与就业适应度路径系数为负,不接受原假设,由此得出H1未通过假设检验(见表4 ),说明人力资本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合的影响不显著,人力资本与就业适应度成负相关。
表4 假设检验结果
在表4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简约拟合度原则,用虚线表示未通过假设对应的路径关系,用实线表示通过假设对应的路径关系。模型修正后如图2所示:
图2 修正模型拟合标准化
四、结论分析
1. 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与就业适应度呈负相关,即人力资本越高,就业适应度往往偏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中谈到个体通过接受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后,提升自身技能和潜力,从而使得自己在城市劳动力市场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而失地农民的整体就业分布偏低的实际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通过专业培训之后掌握一项或者多项技能后,他们有了更高的追求,不再满足于低层次的就业。但是,在劳动力市场中,与专业技术人才相比,“半路出家”的失地农民则又不具备技术和经验上的优势,由此容易导致其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相比于人力资本较低的失地农民,人力资本较高者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更难,进而影响其就业适应度。为此,政府及社会应当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扩宽失地农民就业的市场和就业布局,在满足基本就业的情况下致力于拓展就业的多样化、层次化,进而满足不同需求的农民;二是加大对失地农民心理疏导和情感培育,即在认可其工作的同时,通过开展丰富的组织内部文化活动,培育失地农民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进而使得失地农民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2. 社会资本与就业适应度呈正相关。中国历来讲究“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人际关系观,也可以理解为人们生活中所说的“人情”。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中国社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格局”,地缘、血缘关系是人们联系的纽带。失地农民亦是如此,就业过程中亲戚朋友的介绍会影响其就业选择,就业后其适应度也与同事相处等业缘、趣缘社会资本相关。研究调查发现,城郊失地农民目前已逐渐形成业缘、趣缘为主的社会网络,遇到困难时同事和上级均会伸出一定的援手;在节假日期间,工作单位或同事都会自发组织一些正式、非正式的活动以增进彼此感情,充实丰富失地农民的工作生活。由此可看出拥有地缘、血缘以及趣缘和业缘社会资本的城郊失地农民不仅能更容易就业,而且就业适应度也更高。于此,在传统社会资本地缘与血缘的基础上,应加大培育城郊失地农民的业缘、趣缘社会资本。一方面,鼓励和引导非正式社会自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有效地配合居委会、企业等正式组织,促进社会的黏合,提高城郊失地农民在社会中的活跃度;另一方面,构建公平和谐的社会秩序,培育良好而有力的社会规范,提升城郊失地农民之间的信任以及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信任,从而进一步提升其社会资本和就业适应度。
3. 个人因素与就业适应度呈正相关。对于此,并不难理解。一名掌握多项专业技能的城郊失地农民,并且他善于在探索中总结,不断改进自身技能和调整自身心态,那么他将会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研究所选取的人口特征统计变量也做了辅助性说明,受教育程度高、年轻、身体健康、婚姻状况良好的失地农民,在就业过程中更占据优势。政府部门应当及时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让其享受普通城市居民同等待遇,解决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其次,在为失地农民提供保健因素的基础上,也注重对激励因素的提供,通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和社区讲座,推动失地农民自身的发展,培育其在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其就业适应度。
4. 就业适应度与城市融合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就业是民生之本,经济来源是失地农民生存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基础决定了一个人生活圈、交际层,没有对应的经济来源是难以在“差序格局”中跻身更高一层。由此看来,就业适应不仅是城郊失地农民维持家庭基本生活的保障,更是保障其快速转变自身角色和定位,培养其现代性和融入城市生活的主要渠道。
五、总结
本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理论,对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失地农民城市融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就业适应度与城郊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呈现正相关,是影响城市融合的重要因素,而个人属性、社会资本则与就业适应度呈现正相关,并通过就业适应度间接影响其城市的融合。
同时,文章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一方面,城郊失地农民城市融入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研究选取的样本在数量和覆盖面上还有待扩展;同时,社会资本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常规的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等还不能全面地分析其实质和内涵。为此,有待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不断改进。
[1] 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综合调研组.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综合调研报告[Z]. 北京: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编印资料, 2006.
[2] 王晓刚, 陈浩. 城郊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差的影响因素——以郑州市为例[J]. 城市问题, 2013(2): 68-73.
[3] 郝丽琴, 王淳. 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收入及生产劳动适应状况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9): 21-23.
[4] 王美琴. 生活空间的重构与失地农民的被动城市化[J]. 苏州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 2011(3): 62-66.
[5] BERRY J W.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M]// Triandis H C, Brislin R W. Handbooka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Boston. Mass: Allyn & Bacon, 1980.
[6] ELLINGSEN W. social integra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Europe[M]. Bergen: University of Bergen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2003.
[7] PAPILLON M. Immigration, diversity and social inclusion in Canada’s cities[Z]. 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s Inc, 2002.
[8] PICHE V, RENAUD J.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new immigrants in the montreal labor market: A longitudinal approach[J]. Population, 2002, 57(1):25-29.
[9] MCARDLE S, WATERS L, BRISCOE J P, et al.Employability during unemployment: Adaptability, career identity a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7, 71(2):247-264.
[10] 西奥多•W•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 [M]. 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11] SCHULTZ T Z.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1): 1-17.
[12] 方然. “社会资本”的中国本土化定量测量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13] NAN D D G, FLAP H D.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iends: Social Resources as an Explanation of Occupational Status and Income in West Germany, the Netherlands, and the United States[J]. Social Forces, 1988, 67(2): 452-472.
[14] YORKE M, KNISHT P T. Embedding Employ 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M]// York: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2004: 45.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loyment Adaptability and the Urban Integration of the Landless Peasants in the Suburbs
LIU Zhi-yong CHEN Ping ZHONG Zong-ju
(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 large number of agricultural land converted to construction land. This vulnerable group of landless peasants and urban integration of the employment have become the center of public attention.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human capital, social capital, etc.,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hypotheses and builds a research model. With the samples of the 10 outskirts in Chengdu which are among the first national urban and rural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s area,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are used to collect data. Empirical research is used to study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daptation of suburban employment of landless peasants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daptation and the urban integ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ployment fitness of landless peasants and the urban integration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Meanwhile, persona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capital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employment fitness, which is the concrete factor affecting the employment fitness and also affecting its urban integration indirectly through the employment fitness.
landless peasants; the employment adaptability; urban integration; human capital; social capital
C912
A
10.14071/j.1008-8105(2017)04-0023-06
编 辑 刘波
2016 - 05 - 05
四川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SC13XS018);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项目(ZTTC201312).
刘智勇(1965- )男,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陈苹(1991- )女,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钟宗炬(1990- )男,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